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

2013-09-15王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0期
关键词:切术刮宫宫腔镜

王慧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

王慧

目的 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治疗中行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6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34例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率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有显著减少, 且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大出血、穿孔、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及宫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展开治疗时, 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可对患者预后质量予以显著改善,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宫腔镜下电切术;刮宫术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出现过盛增生所致疾病,其发病几率与年龄无关[1], 可由多种原因引发, 如炎症、雌激素分泌过多或内分泌紊乱等,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规律或月经量过多等, 采用B超进行检查时往往难以发现, 在常规妇科检查时易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已有研究表明, 子宫内膜息肉是不孕症及异常子宫出血重要原因[2]。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检出率不断提高。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在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进行治疗时, 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展开治疗,其中宫腔镜下电切术临床疗效显著,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66例, 所有患者均经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活检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 月经正常, 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近三个月无激素类药物应用史, 男方检查均正常, 且在2年内无妊娠。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 患者年龄为23~38岁, 平均年龄为28.3岁, 5例为原发性不孕, 27例为继发性不孕, 15例有流产史;观察组34例, 患者年龄为22~39岁, 平均年龄为29.5岁, 6例为原发性不孕, 28例为继发性不孕, 14例有流产史。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月经结束后3~7 d展开手术治疗,手术中所用膨宫液为5%葡萄糖, 保持压力为90~100 mmHg,取膀胱截石位, 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对患者宫颈进行探查,对颈管予以扩张, 将宫腔镜植入其中, 同时进行膨宫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2例接受刮宫术治疗:在直视下对息肉位置、数目及大小予以明确, 对刮匙进行准确选取, 对息肉进行刮除并从宫颈中取出, 对宫颈实施负压吸引, 利用宫腔镜对刮除彻底与否进行判断;观察组34例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在膨宫后, 在直视下利用环状电极电切息肉基底位置,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息肉周围子宫内膜进行切除, 之后对宫腔进行负压吸引, 利用宫腔镜对刮除彻底与否进行确认。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安宫黄体酮4 mg口服治疗, 2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手术治疗前后对患者月经量进行观察, 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所有患者均展开为期1年随访, 统计两组妊娠率与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得数据展开统计分析, 对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 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当最终结果满足P<0.05时,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月经量情况对比 相比于治疗前,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有显著减少(P<0.05), 且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月经量对比 (-±s, 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月经量对比 (-±s, ml)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2346.7±121.5251.3±90.1观察组34345.9±119.7120.6±69.8

2.2 妊娠率与复发率对比 对所有患者均展开为期1年随访, 对照组32例患者中妊娠率为56.25%(18/32), 复发率为25.00%(8/32);观察组32例患者中妊娠率为64.71%(22/34),复发率为2.94%(1/34)。对比可知, 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大出血、穿孔、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及宫腔黏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患者以38~50岁更年期妇女为多[3], 是导致患者出现不孕、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因素。子宫内膜息肉通常位于输卵管和子宫相结合位置,阻塞输卵管开口部位, 从而阻碍精子的正常移行, 影响卵子和精子的正常结合;同时, 子宫内膜息肉直径较大往往会导致宫腔变形, 致使宫腔出现占位性病变, 对子宫内膜正常血液供应产生不良影响, 阻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和着床, 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症状。

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传统治疗中, 药物治疗通常无法实现理想效果。宫腔镜下行刮宫术常会造成较大损伤面积,导致患者大量出血, 很容易引发感染、人流综合症及宫颈管狭窄等诸多并发症, 且具有较高复发率。宫腔镜下电切术可在宫腔镜直视下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将息肉彻底去除时可对子宫内膜完整性予以有效保持,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后, 1年随访时复发率为25.00%(8/32), 而观察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复发率为2.94%,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且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

总之, 在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展开治疗时, 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可对患者预后质量予以显著改善,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韩婷.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8):40-41.

[2] 鞠宏艳.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58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2,33(20):4347-4348.

[3] 宋秀英.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3):19-20.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切术刮宫宫腔镜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探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