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与发展路径的研究①
2013-09-18杨雯
杨雯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
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与发展路径的研究①
杨雯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五个奥运周期(1993~2012年)发表于我国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有关艺术体操领域的文献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的科研现状总体较为乐观,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项目未来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将科研数量持续增加、科研内容全面普及、科研方法不断创新、科研参考文献勇于拓展成为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手段。
艺术体操 科学研究 现状 发展路径
当前,竞技体育比赛竞争越发激烈,科研水平与竞技体育比赛成绩关系更加紧密,一个国家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高低,对该国竞技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体操项目自国际体联恢复其在国际上的正式地位后,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以至于传统艺术体操理论已经无法全面的诠释现代艺术体操,因此明确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科学研究现状成为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运动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艺术体操项目的科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这个项目在我国的成长轨迹,同时还可以分析未来科研方向。研究中,既可以把艺术体操作为一个独立整体,分析其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使我国艺术体操超前而合理的把握项目发展格局和态势;又可以把它作为竞技体育领域的组成部分,将多学科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扩大艺术体操项目的科技信息来源。由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20年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现状进行重新审视,将文献综述进行细致梳理,旨在探索该项目科研的未来发展走势,以期对今后的艺术体操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1 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现状剖析
1.1 科研数量持续下滑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作为体育界学术权威较高的刊物,是艺术体操研究者使用文献的主要来源,刊发的科研量越大,越有助于学术信息的迅速传递,扩展研究者的视野,提高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使艺术体操科研领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3]。由此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对1993~2012年间发表于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选用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规定的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文献进行查阅,通过分析得知,1993~2012年共发表1499篇艺术体操相关文献,核心期刊仅为390篇,占总数的26%,其余74%均来自非体育核心期刊。(见图1)
通过深入统计发现,伴随核心期刊科研数量比例稀少的另一令人担忧现象是核心期刊刊登数量持续下滑。正如图1所示,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的科研成果数量有较大幅度波动,两次最高峰分别为2002年、2005年,两次最低谷为1999年、2012年。在2004年、2008年两个奥运周期中,艺术体操作为奥运会优势项目核心期刊刊登数目急速上升,科研数量成为近五个奥运周期的最巅峰,而2004年及2008年奥运会艺术体操项目的突破与科研数目的正比例关系证明了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008年奥运会后艺术体操领域科研数量的持续下降势必对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极大阻碍影响,科研人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1.2 科研内容范围狭小
对1993~2012年刊登于核心期刊有关艺术体操领域的文献进行了仔细探究,将其研究内容按照中图分类法,参考全国体育科学报告会论文的分类方式划分为四大板块:训练、教学、基础学科以及其他。其中,训练领域作为竞技体育的基础环节,占据总科研量的41%,位居首位,教学领域22%,基础学科20%,其他领域17%。从宏观上看,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的研究从最初的一般性功能介绍已经发展到高水平理论层面,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在深层挖掘过程中发现仍有弊端。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抓住了“训练”这条主线,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作为辅助项目发展的领域,例如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基础学科研究却仍然较为匮乏。虽然加强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推进项目迅速发展,但现阶段科研领域这种非均衡发展状态,势必对项目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科研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领域科学化、合理化、实用化。
1.3 科研方法一成不变
研究发现,我国艺术体操科研领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现场调研法、数据统计法、实验法、观察监测法及其他等。(由于文献资料法为大部分科学研究必须采用的方法,固本文不对此进行比较。)除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研究方法,占总数的36%,其他依次为:专家访谈法15%、录像解析法13%、问卷调查法12%、实验法11%、现场调研法7%、观察监测法4%、其他2%。
1.4 参考文献仍有局限
通过深入统计分析得知,我国艺术体操科研成果的参考文献主要集中分布在期刊文献、图书以及国际评分规则三部分,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论文报告会、论文集、比赛调研报告等。其中,期刊所占比例是最大的一部分,72%被引用的期刊文献均来自体育核心期刊。同时,390篇文章中,被引用参考文献距离写作时间为1~5年的占总数的50%;6~10年的为29%;而10年以上的仅占21%。可见,无论参考文献的出处或者年代的选择,我国学者均做到了高质量的选用。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国学者所选用的参考文献中,94%以上为中文资料,仅有6%为外文资料,导致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的科研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发展路径
2.1 科研数量稳步提升助推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
某一领域刊登于核心期刊中的科研成果数量越多,越能体现该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虽然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科研成果的总体数量伴随着项目的发展呈现一种上升趋势,但由于现阶段,各大体育核心期刊重人文、社会学、管理学类论文的较多,技术研究仍属于冷门区域,因此在核心期刊中艺术体操领域的科研成果发文量并不乐观。查阅16种体育核心期刊,年均发文量仅达到1.2篇,而2005~2008年奥运周期中,体育核心期刊年均发文量达到约3篇,虽然只是如此微小的差距,却为我国艺术体操项目在2008年奥运会中争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基金项目的巅峰时期同样处于2005~2008年奥运周期,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艺术体操相关基金项目数量也随之一蹶不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推进项目持续发展,科研力量无可代替,正是因为2008年奥运之前,大量科研成果、基金项目的不断涌现,并仰仗各大核心期刊对该项目的重视,促使了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破茧成蝶,走向辉煌。因此,各级决策部门要有目地的进行艺术体操项目科研立项,加大对艺术体操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进艺术体操领域科研数量的可持续上升,提高科研质量,增加核心期刊发文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艺术体操科研工作的顺利、健康、有序地发展。
图1 1993~2012年我国艺术体操领域核心期刊刊登文献数量变化
2.2 科研内容全面普及促进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随着现代竞技艺术体操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艺术体操领域中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致使艺术体操体系不断扩大,研究面不断拓宽。但在成绩至上的竞技体育大环境笼罩下,科学研究内容出现偏激现象,如何使研究内容走向均衡化发展已成为科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2.1 加强器械技术的研究是助升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肋
伴随着艺术体操竞技性的不断深化,有关艺术体操运动训练及其项目发展趋势类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但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现阶段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艺术体操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提纲挈领的研究,但器械技术作为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种差,始终是研究较少的领域。面对器械技术规定分值的不断提升,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挖掘制约器械技术发展的新问题,寻找新的切入口,从而以全新视角前瞻项目未来的技术发展走向,旨在为我国艺术体操项目重整旗鼓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2.2.2 重视少儿艺术体操教学的研究是奠定艺术体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学领域的研究一直是艺术体操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环节,但通过研究发现,现大部分有关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领域,18年来针对青少年艺术体操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由此不仅反映了教学领域研究内容的不均衡,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少儿艺术体操开展不被重视的客观事实。高校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扩大艺术体操普及性,但青少年艺术体操教学研究是我国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的共同基础。一方面,少儿艺术体操教学作为项目发展的奠基,直接影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我国竞技艺术体操的可持续发展。少儿艺术体操训练是艺术体操的基础训练,它既可以充实竞技艺术体操的人才资源库,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另一方面,少儿艺术体操的开展是我国艺术体操大众化发展的途径之一,它为艺术体操项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化环境。因此,加大少儿艺术体操的科研力量投入势在必行。
2.2.3 强化交叉学科的渗透是承载艺术体操科研水平的基点
通过对一系列有关基础学科的文献进行统计表明,我国艺术体操领域的基础学科研究多数集中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大学科的研究现阶段已具备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广泛在项目中应用。同时,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研究学科在经历了较长时间低谷后,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但与之相对的是,交叉学科的运用却仍然犹如凤毛麟角般少之又少。
2.3 科研方法深层挖掘引领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竞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对体育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发布的《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完善运动训练与体育科技紧密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动机制,从而全面推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在世界大赛的竞争实力。”由此可见,先进科学手段已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必须手段,它的使用可以为艺术体操项目的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因此,我们应发挥它的力量所在,不断为艺术体操科学研究提供最新的研究手段,并以此来挖掘项目最深层的问题所在。
2.4 参考文献全新视角保障科学研究的前沿发展
目前,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和年代都有较高质量的引用,唯独参考文献的语种仍未有所发展,仍处于国内的参考资料占有较大比例,国外资料明显欠缺。面对国外艺术体操项目的超前发展,我国艺术体操项目却已跌入第三集团的窘境,我们科研人员有必要树立虚心借鉴的态度,学习国外的前沿理论知识,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将其与我国艺术体操当前境况相结合,挖掘适合我国艺术体操现状的理论体系,以全新的视角前瞻科学研究的发展。
3 结语
伴随着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也由浅入深,成为助推项目发展必不可少的内驱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阻碍因素,制约着项目的前进。面对我国艺术体操现阶段的低谷时期,科研人员应发挥自身力量,加大艺术体操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增加基金立项,上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提升项目科研品级;加大器械技术及少儿艺术体操教学的关注力度,将多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到研究中去,均衡艺术体操研究内容;挖掘科技力量,运用科技手段,推陈出新,革新研究方法;提高科研工作者外语水平,借鉴艺术体操霸国的前沿理论知识,充实我国艺术体操理论体系,以前瞻性和发展性的思维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的理论观点及对策,促进我国艺术体操科研领域的稳步、健康、协调发展。
[1]陈兰波.伦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竞争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4).
[2]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8.
[3]杨晓玲.中国艺术体操研究现状及进展[J].天津学院学报,2002,17(3):54-56.
G834
A
2095-2813(2013)11(a)-0114-02
杨雯(1987—),女,天津市,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