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理论版定位的思考

2013-09-17杜景梅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党报理论

□杜景梅

(濮阳日报社,河南 濮阳 457000)

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理论版定位的思考

□杜景梅

(濮阳日报社,河南 濮阳 457000)

刘云山曾指出:“理论宣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让党的理论最迅速、最广泛同群众见面的基本途径。在国际国内形势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理论宣传工作的作用更加凸显、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主要优势之一,通过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树立党报的权威性,强化党报的主体功能,不仅是发挥党报主阵地作用的需要,而且也是增强党报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冲击下,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地市党报,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必须创新,创新的关键是必须给予科学的定位,这是第一位的,是纲,是主要矛盾。

正视地市党报理论版面临的危机,增强科学定位的急迫性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地市党报的理论宣传处于弱化状态。许多地方的地市党报的理论版面萎缩、没有专职的理论编辑,更没有专门的理论工作部门。同时,部分地市党报理论版的内容枯燥,编排呆板。概括地讲,理论版主要存在着“五多五少”问题,即各部门的工作总结之类的文章多,解读有关社会热点难点的文章少;行文落笔空话、套话、大话多,联系实际、朴实、生动的语言少;重复图解文件的多,以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和充分说理来疑惑解疑的少;参照大报、杂志文章的观点多,有自己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少;板着面孔高高在上说教的多,把自己作为群众一员平等待人循循善诱的少。这样的理论文章、理论专版怎会不令人敬而远之?这样的理论宣传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作者自写自看,编辑不得不看,广大读者不看”。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编辑水平外,最重要的还是对其理论版的定位问题,其核心在于背离了“三贴近”原则,远离了地市党报的实际。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刘云山在一次会议上特别强调,理论宣传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变化,贴近受众需求,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提高宣传实效性。要深入回答群众关注、关切的时代课题,着力架起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动之间的桥梁,在服务社会实践、满足群众需求中更好地实现理论的价值。他同时还强调指出,要大力改进创新,遵循宣传规律,讲究宣传艺术,切实改进文风,不断提高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对地市党报而言,首先要做足地方特色,贴近基层读者和群众做文章。

立足地市实际,做足地方文章,打造地方特色

在当前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办得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要有个性,就是要有地方特色。这既是地市党报的竞争优势,也是理论版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

要解决这些问题,地市党报的理论版在编辑思想确定、稿件编选中,首先必须紧扣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读者,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指导基层实际工作。地市党报通过理论宣传,使当地党委、政府把自己关于如何发展经济、文化等的意图告诉读者,同时也通过普通读者在理论文章中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探索出更好、更快发展本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好路子。其次,要重视地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在热点、难点问题的探索和引导中吸引读者,增强特色。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问题,当地群众亲身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迫切希望弄清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地市党报的理论版必须关注他们、服务他们,思他们所想,解他们所惑。而地方特色正是宣传者与被宣传者沟通的桥梁。因此,地市党报的理论版必须从当地社会政治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论,从当地政治生活的实际进行论证。这样以来,地市党报的理论版不仅能使读者在亲近感中产生共鸣,而且文章内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具有贴近性、可读性。

关注地市读者,贴近基层生活,增强吸引力

地市党报理论版的读者,过去相对集中于机关理论宣传、政策研究部门及各级学校。但随着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更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走向,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也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求知欲。而更多的读者,都渴望理论版能让他们读得懂,愿意看。

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地市党报的理论编辑首先必须以读者关注为重点,解放思想,增强平等交流意识,力求在策划、选题、组版等方面,从以往那种注重上级宣传意图的单向角度,调整为兼顾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贯彻上级精神的双向角度,让读者愿意读。

其次,改变理论文章的旧有写作模式和理论版的编排模式,尽量以一般接受能力的读者为基础,把形象描述和抽象论证相结合,努力把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的理论问题编的深入浅出,尽量让读者读起来不那么吃力、枯燥;努力把版面设计得内容鲜活、形式多样,使我们的理论版离基层读者近些、近些、再近些。

再次,多创亮点吸引读者眼球。努力使理论宣传入脑入耳,把正确导向落到读者心坎上,是地市党报理论版生存和竞争的关键,而在理论宣传上追求新、实、深则是重点。所谓“新”,就是所提论点要有“新”意,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敢讲别人没有讲过的话,亮人家没有亮过的观点。所谓“实”,就是所列论据要体现“实”,不管是反映的问题也好,关注的焦点也罢,其新闻源头均要来自实际社会生活,最好是地市读者了解和熟悉的生活,切不可让读者产生虚假或空中楼阁之感。所谓“深”,就是说理论宣传要有深度,讲别人想不到的层面,理别人理不清的问题,力争给读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

几年来,我们《濮阳日报》围绕办好、办活理论版着力进行了探索:

首先,我们采用新闻策划的办法组织理论宣传稿件,特别是涉及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重大决策出台前后,结合市社科、党校等理论宣传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集中刊发理论文章并配发评论、社论等形式,形成理论宣传强势和“集束效应”,不仅宣传效果明显,而且多次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其次,选准群众关注点,组织引导讨论,培养理论宣传骨干和理论专版的热心读者,定期组织理论热点研讨,激发读者对理论版的关注。

再次,认真研究理论版编辑技巧,科学划分读者层次,不仅开设了高层次读者关注的“本期特别推荐”栏目,而且开设适合一般读者关心的“论点摘编”栏目,同时还开设普通市民可以有感而发的“一得录”栏目。

猜你喜欢

党报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