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2013-09-17胡定寰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胡定寰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循环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胡定寰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和有效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同传统能源消耗性经济的区别在于,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减少资源使用量,争取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理念上的经济,而并非我们原来过渡的追求经济效益,大量的耗能和大量的环境污染,所以循环经济在今天的大形势下越来越需要。循环经济的核心三要素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只有一个生存的地球,所以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一、循环经济的4R原则
(一)再利用原则 菲律宾玛雅农场的前身是家面粉厂,为了有效利用下脚料麸皮,他们养了2.5万头猪、70头奶牛和1万只鸭,养殖的畜禽消耗了麸皮后还会产生粪便,因此他们又建了10多个沼气池,每天生产10多万立方的沼气,这些沼气可以为农场和家庭提供能量。他们还从沼渣中回收部分成分做牲畜饲料,其余做成有机肥。另外沼液经藻类氧化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将养鱼池塘的塘泥用于肥田。
(二)减量化原则 美国精准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和高效益。20世纪90年代,美国将GPS系统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明尼苏达州农场精细了精准农业技术试验,用GPS指导施肥,作物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提高30%。90年代中期后,精准农业在美国迅速发展。
(三)资源化原则 荷兰奶牛场资源化做得很好,奶牛场粪便的利用价值很大,可以供热、也可用作沼气和交通燃料,可以用于发电并入电网,所以一个养殖场可以将一个小村庄的家庭用电全部解决。而我国的一些奶牛场有些也有沼气设备,甚至有些是国家出资建造,但是并没有被利用,我们应该将荷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入国内。
(四)高回报原则 如果循环经济不去同投入与产出、投资与收益进行有机的结合,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瓦赫宁根大学与我国的合作已经有了初步的沟通,他们正在做循环经济的研究,其理念是能够产生2倍的产量、2倍的健康和2倍的收益,但只产生50%的排放量,用这样的原则来指导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的研究,像这样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在荷兰,在中国也是需要做的。
二、推行循环经济的难点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循环经济没有得到重视和很好的推广,因为我们受到很多的制约,我们受制于人类本性、技术进步和市场的认可。
1.人类本性。尽管生活比以前富裕很多,但是人类本性中最重要的是能看到赢利,所以金钱把前后的路都堵上了,黄浦江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2.技术进步。我国养鸡模式与以前大有不同,从原本传统的家养方式变成了笼养方式,这也是传统养殖技术的改革,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养殖数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增长速度,但是却大大降低了抗病力,所以必须使用药物、抗生素等,这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我们要考虑在基因的选择技术方面是否还能有所突破。
3.市场认可。污染物处理的设备成本高,要想实现循环经济,成本投入要高出20%,作为养殖场来说,养殖的产品能否卖出好价钱,是否能收回成本。
三、怎样推行循环经济
1.克服人性弱点。如果我们不准备保护环境,只重视生产而不注重安全食品,那么下一个癌症病患者可能就是自己。
2.取得技术进步。要培育更加健康的鸡种,使肉鸡健康、耐饲且鸡肉的口感好。欧洲养鸡逐渐开始由笼养转变为开放式养殖,瓦特哈根大学的皮特教授专门研究设计开放式鸡舍,北京市农业局也邀请皮特教授根据北京的环境来设计一个开放式的鸡舍,因此循环经济应该与企业的长期效益挂钩。
3.获得政策支持。循环经济是一个见效时间较长的过程,我们仍需坚持。福建一个柚子种植公司的老板在种植时不使用化肥,而是使用比别人多一倍的有机肥,通过十年的坚持不懈,现在生产的柚子产量高、口感好、价格高,但是要通过十年的时间才能见到高效益。我们不仅要看到经济效益,还要看到社会效益,我们开始采纳循环经济的初期,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长期的社会效益要由纳税人来承担,所以也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来体现。
4.获得市场认可。我们要帮助农民意识到循环经济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利润,但是目前尚未得到市场和广大养殖户的广泛认可。所以创造更好的养殖环境,使农业废物得到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四、循环经济实现的条件
1.循环经济的投入必须同企业长期经济效益挂钩(庄怡农场有机肥投入10年后发挥效果)。
2.企业从事社会效益的投入需要从产品销售中获得回报。
3.前期政府对推行循环经济,补贴不可缺少。
4.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更多的费用。
5.循环经济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利益。
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上的农业,其农产品的特性是只有通过市场才能收回投入;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二元特征是传统市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现代化零售业,因此,“农业+超市”是当前实现循环农业的重要途径。
五、质量体系控制的应用案例
(一)家乐福质量体系建立 家乐福质量体系建设从1990年开始,该体系建立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之上。家乐福品质体系的原则是严把食品安全,为人类健康及顾客的利益负责;确保可靠性,保护及发扬农业传统寻找最好的产地;选择高于市场标准的好口味产品,其味觉标准能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优良;保护社会、经济及生态的环境,因此是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上。
家乐福质量体系具体案例:家乐福质量体系的家禽不提倡使用抗生素,他们提倡无抗生素鸡肉。家禽生产者是世界上第二大抗生素消费者;2009年全球抗生素产量的2%用于鸡肉生产,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让家禽身上出现抗生素抗体病菌。家乐福和供应商在奥佛涅试验中对6个月出栏的肉鸡检测,结果表明,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并不影响肉鸡生长,但中草药成本高于抗生素。因此,家乐福质量体系对肉鸡的要求是饲料100%采用谷物,70%的微量元素和维他命来自于植物,转基因饲料不能大于0.9%,肉鸡采用开放式饲养,且养殖时间大于81天,饲养过程不使用抗生素,而采用中草药且有质量证书。
(二)法国牡蛎企业案例 贾卡勒公司是家乐福法国牡蛎质量体系供应商。从1885年成立以来到贾卡勒接管为止已经传了5代人。贾卡勒公司牡蛎产品的质量得到家乐福肯定,1994年家乐福把贾卡勒公司列为质量体系供应商的名单。家乐福对他们提出很多质量和环境改正要求,贾卡勒公司按照要求逐项进行整改,特别是减少牡蛎清洗过程的环境污染。
1996年贾卡勒公司正式成为家乐福质量体系供应商,之后,他们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更高,市场也更宽广。家乐福帮助他们的产品出口,2006年公司牡蛎出口量已经占营业额的50%。
(三)庄怡柚子公司案例 庄怡是福建漳州市平和县人,15岁种植柚子;庄怡柚子公司同家乐福合作,并参入家乐福质量体系管理,通过2年的辛苦劳动接受家乐福品质体系人员每年来基地检查4次,实现了第三方公司环保审核,企业也实现了生产工厂化管理;2006年,庄怡柚子农场的种植面积扩大到5 700亩,年产量达到1万多吨并出口欧洲。2013年9月3~6日,我们再次走访庄怡公司,在福建平和对蜜柚农场和企业进行审核,发现其他农场的农药袋随地扔,而在庄怡农场没有发现一只。
以上案例也说明了家乐福质量体系对人员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意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