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浅析

2013-09-13邓丽

学理论·上 2013年7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体系

邓丽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也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中得到了部分实现,但是距离实现全球的国际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我国对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国整个经济大环境和实际国情,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一些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89-02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 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1],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在逐步增强。但是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我们深思,2012年我国贸易顺差为2 311亿美元,相比2011年扩大760亿美元[2]。为什么要深思呢?因为目前国际上以人民币作为计价、支付、结算手段或者官方储备的比例却很低,这一系列数据提醒着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一、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条件

(一)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2008年以来,随着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的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美元的核心地位动摇,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逐渐降低,相应地其他货币的国际地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日元、欧元。美元地位的波动,使得它难以遏制其他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国际货币体系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二)我国良好的国际信用和国际清偿能力

纵观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正在逐渐地加强。而且,我国通过不断调整利率来稳定人民币的币值,赢得了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树立了良好的国际信用。此外,我国每年大量的贸易顺差使我国拥有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这就保证了我国拥有强大的国际清偿能力。

(三)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了区域化

人民币作为一种支付结算的重要工具,已在一些经济合作区域得到了实现,如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作为硬通货来进行储藏甚至官方公布其为自由兑换货币,这表明人民币已经区域性地实现了国际化,这也为人民币全球国际化的逐步推进提供了经验。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便于对外贸易的支付结算,这将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量,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再者,一旦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其他国家势必会储备一些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增加了他国对我国的依赖性,这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极大。经济不断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也一定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

(二)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发展迅速,总体经济态势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相较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直接导致我国在国际经济方面的话语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将会增强他国对我国在经济上的依赖性,这样由于利益牵制因素存在,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上将会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三)降低外汇风险

2012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33 116亿美元[3],虽然拥有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但在这些外汇储备当中,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购买的美国国债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在进行对外贸易交易时,将更多地以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的单位,这样便能很好地控制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价值,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相较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来说,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的地方,其规避风险的能力也较弱。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利率、汇率浮动较大,加之资本市场发展也很缓慢,而国际货币回流的最重要、最便捷的渠道便是资本市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势必会加快我国改革现有金融制度的步伐,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劣势

目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优势分析

1.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稳定的国内经济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加之我国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机制也日益完善,这样就能很好地遏制通货膨胀的程度,保证人民币值稳定,从而进一步实现货币环境的稳定。

2.外汇储备充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这让我国树立起了良好的国际信用,也保证了我国强大的国际清偿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增加他国人们对我国人民币的信心,增强他们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减少人民币国际化的阻碍。

3.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我国不断增加的对外贸易交易总量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外经济的往来也日益变得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多年的贸易发展与贸易合作,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得到了极大增强,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进出口国家。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使得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升,另一方面也让人民币的流通速度变得更加频繁,这些都无疑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二)劣势分析

1.欠缺强大的经济实力

研究表明,一国货币要成为世界性的货币,该国的经济总量至少应达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而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还不到世界经济总量的4%。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

2.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落后的金融市场制约着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使得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兑换一时间很难实现。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国际金融业务的拓展。另外,对于挑起我国金融市场大梁的商业银行来说,它们目前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但是对于这几大风险的管理水平却十分有限。加之,人民币国际化一旦实现,其在境外的流通将不受我国货币发行法律的约束,这样就很可能产生资本外逃的现象,这样的现状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应付不了的局面。

3.国外政治力量的阻碍

目前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态势和稳定的经济局面,确实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然而这样的状况无疑会让有些国家对我国保持警惕,甚至产生危机感,对人民币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从而想方设法地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此外,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势必会进一步威胁到美元核心国际货币地位,所以美国也绝不会任由人民币国际化顺利推进。

4.外汇市场化还未实现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浮动的外汇制度,这不利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的实现。我们应该要让外汇根据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即实行外汇的市场化,这样才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让外汇制度得到完善。

四、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分析

(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条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也一直在增长,但我国仍担负着艰巨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任务。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能很好地控制通货膨胀的程度,这样既有利于投资市场的发展,也能防止人民币币值不健康地上升。对利率、汇率进行调控,采取合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幅度,构建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才能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使其不必担心因经济环境的过度波动而导致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二)完善外汇制度,加强外汇监管

自2005年以来,我国实行的外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也是我国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但是实现预定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汇率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加快完善汇率市场化。另外,人民币一旦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自由兑换后,我们将面临更多的金融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及风险监管为核心的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对外汇市场上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监管水平

我国的金融市场现状是金融产品少,规避金融风险能力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在境内方面,我们应该重点发展货币市场业务,规范证券市场秩序;在境外方面,我们可以在中国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旨在扩大境外投融资,逐步取消资本项目的管制,此外我们也要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面对金融风险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在提升金融监管水平方面,政府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不断地创新金融政策,调整监管方法。

(四)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人民币的区域化应当实行局部推进与系统整合相结合的策略。借助于周边国家的密切经贸往来关系,积极推进与周边地区及国家扩大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并在区域货币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逐步提高人民币的主导地位。此外,先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起到试验作用,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宝贵经验。

总而言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来说任重道远。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梅雅洁.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浅析[J].时代金融,2012,(11):91.

[2]陈海英,文娟秀.对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2,(17):4-6.

[3]顾海峰,王倩.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条件及实现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1):97-102.

[4]张庆杰.人民币国际化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2012,(20):69-72.

(责任编辑:姚 丽)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体系
The Great Unbanked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
试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新汇改”及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