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的社团建设
2013-09-16王文雅
王文雅
【摘 要】本文从学生社团建设作用、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学生社团建设建议三方面分别论述了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必要性和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 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团作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和形成学院的历史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一 学生社团建设作用
1.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社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团成员的心灵。社团成员不仅在其中发展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社团的活动和讲座从不同的角度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世界,进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社团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之外,能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加入社团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学生从中受益,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
3.社团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环境
学生加入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能使自己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尤其是科技类社团,对具体动手实践有较高要求,许多学生希望在社团中学到实际动手的技能,这些一技之长不仅可以促进专业的学习,更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社团为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优秀的学生社团能使成员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发展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自我锤炼意志、通过沟通敞开心灵提供有力平台。社团成员通过不断与他人学习、合作,从而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及集体责任感;通过对人际交往的能力不断锤炼与提高加强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感,为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心理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二 学生社团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的建设缺少规划,社团整体布局不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各类社团虽然很多,但由于对学生社团建设的规划和引导缺乏专业性,学生社团的整体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文体娱乐类社团数量远远大于文化科技类社团,各社团整体质量和文化品位不高,创新能力较弱,与专业性、技术性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学生社团的规模发展也不平衡,大的社团有几百人,而小的仅有几十人,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2.高职院校社团内部管理不严,组织松散
虽然每个学生社团都有章程,对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组织机构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再加上社团干部管理水平不高、更换频繁等原因,学生社团往往存在内部管理较乱、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强、特色不突出、创新性活动不多、对会员的吸引力不大、会员的参与热情不高、会员流动随意性大等问题。更有不少社团活动变成社团几个干部的活动,这些现象都不利于优秀社团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
3.学生社团建设的资源配置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配置给学生社团建设的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比较突出的主要有指导教师力量配备不足、活动场地少和活动经费紧缺等,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不少社团因这些困难只能艰难生存。比如,指导教师力量不足,使学生社团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与引导,社团在自身组织建设、把握正确方向,以及增加社团活动的内涵、提高活动的档次和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活动场地少、没有活动场地、活动经费紧缺等问题,使不少社团无法正常活动,即使开展活动也只能是常规性的活动。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许多好的活动策划难以实现,社团活动落为空谈。
三 学生社团建设建议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结合当今形势,对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把握正确方向,营造良好的社团发展环境
为了保证社团发展的规范性,许多高校管理层人为地干涉社团内部事务,对学生社团管得太多、太死,结果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应从统管型向民主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学校既要坚持宏观控制、加强指导,确保学生社团发展的方向正确,又要坚持微观放开搞活,注意把社团管理和尊重社团的自主性二者有机结合,积极采取鼓励、引导、激励等方式,促使社团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活动层次,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吸引力。
2.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混乱。因此,学校应对学生社团的成立、登记、变更、注销,社团干部的选用,指导教师的聘任,社团会员的吸收,活动经费的筹集、使用、监督,社团工作的评价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整理、修改、补充和完善,既让社团能自主发展,又确保学校对社团能有效控制。比如对于审批新申请学生社团,既要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又应严把入口关和质量关,坚决杜绝随意组建和重复建设,应杜绝随意组建和重复建设。在与社会交往方面,既要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门,与社会广泛交往,又要避免学生社团变质成商业性组织。在指导教师的聘任方面,学校既要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应按照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
3.重点培养和扶持科技创新类社团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往往片面地强调“意义开掘”,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对活动的质量和实效往往关注不够,既疲于应付,又缺少创新意识,使得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社团建设的规划,重点培育或扶持科技创新类社团,如学生研究类、科技开发类、心理健康类等社团;要引导这些社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科普宣传、科技服务、学术讲座、专题讨论、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在理性发展上下工夫,注重活动的质量和实效;要探索建立一套具有社团自身特点的活动机制,使社团活动规范发展、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4.加大经费投入,拓宽社团活动阵地
必要的活动经费及良好的活动阵地对社团活动开展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保证学生社团能正常开展日常工作,尽力提供活动场地,为学生社团提供发展的有效空间。与此同时,学生社团成员也应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如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申报课题、寻求社会赞助和有偿服务等,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从而使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尤其是一些科技类社团,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同时,也找到了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社团和企业双向受益,形成良性循环。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数量较多,各社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团的活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相差甚远。因此,对社团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学校对社团的宏观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社团的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超前意识与创新意识,激励他们创特色、树品牌,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学校可定期对学生社团的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主题活动、档案管理、社团会员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全面评价,对优秀的社团给予表彰和重点支持,对不合格的社团要求整改,直至给予淘汰,严把社团质量关,从而促进学生社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颖超、王翘楚.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及建设,2011(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
[3]李雪梅.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