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都古城往事
2013-09-13杨长华编辑罗婧奇
文/杨长华 编辑/罗婧奇
左:金沙江岸的永善碉楼。 摄影/杨红文/FOTOE
右:老屋。 摄影/张有林
几根横木作桥梁,激奔湍流的河水拍打在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声响,见着令人毛骨悚然。河水飞溅在桥梁上,又冷又滑,行人稍不注意就会滑入水中,不是被石头撞死,就是被激流冲走,性命难保。有些行人走到桥中,头就发晕,双腿发抖,进退两难,只好闭着眼睛蹲在桥上,用手慢慢爬过桥去,显得十分狼狈,像这样的险桥要过三道。
吞都古城距永善县城18公里,海拔1300米。古城背后,99个山包松杉成荫,置身其境,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唐代的古庙,高耸的和尚坟,古老的盐商古道,太平军将领路过的石碑……这些都令吞都成为了论古谈今、避暑养身的天然场地。
吞都曾两次隶属四川管辖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取江南地,昭通地区沿江一带,入秦版图。
《晋书·地理志》记载: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分益州置宁州,朱提属益州。今昭通、鲁甸、永善、大关属益州(成都)。
《德化碑》南诏赞普钟记载: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滇东北归附南诏(今大理)管辖。
《元史·惠宗本记》记载: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乌蒙(今昭通四县)改隶四川行省。
《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记载: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巡抚云南兼总管事鄂尔泰奏请东川、乌蒙、镇雄三府改土归流,并改隶云南,但吞都未改隶云南。
《世宗实录》记载:公元1730年庚戍(清世宗雍正八年)四月,四川吞都划归滇省管辖。直至现在。
吞都,两次隶属四川管辖,至今下半县人的口音、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与四川相似,被认为是四川人,原因就在于此。
清时修筑城墙,建汛设塘
《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城池》记载,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云南巡抚张允随题请建东川、镇雄、大关、鲁甸、永善(现莲峰镇所在地)、吞都、彝良等城。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杜思贤修筑县城和吞都城,吞都城墙由青细沙石砌成,四门有楼无池。城墙的筑成为保护城内居民和坛庙起了重要作用。
吞都古城内有两条街,东至西为立街,立街中向南为横街。吞都古城是四川宜宾盐商至云南昭通的中点站,古老的石板路从田坝的上店子顺上30华里,穿过立街,石板路延升到瓦店子。横街是马帮和商人歇脚的客栈,既方便又安全。城墙经过200年的风雨冲刷,又缺乏维修,四道城门于解放后相继坍塌,最后一道城门(西门)于1978年坍塌,城墙石陆续被当地拆去修房,只留下遗迹。
古代城堡均选在易守难攻的地方。现在的明子村、田坝村属吞都城郊区,东有牛脚龙河,西有溪洛渡河,北有金沙江天险,清军在马蹄岩、门坎山的一碗水、尖尖山的老熊洞设塘堵卡,这些塘卡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上的天险。至今门坎山的塘防坪、一碗水的炮台堡、马蹄岩的石门就是遗证。颜家坝原本无路,1951年解放军带领民工修通名新路。吞都建汛设塘以后,有清兵把守,地方匪患减少,即使有大军围困,只要把住几个关口,粮食可以自给,这是吞都古城悠久的主要原因。
坛庙多,香火旺
古时吞都,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九是原始森林。江南湖广一代的汉民逐年向西南迁入,先进的汉族文化逐步深入传播。吞都原属益州,峨眉、乐山佛教也发生影响,吞都城墙内外有十几座坛庙,除北门内外未有庙宇外,其他门内外均有庙宇。东门外有真君庙,东门内有川主庙、财神庙、来佑庵;西门外有祖师殿;南门内有马神庙、观音阁、关帝庙、宇王宫;白极山顶有老君庙……各庙宇里每尊菩萨惟妙惟肖,可与四川峨眉山、昆明西山大雄宝殿媲美。每年从各地赶来烧香敬神的人们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会、五月二十九老君会更是热闹非凡。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坛庙多数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因历史原因如今只剩下财神庙、老君庙(于1987年由当地农民自行重修)。留做学校的川主庙一直到1980年拆毁,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学生都是在庙宇读完小学。现在母校已成齑粉散去,人们也只能对着往日摇头叹息而去。
花街的传说
“金沙罗马败,温水木鱼开”,这是滇东北流传了三百多年之久的民谚。其意是等永善县的金沙铅锌矿和鲁甸县的罗马银矿,在主体矿床开采完、只剩零星窝子矿、不宜大批开采时,沉睡亿万年的温水塘、木鱼山铅锌矿就可以开山动工。
相传康熙年间,顺河村的大岩洞与马路村的花岩洞接壤的木鱼山旁,曾经是开采铅锌矿的工地,据说当时有七个人工采矿硐,工人有好几百人,由于交通十分闭塞,当地只居住着十几户逃灾躲难的农民。要进大岩洞,必过三道桥天险,胆量小的人是不敢去的。几根横木作桥梁,激奔湍流的河水拍打在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声响,见着令人毛骨悚然。河水飞溅在桥梁上,又冷又滑,行人稍不注意就会滑入水中,不是被石头撞死,就是被激流冲走,性命难保。有些行人走到桥中,头就发晕,双腿发抖,进退两难,只好闭着眼睛蹲在桥上,用手慢慢爬过桥去,显得十分狼狈,像这样的险桥要过三道。
开采出的矿石先由本地农民背到大店子(现在的石坪小学),再由外地农民背到双河口,然后用马帮驮运到沙湾渡口,装入木船顺江而下,运往重庆及以下工厂冶炼,运矿船只来回不断。
由于矿业发达,名震朝廷。康熙皇帝很宠爱的一位公主,提出要看采矿现场,康熙皇帝再三劝阻都无济于事,只好应允。采矿官员得知这一消息,组织民工修了一条木板房小街,专供公主及宫女们食宿之用,清军卫队历尽艰险才把公主一行人送到,住进了小街。
左上:云南永善黄华老街映像。 摄影/张有林左下:老街剃头匠。 摄影/张有林右:云南永善黄华老街映像。 摄影/张有林
女性爱花仿佛是天性使然。公主一行人到达后,每天都有人采花供公主和宫女欣赏,一条小街成了鲜花的世界,从此称为“花街”。
久居宫庭的公主看见这青山绿树、空气清新、鲜花盛开的美景非常喜欢,整天在林中游玩,看不完的山花争艳,听不够的山鸟鸣声,吃不腻的香美野味,使公主忘记了归期。随行官员多次催促公主回转宫庭,都遭到拒绝。康熙帝几次派人催公主回京,公主不依,康熙帝大怒,下旨关闭矿山。用七口大铁锅将七个矿洞封闭,炸毁洞口,撤走工人,故有“金沙罗马败,温水木鱼开”的民谚流传。一时热闹的“花街”采矿区从此冷落萧条。
而今,当年的“花街”已成了原始森林,只余下“花街”的传说。
中国没有几个以“都”为名的地方。古人在刀耕火种的恶劣条件下把吞都打造起来,经历了2000多年风雨。而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完全有能力让古城吞都重现辉煌,发挥悠久的佛文化优势,围绕“湖滨旅游”构想,打造一个新的旅游境地。
一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