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区域一级行政区划的演变——以唐、北宋、辽时期为例

2013-09-13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政区行政区划河北

孙 斌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在 宏 观 研 究 全 国 政 区 史 的 基 础 上[1]7-16, 进 行省、市、县政区细化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下一阶段研究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新时期我国行政区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调整的现实需求,也是政区史研究的进一步要求。在我国政区史研究上,已有依据现行省域所对应的历史空间纵向研究政区史的成功范例[2]。本文选择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河北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对唐、北宋、辽时期其对应空间内行政区划的演变[3]进行比较研究。

一、唐代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

1.安史之乱前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

唐朝安史之乱以前实行的是道制。道制实际上是监察区制。从道这一监察区划上来讲,今河北所对应区域分属两个道,据《新唐书·地理志》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统计,如表1所示[4-5]。

由表1可见,河北地区在唐代所对应的州府有24个,分属唐代河东、河北两道。河北地区南靠黄河,西依太行山脉,北到内蒙古高原南沿,东临渤海,大体上符合唐太宗的“山河形便”[6]1384,[7]的区域划分标准。

表1 唐安史之乱前河北对应区域分道情况简表

2.安史之乱后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

唐肃宗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要冲大郡,皆有节度之额;寇盗稍息,则易以观察之号”[6]1384。安史之乱后,道所管辖下的州府一级行政区划转变为带有军阀割据性质的方镇。唐朝后期今河北对应区域内所设置的方镇主要有7个,见表2[6]1384-1391。

表2 唐安史之乱后今河北对应区域所置方镇表

由表2可以看出,河北地区的24个州府分属7个方镇,其中治所在今河北对应区的有5个,其节镇之下的州县置废与等级升降等情况,唐代前后期变化不大[8]。需要指出的是,河北对应区所设置的藩镇多属于河朔割据型,拥兵自重,与中央的对抗性较强,同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以及江南财源型藩镇的特点各有不同[9]。

唐代的今河北对应区域以安史之乱为界,前后期行政区划的设置有以下特点:首先,唐代前期的行政区划设置以政治因素为主,后期则以军事因素为主;其次,唐代前期的行政区划设置以中央政府的主观决策为主,后期则是地方的客观割据形式使然。

二、北宋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

由于意识到了唐安史之乱后、五代以来的“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10]之弊,宋太祖下令,各州每年所收的民租和管榷等财赋收入,除地方支用外,其余全部送至京师,并置转运使总管各路租税、财赋。宋初仿唐朝道制设置路区是为了集中地方财权,故将“路”当作一种财政区[2]。宋太宗以后转运使兼管军事、行政的其他事物,虽然学界仍有争论,但基本可以看作一个一级行政区。

宋代的路的设置时有变化。根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到宋徽宗时全国最多时共有26路,分别为京东东、西路,京西南、北路,河北东、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河东路,淮南东、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福建路,广南东、西路,京畿路,以及收复自辽国的失地燕山府路、云中府路。北宋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如表3所示[11]2121-2141,[12]16-17。

由表3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大致相当于唐代河北道和河东道的南部地区,其中河东路3州府军14县,所有州的治所都在今山西省境内;河北西路14州府军55县,除相州外州的治所都在今河北省境内;河北东路12州府军37县,所有州的治所都在今河北省境内。

由上可见,今河北地区在北宋和唐代在一级行政区划上有着显著区别:首先,唐代的道的设立是建立在“山河形便”基础上的,而北宋的路的设立是建立在“内外相制”、“犬牙相错”原则上的;其次,唐代的今河北地区的军事部署主要集中在河北道的北部地区,而北宋由于和辽的对峙,整个河北路的兵力部署则退居到今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一线。

三、辽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代行政区划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辽代全境一级行政区分为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13]438。辽代的五个道分别为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辽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内的一级政区如表4所示[12]5-11,[13]481-586。

表3 北宋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的行政区划及州治表

由上可见,在一级行政区划上,辽与唐、北宋比较有以下特点:第一,北宋产生了新的行政区划“路”,而辽沿用了唐代的道制;第二,辽代三道府州军的设置,数量上虽少于北宋,却明显多于唐代,体现了三道的行政区划设置较为合理,能够与时俱进,增强了辽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第三,辽代的道在职能上也较唐代有了新的变化,军事职能大为加强。

结语

唐、北宋、辽三个朝代在今河北对应区域所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将唐、宋等朝代政区制度归类为“道路制度”[14],[1]51,[15],具有相似性。从一级行政区划上说,唐、北宋、辽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内所置政区的演变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级行政区划性质多样。安史之乱前唐代一级行政区划为监察区制(习称“道制”),之后为行政区节度使制;北宋则为一级行政区“路”制;辽则继承了唐代的“道”制,但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二,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区划各异。安史之乱前在唐代“山河形便”区划理念下河北政区基本上为一个整体,之后在方镇格局下是7块,具有局部独立性。北宋、辽统一了五代以来军事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统一的路制、道制,但一改唐前期“山河形便”区划理念,实行了犬牙相入的区划原则[15]93,将今河北对应区域划分为三路三道,行政区划的设置更为科学。第三,唐代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北宋、辽两国的长期对峙,使得今河北对应区域的一级行政区划设置呈现为:行政性、军事性交替作为行政区划设置的主要依据。

表4 辽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域的行政区划及州治表

[1]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马玉臣.唐、北宋时期今河南对应区域政区之演变 [J].史学月刊,2011,(10):57-67.

[3]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2.

[4]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三 [M].北京:中华书局,1975:999-1026.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五册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46-49.

[6]刘昫.旧唐书·地理志一 [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一 [M].北京:中华书局,1975:959.

[8]王溥.唐会要·卷七○·州县分望道·河南道 [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61-1462.

[9]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4-45.

[10]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 [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6.

[11]脱脱.宋史·地理志 [M].北京:中华书局,1977:2121-2142.

[1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册·第六册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3]脱脱.辽史·地理志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81.

[15]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9.

猜你喜欢

政区行政区划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省政区图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孙婷婷
河北省行政区划
浅论唐代地方行政区划
隋唐之际王世充郑国政区管窥
河北省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