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文风促政务报道出新风

2013-09-17张远征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版面政务会议

□张远征

(天中晚报,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向全党发出了转变作风、改进党风的召唤。驻马店市也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就大力精简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提出要求,令人眼前一亮。这是对媒体改进新闻文风的有力支持和推动。

做好减法尊重新闻规律精简官样文章

领导政务活动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不高,关键要看人民群众的关注度,是否有吸引力,能否鼓舞干部群众士气,当短则短,当长则长。如果远离群众,官腔官调,老百姓不爱看,读者不接受。

目前,党报的政务报道存在着不够务实、不够贴近的现象,首先是多而杂。现在的会议多,关于会议的报道也多。翻开报纸,重要版面每天都有会议报道。其次是长而全。报纸上会议报道普遍偏长,本来一个普通的会议写几百字的简讯就可以了,却非拉长到千字以上,使本来可读性就差的会议新闻更显得沉闷,令读者望而却步。再次是虚而空。会议报道虽然写的长,但是言之无物,千会一面。所以要做好减法,精简政务报道。

政务报道不是“文件摘抄”和“政务汇编”,长期以来,对领导政务活动的新闻报道,更多注重的是数量的多寡、篇幅的长短、版面的位置。一些记者缺乏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误把篇幅长和数量多当作对报道的重视和对报道任务完成得好;或者是作风飘浮,懒于思考,宁长勿短,宁多勿少,将新闻亮点淹没于长篇大论的文字中。

在对政务报道的处理上,《天中晚报》要闻版坚持实行板块式结构,按照要求集中统一刊发,统一制作标题,统一删改,标题一目了然,新闻简洁凝练,然后把大部分版面让给比较鲜活的新闻。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报道,推出一个又一个宣传战役,产生强烈的“舆论磁场”效应。加快项目建设的报道重点突出,全国“农洽会”的报道浓墨重彩,“两会”的报道热烈隆重,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报道精彩纷呈,“三区两县一体化”的报道形成声势,其他方面的报道也都亮点纷呈、平稳有序。2013年4月,《天中晚报》在头版策划推出的“记者走基层走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系列刊发了一系列体现地方性、服务性、针对性的好作品,在大视野、宽视角、多领域、多角度上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士的阅读需要。

做好加法突破惯有模式挖掘背后新闻

如何做好“加法”,进一步突破会议报道的惯有模式,挖掘背后的新闻,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更加充分地发挥党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的喉舌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改变报道方式,增强可读性。在会议新闻中,要抓住核心事实来写,并充分考虑到能吸引读者,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信息。报道手法要敢于创新,除了消息,还可以采用特写、侧记、采访札记等体裁写作;要精心制作标题,力求从标题到内容不直接写什么时候开会、会议有什么要求,而直接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有关背景材料作为新闻来写。不让会议程序“唱主角”。要提高会议新闻的可读性,记者必须学会在会议中发现新闻,以内容新显示会议新闻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钻到会里,或者站在会上,或跳出会海写新闻,挖掘出会议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群众普遍关心的会议内容,对人们有启发的信息。政务报道中蕴含了大量的新闻信息,但是不少会议报道只重领导、程序,不重会议内在的新闻价值,有些记者甚至拿到会议材料转身就走,根本不关心会议本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

要想将会议内容报得生动、活泼、有新闻价值,就需要参加会议报道的记者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形式、内容、写法上力求突破。如2013年2月18日《驻马店日报》一版头题刊发的市领导参加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开工的政务活动就让人感觉迎面一阵清风,引题是“总投资200多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多亿元”,主题是“全市首批3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副题是出席仪式的领导名字,而且在编排方式上采取了述评编排法,配评《以重点项目的推进实现扎实开局》,有角度、有力度、有高度,这样的新闻群众欢迎、读者爱看。

版面设立专栏,增加活泼性。在这方面,广东《羊城晚报》做得较好,该报常常将重大会议的领导讲话、会议议题,用短新闻的形式一个一个发单篇,并精心制作标题,时效性强、版面灵活,不给人冗长的感觉。目前,《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的实践表明,会议新闻改革的好处是明显的:效果好了——虽然一二版的会议新闻数量减少了,但会议报道的质量提高了,宣传效果反而强了;版面活了———通过在一版减少会议报道,腾出版面空间,推出了“赶超发展看天中”、“优化环境、转变作风”系列评论等一系列新闻策划,使头版上的鲜活新闻、重大典型有了充分的生存空间,有了分量和质量;记者动了——充分调动了记者下基层、到现场抓典型的积极性,在要闻版、深读版、综合版连续推出了一大批转作风、改文风,读者喜闻乐见的“记者走基层”的稿件。

挖掘背后新闻,增加信息量。要写出精彩的政务报道,不仅要善于捕捉新闻亮点,还要培养自己的新闻“嗅觉”,学会在“无味”的会议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出鲜活的好新闻。此外,还需要掌握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拘泥于会议报道的固定模式。2013年4月23日《驻马店日报》头版二题刊发的一则市领导到上海进行市情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巧妙地运用了“加法”,先以“百花盛开迎宾来硕果累累惠天中”为引题,然后将“我市市情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为主题,最后以“签约项目3个、投资总额38亿元,签订协议项目4个,计划投资47亿元”作为醒目副题,由事及人,数字说话,挖掘出了政务活动背后的意义,具有新闻性和实效性。

如何进行政务报道,事关我们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精简政务报道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有益之举。政务报道如果能够写出“亮点”,关注“焦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就会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影响力,达到“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版面政务会议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八七会议》
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