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访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利工程建设局局长朱海生

2013-09-17韦凤年张瑜洪吴卿凤

中国水利 2013年18期
关键词:河道河流江苏省

□ 本刊记者 韦凤年 张瑜洪 吴卿凤 程 瀛

朱海生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利工程建设局局长

2009年,水利部、财政部启动了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对洪涝灾害易发、保护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中小河流重要河段进行治理。江苏省抓住这个机遇,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建设管理,切实加大投入,探索建立中小河流长效管护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小河流治理问题采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利工程建设局局长朱海生。

听后,加强课后辅助练习与课本练习的关联性,课后辅助练习应避免随意性和偶然性,教师应该加强听力材料整合,选材注重计划性,一周或一个月一个主题,不应该泛泛而听。教师一堂课准备话题相似的两份听力素材,课上听完一份,课后布置学生用相同的方法拿另一份素材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国水利:江苏水网密布,中小河流众多,治理任务艰巨,请您谈谈江苏是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的?治理目标和任务,以及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10]新华社:《从数量激增到质量飞跃 中国立法进入转型新阶段》,2014年10月17日,http://www.ccdi.gov.cn/special/18jszqh/jjqh_sizqh/201410/t20141017_28892.html,2018年3月5日。

朱海生:江苏地跨淮河、长江、太湖三大流域,滨江临海,10万km2面积承受上游200万km2面积洪水下泄入海。全省作为区域防洪、排涝主体的有3 000多条中小河流,特别是其中的近1 000条区域骨干河流,近30年一直没有系统治理。因此,此次国家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对江苏省完善区域治理是个很好的契机,只有抓住这个机遇,才能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沟通水系,完善江河防洪减灾体系。

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江河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洪涝灾害损失进一步减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得到显著增强。具体是苏北农村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1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苏南发达地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2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50年一遇,个别地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朱海生:江苏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了这些问题。

中国水利:中小河流治理需要超前规划、科学谋划,请您介绍一下江苏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思路。

一是长效管护难的问题。中小河流沿线多数为农村地区,一般由属地水利站管理甚至无人管理,战线长,管理难。河段经过治理后,河坡很容易被侵占,乱种乱植等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长效管理,江苏省积极开展中小河流建后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河道管理“河长制”的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中小河流在内的 “河长制”管理体系;出台了《全省骨干河道管理考核办法》,积极推进河道长效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目前,江苏省境内流域河道及区域骨干河道全部实行了“河长制”,定期考核,确保河道长期发挥功能效益。部分市县也采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长效管理办法。如泰州市姜堰区全面推行河道管护、设施维护、垃圾收运、道路修护及绿化养护相结合的“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区级河道管理经费由区财政安排一定标准进行补助,实现中小河流整治完成一条、管护一条。

重点治理区域选择:一是突出防洪除涝能力明显薄弱地区的治理,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如淮北徐州、连云港等地区,里下河地区。淮河流域安排了94条,占全省总数的57.3%。二是突出近年灾情特别严重地区城镇和人口密集区的治理。如宿迁城市周边地区安排了与减灾有直接关系的民便河、东沙河、总六塘河、马河治理。三是突出山洪威胁严重地区的治理。如淮河流域的东海赣榆山区、洪泽湖西部山区,长江流域仪扬山区,太湖流域宜溧山区和茅东通胜地区。四是突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如沿海地区和部分沿江地区,沿海安排了独流入海的五灌河、王港河、栟茶运河等,沿江安排了焦港、如海运河、九圩港等排水结合引水河道,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重点河流选择:一是突出山丘区水库溢洪道和截洪河道治理,配合水库除险加固发挥效益,解决高低矛盾,安排了石安河、龙梁河、废黄河溢洪道等。二是突出平原洼地骨干河道治理,选择省防洪规划、区域防洪除涝规划等有关规划安排近期需要治理、受益范围大、综合效益明显的骨干河道,如蔷薇河、古泊善后河等。三是协调推进矛盾突出、长期得不到治理的边界河流治理。如太湖通胜地区的通济河,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交界的一帆河等。四是对有条件地区推进区域系统治理,使区域达标。如沂北善南地区等。

(4) 煤样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导致宏观力学特性的改变,随着浸泡时间增加,煤样内部结构被破坏,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均显著降低,力学强度明显下降。

江苏省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项目共284个,规划总投资约80.3亿元。其中,列入近期治理规划的中小河流106项,投资约28.1亿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完成治理河长1 558 km。列入实施方案2013—2015年规划项目共178项,规划投资52.4亿元。目前已完成审批150项,正在实施92项,60项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治理河长约900 km。

朱海生: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就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江苏省在中小河流治理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重点突出“三个结合”,即把中小河流治理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水利工程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把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与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充分发挥河网水系互连互通、互调互济的功能作用;把河道疏浚整治与拆坝建桥、闸站改造、截污治污、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河流引排能力,改善沿岸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在项目选取上主要优先突出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河流两个方面。

二是如何保证地方财政投入问题。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有60%位于淮河流域,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保证地方配套投入,重点采取三项措施:①实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承诺制度。在项目正式批复前,要求相关市县政府或财政部门出具正式的配套承诺,明确市县配套总额及到位时间。②实行差别补助政策。对苏南地区,省级以上投资比例为40%;对苏中地区,省级以上投资比例为50%;对苏北地区,省级以上投资比例提高到70%,对宿迁市采取特殊政策,省级以上投资比例达到80%,以减轻欠发达地区资金配套压力。③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近年,江苏省各地积极探索水利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配套资金。如成立水利投资公司,实施项目运作;搭建融资平台,通过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筹集建设资金;结合河道两岸土地开发,从土地增值收入中划入一定比例用于配套投入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融资效果。

三是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管理积极性相对较低问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主要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程的实施,市级一般也很少给予县、区资金支持,为了提高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专门制定了《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分年度对各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人员进行嘉奖。2011、2012年度分别表彰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先进个人32、30人次,极大提高了各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占地拆迁难问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不列永久征地和树木砍伐等费用,对移民补偿经费控制也很紧,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较多的占地和拆迁。这使得一方面地方政府除了工程建设本身要配套的资金外,还需额外的资金完成占地等补偿,才能推动项目实施,有时这笔资金总额会超过工程本身;另一方面工程实施难度也加大,既要维护百姓利益,又要推进工程实施,要达到双赢的效果较难。为解决这些难题,江苏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中小河流治理责任书,将中小河流治理任务落实到各市分管市长身上,加大了地方政府对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促进了配套及额外资金的到位,各地政府主动协调,推动工程实施,减少阻力。

五是审批任务繁重问题。江苏省要求2015年上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内中小河流治理任务,2013年就要全部完成初步设计审批。2012年江苏省提前启动2013—2015年规划项目,当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92项,2013年10月前要完成剩余86项审批任务,审批任务十分繁重。为完成这项任务,采取了查看现场、封闭审查、集中审批的工作方法。在市县上报初步设计后,审查、审批人员查看现场后,连同相关业主、设计人员封闭在一个地方进行集中审批,极大加快了中小河流治理初步设计的审批速度。目前,全省284项已完成246项审批,已完成审批任务的87%,预计在2013年10月份可基本完成全部项目的审批。

逆变法属于一种逆向思维,它是“正难则反”思想在化归策略中的一种,简单地说,逆变法就是数学形式的反面思考,实现对立双方的转化〔3〕81。将y=f(x)看成是x的方程,若求得x=g(y),由g(y)的定义域及x的范围(原来函数y=f(x)的定义域)即g(y)的范围,则可求得y的范围。

中国水利: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江苏中小河流治理中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和探索?成效如何?

朱海生: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量大面广,为了促进工程实施,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建设管理体制等工作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六是竣工验收任务重问题。目前,近期规划项目已全部完成,各地除了完成2013—2015年规划内项目实施的同时,还要抓紧已完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江苏省采取每个市选取一项由省厅组织竣工验收,为市县其他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程序示范,加快了市县自主竣工验收的进度。各地也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到位,完成档案整理及工程审计,推进竣工验收速度,如南京市、盐城市滨海县等完成了全部已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

中国水利:江苏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第一,对有关权限进行下放。一是法人组建。为加快中小河流项目的实施,提高各地对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组织作用,项目法人机构组建的审批由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是招标投标制。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由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水利厅对其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为提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招标质量,选择优秀的中标单位,招标公告和中标公示由省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发布,评标成员在省级专家库中抽取。三是质量安全管理。省水利厅负责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综合管理和巡查,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由各市具体负责。江苏省正在鼓励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质量监督安全机构,强化基层质量安全监督职能。

土壤温度影响果树根系的生长,沙荒地土壤温度较高,均在22 ℃以上,间作小麦25 cm土层温度达到30 ℃,显著高于自然生草,5 cm土层间作小麦土壤温度超过40 ℃,抑制根系的生长,造成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困难,而且间作小麦土壤含水量极显著低于自然生草,显著低于行间清耕,造成苹果种植成活率最低,生长状况最弱。调查结果说明,保证水分及时供应,缩短灌溉间隔期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增强幼树生长势的关键因素[8]。可见,环境因子均对沙荒地苹果种植成活率和生长有显著影响,以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为直接原因。

第二,推进“打捆”措施。中小河流治理一个县、区打捆组建一个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招标、监理招标及施工招标有条件的也可以打捆招标。这样提高了建管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这是江苏省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办法。

第五,实行绩效评价。出台了《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规范,明确省级以上资金预留总投资的10%作为奖补资金,根据工程绩效评价进行奖励,对各地资金到位、建设管理等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

“白色”,主要指大米,是主食。还包括各种杂粮和蔬果,如白薯、山药、白扁豆、白菜、白萝卜、白瓜子、白木耳、竹笋、茭白等;

第四,前期工作提前把关。对各项目初步设计上报以前要求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内容进行初审,以提高设计报告的质量,并将可能涉及的县、区间的矛盾提前显露出来,以便于省级协调,在初审过程中,有关审查、审批人员也提前介入,提前熟悉项目,加快审批速度。

推行“一线工作法”。常委会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双联”工作的目标,坚持贴近基层群众,在一线开展调研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发现解决问题。今年以来,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农村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的问题,各镇人大会同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举办了“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进村文艺巡演、太极拳培训、广场舞比赛、送戏下乡等各类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美丽乡村建设、旱厕改造等重点工作中,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建言献策,累计召开座谈会100余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400多件。

第三,全面实行第三方检测制度。江苏省专门要求项目法人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并在2012年新编订的省级定额中将质量检测费用单列,为质量检测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中国水利:请谈谈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有哪些启示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釉里红线绘法指的是在坯胎上用釉里红颜料描绘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和花纹,这也是釉里红瓷器最主要的装饰方法,但由于高温铜红烧制技术非常之高,经常烧制出来的釉里红会产生飞红的现象,所以线绘法釉里红装饰方法烧制比较困难

朱海生: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治理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少启示。

第一,中小河流治理是典型的民生工程,各地干部群众对这项工程十分欢迎。已经列入规划的284个河段,仅占江苏省区域骨干河道总数的1/5,尚有较多河道、河段未能列入规划,已安排治理河段总长约3 500 km,也只占治理河道总长的40%左右。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将继续加强民生工程,尤其是区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立项。

第二,根据江苏省河网错综复杂的特点,许多列入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河流沟通交错,跨市河道较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江苏省专题开展了岔流新开河、淋头河、大沙河、虞姬沟中小河流流域水文水力计算,加快推进了该区域徐州、宿迁两市中小河流治理,同时解决了两市的需水、排水矛盾。因此,要对中小河流集中地区进行专项规划、科学谋划,发挥工程实施整体效益。

第三,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之前,江苏省水利重点工程一般都是以省、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负责项目实施,致使县、区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4年多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加强了对基层建管水平的培训和引导,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管水平,锻炼了队伍,培养形成了一批具备较强能力的建管力量,在今后建设任务逐渐加重的趋势下,也有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第四,江苏省部分河段治理在解决防洪、排涝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生态问题,水变清了,生物多样性恢复了,当地环境也得到了美化。因此,中小河流治理要与周围环境及生态景观相协调,积极营造亲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在工程施工中要积极采用天然材料以及生态复合材料,切忌千篇一律搞河道“硬化、白化、渠化”;要尽量采用植物措施护坡,保护湿地,同时要注重加强水系连通,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河道综合整治水平。如苏州市盐铁塘、金泾塘等河道经过治理,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为了更好地对钻孔深度进行控制,需要在桩管以及桩架上做出相关标尺。在实际灌注之前需要对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控制。实际灌注过程中,需要明确掌握已灌注混凝土数量,并且对混凝土面基本高度进行核算。在钻进过程中对泥浆比重进行控制,成孔之后需要进行清孔。桩基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桩基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在路堤施工中需要采取帮填边坡施工方法,避免钻孔中导致边坡失稳。为了降低钢筋接头连接时间,完成钻孔桩清孔操作之后,需要通过丝扣式导管开展水下混凝土浇筑,确保桩身混凝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浇筑完成。

对于下一步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采取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现在汛期即将结束,对已开工的项目将督促项目法人分解任务,严格节点工期,加快工程进度;未开工的项目抓紧做好开工前的招标、征迁等准备工作,完成全年建设目标;在2015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全部规划内284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施。二是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在督促各项目法人狠抓建设进度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将认真组织项目督查及检查,严格监督,实行绩效评价,确保工程质量可控和安全无事故。三是再接再厉,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与质量。重点督促各地抓紧编报初步设计,并加强初设质量,减少反复,缩短周期。四是加强总结,推动各项工作。中小河流治理已经进入了治理的高峰期,除了做好建设工作的同时,还将注意做好几年来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并对有关科研成果进行汇总,为今后项目实施做好技术和经验积累。

猜你喜欢

河道河流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流放自己的河流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