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的防治
2013-09-15王桂英
王桂英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又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集,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病综合征等因素存在,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近两年来,我国的数个省、地区副嗜血杆菌在养猪场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下降时,副猪嗜血杆菌伺机暴发,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学
1.副猪嗜血杆菌属于嗜血杆菌属成员,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小杆状,美兰染色呈两极着色特性,也可呈丛、球杆状、长丝状的多形性。无鞭毛和芽孢,通常有荚膜,但体外培养时会受到影响。本菌分15种血清型,血清 1、5、10、12、13、14型毒力最强,患猪常归于死亡或处于濒死状态;血清2、4、8、15型为中等毒力,患猪死亡率低,但常出现败血症状,生长迟滞;血清3、6、7、9、11型感染猪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其中,血清4、5、13型最为流行。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其毒力差异很大。
2.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6~7.8,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中容易死亡,60℃ 5~20 min可被杀死,4℃可存活7~10 d,对消毒药较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即可将其杀死。对红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结晶紫、磺胺类药物等敏感。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主要为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哺乳期及断奶后10 d左右的仔猪更易发生,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死亡率与饲养管理、继发或并发病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2.本病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他健康猪,亦可通过消化道传播,一般呈散发性,也可呈地方流行性。目前只有较大的化验室在做实验室检验,故一般养猪场不易及时得到正确诊断。从该病发病情况分析,主要与猪场的猪体抵抗力、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极大关系,如果猪发生过蓝耳病等,抵抗力下降时,副猪嗜血杆菌易乘虚而入。
3.饲养管理不善、空气污浊、拥挤、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天气骤冷等应激因素都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并使病情加重,因此,应激因素常是本病发生的诱因;猪有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可加剧它们的病情,使病情复杂化。
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或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疼痛,关节肿胀,肿胀的关节及四周皮下呈黄色胶冻样变,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液或黄色胶冻样液,跛行、斜卧,可视黏膜发绀,虚弱,急性感染后的母猪可发生流产。 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母猪,分娩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疾病,在通常的畜群中,哺乳母猪的慢性跛行可能引起母猪性行为极端弱化。
2.主要肉眼病变有胸膜、腹膜、心包膜、关节的浆膜,甚至脑膜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表现在单个或多个浆膜表面可见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呈淡黄色蛋皮样或条索状的伪膜覆盖在浆膜和关节表面。尤其是腕关节和跗关节出现病变频率较高,脑膜病变较少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一致的灰白色。本病可引起急性败血症,在不出现典型的浆膜炎时就呈现发绀、皮下水肿和肺水肿,甚至死亡。
四、诊断要点
1.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本病主要发生于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尤其5~8周龄的断奶仔猪最易感,多继发于其他病毒性疾病或混合感染。临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眼睑水肿、消瘦、关节肿大、跛行、共济失调等特点,剖检以胸膜、腹膜、心包膜及腕关节、跗关节表面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为特征。
2.急性病例。首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船样。有时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3.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
4.剖检变化。剖检可见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有时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这些现象常以不同组合出现,较少单独存在。
5.细菌分离鉴定。采取治疗前发病急性期病猪的浆膜表面渗出物或血液,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或用羊、马或牛鲜血琼脂并与葡萄球菌做交叉画线接种,培养24~48 h。副猪嗜血杆菌在葡萄菌菌落周围生长良好,呈卫星现象。然后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定型。
6.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相鉴别。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包括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呈多发性;而典型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的病变主要是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心包炎,并局限于胸腔。
五、预防措施
1.预防本病的发生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做好隔离,避免或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防止饲养条件的突然改变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新进猪群时,应先隔离饲养,并维持约2~3个月的适应期,以使那些没有免疫接种但有感染条件饲养的猪群建立起保护性免疫力。
3.当有应激发生时,可提前给猪群投放预防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起到预防本病发生的作用。
4.实施疫苗免疫接种,这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最好用分离自本场的菌株制备灭活疫苗,以最大可能地保证疫苗毒株的血清型与流行毒株一致,以获得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母源抗体对新生仔猪有被动免疫保护作用,这对防止本病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母猪接种疫苗后,可对4周龄以内的仔猪提供保护性免疫力。可用相同血清型的灭活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六、治疗措施
1.一旦得到正确诊断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必须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或同群猪进行药物预防。
2.大多数副猪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但对红霉素、氨基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3.给药治疗。
(1)头孢噻呋、中药退烧针配合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 d。或用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100 ml加阿奇霉素2 g静脉注射、维生素辅助治疗,全群饮水添加黄芪多糖、多维、双头孢连饮7 d。
(2)强效阿莫仙(每50 kg体重用本品1支)、冰锋(每100 kg体重用本品1支),同时配合福易来(每100 kg体重用1支)或配合使用卓越咳喘康、超霸、血虫灭。
(3)全群给药,每吨饲料阿莫西林400 g、5%普乐健1 000 g、金 霉 素2 000 g, 连 喂7 d, 停3 d,再加喂3 d;或者任选泰妙菌素50~100 g,氟甲砜霉素50~100 g,利高霉素44~1 000 g,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各100 g,林可霉素200 g,环丙沙星150 g等1~2种药物拌入1吨饲料中。
(4)消除各种诱因,改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尤其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预防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