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2013-09-14陈茂胜杨海蓉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22期
关键词:蛋白尿微量肾小球

陈茂胜 杨海蓉 朱 厉

1.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内二科,重庆 404300;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北京 100034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yopax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常使患者致盲,严重影响了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探讨DN与DR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91例,女99 例,年龄 39~76 岁,平均(49.2±10.8)岁。

1.2 诊断标准及分组

1.2.1 糖尿病的诊断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①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超过或等于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超过或等于11.1 mmol/L;②若无三多一少症状,但是2次空腹血糖超过或等于7.0 mmol/L,或2次餐后2 h血糖超过或等于11.1 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并排除继发性糖尿病,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影响糖代谢的疾病。

1.2.2 DN的诊断标准 根据病程及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将DN改变分为5期。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GFR可高达150 mL/min;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 μg/min,或<30 mg/24 h);血压正常;病理:肾小球肥大,基底膜(GBM)和系膜正常。此期没有病理组织学的损害。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GFR增高或正常,UAE 正常(<20 μg/min,或<30 mg/24 h),应激后可升高,休息后可恢复;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病理: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Ⅲ期:DN 早期,GFR 大致正常;UAE 持续 20~200 μg/min(或 30~300 mg/24 h),初期 UAE 20~70 μg/min 时,GFR 开始下降至接近正常(130 mL/min);血压轻度升高,降低血压可部分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病理: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更明显,已有肾小球结带型和弥漫型病变以及小动脉玻璃样变,并已开始出现肾小球荒废。Ⅳ期:DN临床期或显性期,GFR 下降(早期 130~70 mL/min,后期 70~30 mL/min),平均每月下降 1 mL/min;大量白蛋白尿,UAE>200 μg/min,或持续尿蛋白>0.5 g/24 h,为非选择性蛋白尿,约30%的患者可出现典型的糖尿病肾病 “三联征”——大量尿蛋白(>3.0 g/24 h)、水肿和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特点;血压增高;病理:GBM明显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荒废的肾小球增加(平均占36%),残余肾小球代偿性肥大。Ⅴ期:肾功能衰竭期,GFR进行性下降,多<10 mL/min;尿蛋白量增多或可因肾小球荒废而减少,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伴严重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尿毒症症状;病理:肾小球广泛硬化、荒废,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比较(±s)

注:与 DN0 组比较,*P<0.05;与 DN1 组比较,#P<0.05;HbA1c:糖化血红蛋白;FBG:空腹血糖;PBG:餐后血糖;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BMI:体重指数

DN0组(n=115)DN1 组(n=62)DN2 组(n=13)46.87±12.31 50.27±8.54 61.72±10.59*#6.42±5.67 8.15±6.52 12.86±8.07*#8.67±2.35 9.02±2.12 8.67±1.75 7.59±2.44 7.68±2.68 7.84±2.17 15.27±4.16 15.87±4.35 16.51±4.69 2.35±2.21 3.11±4.40 2.70±2.99 4.37±0.94 4.75±1.15 5.68±2.00*#2.95±1.04 3.00±0.93 3.12±1.40 1.13±0.37 1.23±0.73 1.36±0.76 240.72±76.26 289.43±92.51 352.76±100.51*#26.12±4.17 26.81±3.63 26.49±3.12组别 年龄(岁) 病程(年) HbA1c(%)FBG(mmol/L)PBG(mmol/L)TG(mmol/L)TC(mmol/L)LDL(mmol/L)HDL(mmol/L)尿微量蛋白(mmol/L)BMI(kg/m2)

采用Mogensen分期方法,并参考微量蛋白尿的排泄水平,分为无蛋白尿DN0组 (24 h尿微量白蛋白低于30 mg),DN1组 (微量蛋白尿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DN2组(临床蛋白尿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00 mg)。1.2.3 DR的诊断标准 按照国内第三届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糖尿病视网膜改变的方案,并由眼科医生诊断,分为单纯背景期和增殖期。

1.3 检测指标及研究方法

禁食12 h后抽取抽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 A1c,HbA1c)、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t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尿微量蛋白,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其中,HbA1c的测定采用 Bio-Rad 公司的Variant测定仪及试剂,按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TG、TC、HDL、LDL的试剂盒及标准液均由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并按其操作方法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采用酶免化学发光法,由拜耳公司提供试剂,按试剂盒说明严格操作过程和步骤,在DCA2000+仪上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比较

经比较发现,DN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TC、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DN0组及D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病程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影响,肾脏的损害加重。HbA1c、FBG、PBG、TG、LDL、HDL、BMI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比较

DN0组患者23例单纯型DR,2例增殖型DR,总发生率为21.7%;DN1组分别为27例和7例,发生率为54.8%;DN2组分别为7例和4例,总发生率为84.6%。组间两两比较发现,DN2组合并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DN1组高于DN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DN与DR具有正相关性(r=0.328,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肾脏和眼,多项研究结果表明DN和DR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1]。DN和DR的病理基础都包括微循环障碍和局部微血管病变,具有相似的基础和特征,并且临床上2种病变常相互并存,但其发病机制又有所区别,早期的DR为局部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背嵴消失,继而发出血,渗出反复作用,导生微血管的炎性反应引起视网膜的微血管瘤、继而致后期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而DN为肾小球系膜处的基质增多以及基底膜增厚,晚期因慢性反复的炎症作用,大量胶原纤维、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渗出、沉积而致毛细血管硬化。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后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理改变,且随着蛋白尿水平的升高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也增加[2];还有针对糖尿病眼病的研究指出,患者的24 h微量白蛋白尿发病率随着视网膜病变程度升高而增加,DN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病变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提示这两种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指标,目前用于诊断的临床检查及指标,如微量蛋白尿、肌酐等反映肾小球功能,以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目前公认为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诊断DN的金标准[3],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蛋白质的糖基化,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继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提示肾小球已有器质性的损害。

DR与DN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病程、血压、血糖控制水平、血脂水平、易感基因等[4]。本次研究发现,随着DN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提示血脂代谢异常在DN和DR的发病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DR与患者体内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联系,血脂水平的异常对DR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血脂增加了血管壁脂肪的沉积,血液黏滞度升高,血流速度降低,导致微循环中的红细胞聚集,加重了微循环障碍[5-6]。另外,高血脂还可直接引起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脂异常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结构,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变薄,加上微循环障碍,最终引起微血栓,导致视网膜病变。

国内学者研究对比DR组与DN临床前期组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水平,两组患者均表达升高,提示这两种并发症有着部分相同的发病基础,且DR与DN常同时存在,证实了两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具有平行关系[7-8]。本研究中发现,DN2组的UEAR水平明显高于DN0组及DN1组,DN0组患者DR的总发生率为21.7%,DN1组总发生率为54.8%,DN2组总发生率为84.6%,组间比较提示DN2组合并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DN与DR呈正相关性,说明两种并发症是平行发展的。多项临床研究中发现,在相似年龄、性别以及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超过1/3的DR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另外,超过30%的DN患者眼底检查发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DR,提示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DN的发展[9]。Parving等[10]对1513例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患者合并DR病理改变的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及终末期肾病的具有相关性;还有研究中指出,合并DR的患者提示预后不好,增加终末期肾病、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死亡的风险,有学者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DR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出现DN的风险增加了3.5倍[11-12]。因此,糖尿病合并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考虑为DN高危人群。有学者观察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准确评估其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另外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该患者的肾活检标本,准确评估其肾脏的病变程度,结果表明大部分严重的糖尿病肾病均伴有视网膜病变;另外,少部分未见明显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的患者,可单独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本次研究也发现,DN0组中有23例单纯型DR,2例增殖型DR,与之相符,因此对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因积极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1]贾育梅,徐援,杨金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5):593-597.

[2]陈春丽,夏广坦,张文斌,等.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6):2110-2111.

[3]仇红霞,袁中行.尿微量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78-79.

[4]管乐,郑少雄.代谢综合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2):232-234.

[5]武艳丽,都光霞,赵宝珍.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1):55-56.

[6]王跃进,王斐.自拟明目汤治疗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101-102.

[7]Romero AP,Mendez MI,Baget BM,et al.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al and retinal microangiopathy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Curr Diabetes Rev,2010,6(2):88-101.

[8]李仁达,夏苏蕾,马晓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0,22(4):235-236.

[9]肖伟,黄卫民,田亚非,等.夜间长时间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分析[J].临床研究,2013,10(1):62-64.

[10]Parving HH,Mogensen CE,Thomas MC,et al.Poor prognosis in proteinuric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tinopathy:insights from the RENAAL study[J].Q J Med,2005,98(2):119-126.

[11]Wolf G,Muller N,Mandecka A,et al.Associat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s 1 and 2 diabetes mellitus[J].Clin Nephrol,2007,68(2):81-86.

[12]李文东,吕树泉,苏秀海,等.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7-228.

猜你喜欢

蛋白尿微量肾小球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