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端午情
2013-09-13编辑柳向阳
文/梅 子 编辑/柳向阳
身着汉服的少女按传统民俗,用毛笔蘸取雄黄在儿童的额间点上一个图案,象征着祛除污秽。 摄影/CFP
人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赋予时间不同的感情色彩,在上古人的心中,生命勃发的五月,便成了百虫繁生、百毒相侵的恶月,而光照时间最充分的五月五日,是恶月中的恶日,为了纪念这场与大自然的较量,五月五日被确立为端阳节,又叫端午节。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荣登毒虫之首,被集体命名为五毒,镌刻在各种端午佩件上,加上菖蒲、艾草、雄黄酒、香包、避毒钱,如今已变成端午符号的这些物品,在当年的集中主题只有一个:驱邪、祈福。公元前340年,一个叫屈原的人在湖北秭归乐平里出生了,公元前278年5月5日,这个叫屈原的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跳进洞庭湖畔的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此,在他的家乡秭归端午节的主题悄悄发生了改变。挂艾叶菖莆、喝雄黄酒、吃粽子、划龙舟、开诗会,屈原故里的端午为一个人而过,渐渐地,一个诗人的祭日变成了所有诗人的节日,一个地方的端午变成了中国的端午,这是历史的选择。
挂 艾
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山上的艾蒿杆儿硬了,叶子香了。头端午的早上,趁着太阳还没出山,露珠还挂在草尖尖上,拿着头天晚上磨好的镰刀,向早就看好的场子出发。割艾一定要早,带着露水的艾才有用。割回的艾选粗的长的,用红纸裹上把儿,拿红线扎成一束束的,挂在大门上、窗户边,进进出出,闻着艾的清香,端午的味道因艾香更浓了。
艾能驱邪,也是好药,日常生活经常用得着。每到五月,身上发痒,用艾跟陈年蒜把儿熬水洗澡,就可止痒;小孩头疼脑热,可用艾叶制成药捻烧灯火治病;小时候流鼻血,在大门上揪几片枯艾叶,揉成小球塞进鼻孔,一会儿血就止住了;养蜂、养小鸡,每隔一段时间,要用艾燃烟熏一熏,这样蜂筒里就不会生虫子,小鸡也能健康地长成大鸡。艾这么重要,端午那天一定要起个大早,割足一年用的艾。艾挂起来了,五月开始了,秭归的三个端午也依次来临了。
屈原并不喜欢艾,在他的作品中,艾被划在臭草一列。“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人人都把艾草挂在屋里戴在身上,认为香兰不可佩带;昔日的芳草啊,为什么都变成了臭艾!怎么说呢?这是愤懑的屈原对艾的误解吧。艾的确没有美好的形态,也没有芳香的气味,但艾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好伴侣,端阳老艾由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科技日益发达、艾渐渐退出人们日常生活舞台的今天,挂艾成了端午纪念屈原的风俗之一。因为文明进步,艾的实用价值消退了;因为屈原,艾的精神价值彰显了。曾被屈原误解的艾,得感谢屈原将它带进了端午的历史。每到端午,屈原故里的城乡居民,都不忘在门楣上挂艾一束,它像在风中招展的艾旗,呼唤诗人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来。
《卖菖蒲草》,出自清代《太平欢乐图》。 供图/FOTOE
吃 粽 子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这是一首流传在秭归的儿歌。
歌谣唱的是粽子,唱的也是屈原。屈原方正不阿、品行高洁,胸怀楚国、半世漂零。家乡人用一只小小的粽子,将他的一生经历概括得如此贴切传神,用一首简单的儿歌将他的精神永世传唱。深情的民谣诞生在深切的理解和爱意上,唱起它,就想到屈原令人唏嘘的一生,就忍不住为我们的老乡屈原一洒热泪;唱起它,端午节就来了,是上山打箬叶,包粽子的时候了。
福建南平政和县杨源乡,端午节期间民居内高挂的粽子,其谐音便是“高中”,多半是祈愿孩子能考上所好大学。 摄影/王敏/FOTOE
秭归粽子做起来很简单,从山上采来青青的箬叶,在清水里泡几天待用,洁白的糯米淘洗干净,至少泡一天时间,然后用箬叶包上泡好的糯米,中间放一颗红色的大枣,用棕叶或者麻绳缠裹,进蒸笼大火蒸熟。那颗红枣一定记得放进去,那是屈原的心。吃的时候,沾点蜂蜜或者白糖,口感更佳。这简单的粽子,原汁原味,糯米里蒸进了新鲜箬叶的清香,红枣的甜香,蒸进了家乡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据说全世界有上千种粽子,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粽子中,秭归粽子做法最简单,口味最清淡,可哪一种粽子也比不上这个最简单的粽子意味深长。
吃着粽子,唱着粽子歌,怀念一个人,从五月五到五月二十五。歌声悠扬,歌声忧伤,粽子甘甜,箬叶清香。秭归人用吃——这种最朴实的方式,来纪念漂泊异乡的诗魂。
划 龙 舟
相传屈原在汨罗投江后,家乡人组织轻快小舟,顺江而下,奋力划向洞庭湖。他们要去救回屈大夫,就是救不回大夫,也要找到大夫的肉身,带他回家乡秭归。乡亲们没有找到屈大夫,悲伤而回。洞庭湖的神鱼被屈原故里的乡亲们感动了,他在八百里洞庭找到大夫的肉身,送还秭归,并留居在秭归秀美的山水间,怡养天年,守护屈原。秭归人从此划起龙舟纪念屈大夫,他们永远不能忘记先祖首出西陵远赴洞庭的那次寻找。
处处划龙舟,秭归特不同。端午前一段时间,长江边各个村镇的龙舟队已开始训练,到处都能听到号子声,五月初五天蒙蒙亮时,将龙舟抬到江边,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又叫祭龙头。龙舟下水后,一路鼓声号子声不断,划向比赛地点,岸上鼓锣齐鸣、鞭炮阵阵,长江两岸人山人海,涌动的人潮不停地为自己的船队呐喊助威。龙舟到达比赛地点,先上岸祭祀屈原,然后进行游江招魂。所有的船只一字排开,在江面缓缓跟进,船上一人领头,众人齐唱《招魂曲》,“三闾大夫啊,你听我讲,你的魂魄不要向东方,东方有十个大太阳,人到那里必受伤……唤我大夫啊,早点回故乡!”在沉缓的鼓声中,江上唱,岸上合,声声呼唤撕云裂帛,歌声回荡在峡江两岸,连天空的飞鸟都低低地盘旋着不忍离去。人们沉浸在歌声中,仿佛不是在参与一场欢快的端午盛会,而是专为招屈原之魂而来。游江结束后,开始竞渡,两千年前的记忆在人们心中复苏,鼓点紧密有序,号子短促有力,他们拼尽全力划向目标,谁都想拔得头筹。岸上的呐喊此起彼伏,翻飞的龙舟和涌动的人群,再次将峡江变成了快乐的海洋。
“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穿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午,不比常年角黍盘。”这是陆游在归州古镇看龙舟竞渡时的感受,屈平乡国的端午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屈原,秭归龙舟赛事少了些竞渡的激烈,多了一份盎然诗意。
端 午 诗 会
在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有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诗社——骚坛。每逢节令,诗人们便自带酒菜,欢聚一堂,吟诗作对,相互唱合。端午节是骚坛诗人们的重要节日,每逢端午,他们来到屈原庙,祭拜诗祖,举办诗会,凭吊怀念。他们将纪念屈原的诗编印成册,留传后世。诗风在乐平里的天空吹拂,直到今天。骚坛诗人们跟在诗祖身后亦步亦趋,他们用诗行安慰着、呼唤着、回应着两千年前从故土远去的屈子。
建国后,骚坛活动曾一度中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骚坛在乐平里恢复了,骚坛诗人们有了一个新名称:农民诗人。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乐平里农民,忙时下田干活,闲时赋诗娱情,他们有着农民的外表,却有一颗高贵的诗心。乐平里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自明朝始,代代有诗人。有人称此为民间特有的诗歌现象,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屈原诞生在这里。将伟大的诗歌传统延续下去,乐平里人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用行动书写:真诗在民间。
乐平里的年青一代诗人走出乐平里,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乐平里的端午诗会走出乐平里,成为秭归端午文化节的重头戏,年年盛会,成为所有诗人欢聚的节日,年年朝圣。
秭归的端午节一过就是三个,五月初五头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末端午。所以整个五月,秭归人都在过节。粽子从初五吃到二十五,龙舟从初五划到二十五,亲戚从初五走到二十五。人们对屈原大夫的怀念,并非只在五月,而在四季,在永远。所以秭归人建起了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屈原祠,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全世界热爱屈原的人来秭归过端午,看屈原,吃粽子,划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