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薹的绿色栽培技术
2013-09-17孙立勇
孙立勇
(黑龙江哈尔滨市农垦科技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431)
红菜薹,别名紫菜薹、红油菜薹,它与广东菜心是属于同一变种,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富含钙、磷、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成分,多种维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红菜薹是原产我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以湖北武昌和四川省的成都栽培最为著名。红菜薹色紫红、花金黄,在唐代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曾被封为“金殿玉菜”,与武昌鱼齐名。
1 立地条件
红菜薹产地要避开有害废水、废气或废物的土壤,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要求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灌方便,土壤pH值呈中性。
产地应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抗逆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并通过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8079-87规定的红菜薹二级以上良种要求。早熟品种可选华红一号、华红二号;中熟品种可选十月红一号、十月红二号、胭脂红;晚熟品种可选大股子等。
3 育苗
3.1 苗床制作
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于8月上旬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5kg/m2,深翻后土壤晾晒7~10d。播种前按1.5m厢宽将苗床耙细、整平,畦面髙于沟底15cm以上。
3.2 播种期
早、中熟品种在8月中下旬播种;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苗龄25d左右。
3.3 播种量
1m2苗床播种量为1.2~1.5g,成苗可定植10m2大田。
3.4 播种方式
采用暗潮播种法,先将苗床耙细耙平,再浇透水,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均匀盖上0.5~1cm厚的细干土,然后覆盖遮阳网。
3.5 苗床管理
3.5.1 遮阴覆盖。遮阳网在晴天昼盖夜揭,阴天不盖。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缩短遮阴时间。
3.5.2 肥水管理。出苗10d后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一次。
3.5.3 病虫害防治。苗期每667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配制成1000倍液喷雾一次,防真菌性病害;用0.5%农用链霉素喷雾一次防细菌性病害;每667m2用250mLBT乳剂配制成1000倍液或每667m2用80%敌敌畏乳油100g配制成1000倍液喷雾一次,防治苗期害虫。
3.5.4 间苗。幼苗出现第二片真叶时,开始间苗,以幼苗株行距4~5cm见方为宜。
4 定植
4.1 茬口
红菜薹一年种植一季,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
4.2 基肥
整地前,中等肥力土壤,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加施有效氮8~11kg(相当于尿素15~20kg)、有效磷10~13kg(相当于过磷酸钙55~75kg)、有效钾8~11kg(相当于氯化钾13~18kg)。
4.3 整地作畦
施足基肥后,翻耕土地,按畦面宽80cm、沟面宽50cm、沟深30cm进行整地,作成深沟髙畦。
4.4 定植时间
在幼苗6~7片真叶、苗龄25d左右时定植。早中熟品种的定植时间为9月上中旬;晚熟品种定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阴天或晴天下午带土移栽为宜。
4.5 定植密度
行距65cm,株距33~35cm,每667m2定植2800~3000株。
5 田间管理
5.1 排灌
幼苗定植大田后浇足定根水;在营养生长及采蔓期间,适时灌水(用渗灌方式,切忌漫灌以保持土壤湿润;遇雨后应及时排出田间渍水。
5.2 追肥
幼苗定植成活5~7d后浇0.2%的尿素液提苗;在植株叶片封行前按每667m2穴施有效氮8~9kg,有效磷4~5kg,有效钾7~9kg(或相当的复合肥)一次;在采薹期间每采收2~3次后追肥一次,每667m2追施尿素25kg左右。
5.3 中耕除草
幼苗定植成活后到植株叶片封行前,中耕除草1~2次,中耕深度3~5cm,先深后浅。
5.4 病害防治
以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植株生长期间注意田园清洁,防止田间过干或过湿,保持植物生长健壮,防止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采用化学防治。霜霉病:每667m2用25%瑞毒霉50~240g稀释750~1000倍防治,安全间隔期为7d。软腐病:每667m2用77%可杀得130~200g稀释500~800倍喷茎叶及其基部一次,在中心病株周围撒生石灰。病毒病:每667m2用10%大功臣10g稀释5000倍治蚜防病,保持植株生长健壮,间隔5~7d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共2~3次。
5.5 虫害防治
搞好田间清洁,尽量避开虫源。菜青虫:每667m2用生物性农药B.T可湿性粉剂25g,加水稀释成500倍液进行喷雾,可兼治其它鳞翅目害虫。蚜虫:除利用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蚜虫的天敌防治蚜虫外,每667m2可用10%吡虫啉10g加水稀释4000~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次。
6 收获
6.1 采收时期
当菜薹长达30~40cm并带有初花时即可采收。
6.2 采收方式
选晴天的上午和阴天下午采收为宜,避免雨天采摘。主薹采收节位是从节间明显伸长的基部节位掐下,侧蔓则从基部第2、3节掐下。
6.3 始收期
早熟品种在10月上旬开始采收,中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开始采收。
6.4 盛收期
早熟品种在11~12月,中晚熟品种在12月至翌年2月上旬。
7 清洗
采摘的菜薹用清水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