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结构与名词化的关系

2013-09-12

外国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常识性专业术语知识结构

汤 斌

(东南大学 外国语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6)

1.引言

1999年Bernstein在《英国教育社会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上发表了论文《垂直话语与水平话语》(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首次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提出了知识结构理论。该理论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识解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Martin,2007a,2007b,2011;张德禄、秦双华,2010;朱永生,2011)。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在人类经验的识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352)认为,生成概念语法隐喻最重要的源泉是名词化。动作过程可以由一致式“动词”表达,也可以由隐喻式“名词”表达;事物的性质可以由一致式“形容词”表达,也可由隐喻式“名词”表达。Halliday&Matthiessen(1999:269-270)进一步指出,概念语法隐喻基本上就是一个“名词化”的趋势,即将所有的现象重构为可以归类的经验模式。掌握名词化与知识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名词化在不同知识结构中的识解功能,促进我们对不同知识结构的理解与建构。本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作为概念语法隐喻,名词化在知识建构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不同的知识结构对名词化的使用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2.Bernstein的知识结构理论

Bernstein(1999)将知识的表达形式区分为:水平话语(horizontal discourse)与垂直话语(vertical discourse)。水平话语用于建构常识性知识,垂直话语用于建构非常识性知识。垂直话语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等级知识结构(hierarchical knowledge structure)与水平知识结构(horizontal knowledge structure);前者涵盖自然科学,后者涵盖社会与人文科学。等级知识结构旨在生成概括性与整合性不断增强的理论,从而将底层的知识整合进新的知识体系中。图1展示了等级知识结构。随着知识结构不断向塔尖延伸,知识的概括性与整合性不断增强,知识的运作层面也越抽象。

图1 等级知识结构(Bernstein,1999:162)

图2 水平知识结构(Bernstein,1999:162)

Bernstein(1999:163)根据这一特点指出,等级知识结构具有整合性(integration)。与之相反,水平知识结构由一系列相互间独立的专业化知识构成。这些专业化知识拥有各自的专业化语言以及各自的专业探究模式、文本生产与传递的专业标准。如图2所示,在水平知识结构中,各专业化知识以片段方式组合在一起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关联。例如在语言学领域中存在许多语言学理论,这些理论都有自身的专业化语言且相互间保持着较强的独立性,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学的水平知识结构。这些专业化知识之间不是概括与整合的关系,而是并列的、相互独立的群合关系。因此,Bernstein(1999:163)指出水平知识结构具有群合性(collection)。整合的作用在于将知识按照特定的等级融入知识体系;群合的作用在于聚集某一学科领域中由不同专业化语言实现的专业化知识。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将Bernstein提出的知识结构总结为三类:常识性知识结构、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

3.名词化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是一个语义选择项系统,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了实现不同意义的语言资源。在此,我们探讨名词化在常识性知识与非常识性知识建构中发挥的作用。

3.1 常识性知识的建构

根据Bernstein(1999)的观点,常识性知识由水平话语实现;水平话语具有口语化、语境依赖、情景化等特点。与垂直话语相比,水平话语更为具体、更能被大众接受。试比较下面两例:

(1)If you park your car in the wrong place,a traffic policeman will soon find it.You will be very lucky if he lets you go without a ticket.However,this does not always happen.Traffic police are sometimes very polite.During a holiday in Sweden,I found this note on my car:‘Sir,we welcome you to our city.This is a“No Parking”area.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if you pay attention to our street signs.This note is only a reminder.’If you receive a request like this,you cannot fail to obey it! (Alexander,1967:43)

(2)Autoregulation,or intrinsicregulation,occurs when theactivitiesof a cell,tissue,organ,or organ system adjust automatically in response to some environmentalchange(Martini,2001:12)

例(1)是一则简明易懂的小故事,所叙述的经过发生在具体的语境之中,具有较强的情景化特点,因此属于水平话语。例(2)是一段关于“自动调节机制”定义的医学话语,这段话没有具体的情景语境。如果读者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很难读懂,因此例(2)属于垂直话语。

最后关于严格且开放的选拔淘汰机制及优化配置的精英教育方面:高校实验班由于其试点样本的特殊性,因此也成为学校的“王牌“之一,具有了精英教育的特性。学校为实验班配备了 “豪华 ”的师资团队,公开聘请院士、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政策方面,学校引进国外先进课程和教材,且与国外大学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活动都给予经费支持,一些学校1名学生每年的培养费达10万元。

我们可以用Maton(2011,2013)提出的语义引力(Semantic Gravity,简写为 SG)与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简写为SD)两个维度区分水平话语与垂直话语。语义引力指意义与其语境的关联程度;语义引力越强(SG+),意义的生成越依赖于语境;语义引力越弱(SG-),意义的生成越能摆脱对语境的依赖。语义密度指意义的浓缩程度;语义密度越高(SD+),符号浓缩的意义越丰富;语义密度越低(SD-),符号浓缩的意义越单薄。对比例(1)、(2),我们发现水平话语具有较强的语义引力、较低的语义密度,而垂直话语则拥有较弱的语义引力与较高的语义密度。如图3所示,从水平话语向垂直话语过渡,常识性知识也随之向非常识性知识过渡,语义引力与此同时逐渐降低,语义密度逐渐增高。

图3 知识结构与语义引力、语义密度的关系

作为概念语法隐喻,名词化是构建垂直话语的重要语言资源(Martin,2007a,2007b;于晖,2012)。Martin(2013)进一步指出,名词化能够通过其技术性(technicality)与抽象性(abstraction)特点提高话语的语义密度,促成对非常识性知识的建构。与例(1)相比,例(2)使用了大量的名词化表达,如:autoregulation、regulation、activities、change 等。名词化通过将动作过程隐喻为实体,不仅使动作过程能以参与者角色加入新的动作过程,还能在动作过程之间建立新的语义关联,从而增强了话语的语义密度,提高了话语的专业化与抽象性。图4总结了名词化与水平话语、垂直话语的关系:

图4 名词化与水平话语、垂直话语的关系

如图4所示,从水平话语向垂直话语过渡,名词化程度随之增强,话语的专业化与抽象程度也随之增强;垂直话语向水平话语过渡体现为去名词化过程(de-nominalization),即在话语中尽可能减少名词化的使用。去名词化过程可以通过降低话语的专业化程度与抽象性,增强话语的语义引力、降低话语的语义密度。换言之,去名词化过程能够使意义的表达更具体、更贴近现实语境、更口语化,为常识性知识的建构创造条件。

3.2 非常识性知识的建构

3.2.1 话语的垂直度

非常识性知识的表达形式为垂直话语。垂直话语体现为两种形式: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Bernstein,1999)。Wignell(2007:185)认为,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是一个连续体,因为有的学科虽然属于水平知识结构,但结构中各专业化知识都有自身的等级结构。例如语言学的知识结构就介于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之间,因为语言学虽然由许多不同的理论组成(如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但各个理论同时也拥有自身完整的等级知识结构。Martin(2007a:17)据此提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相比更接近于水平知识结构,原因是人文学科的技术性程度较低且学科内部缺乏生成整合与概括性理论模型的动力。Muller(2007:70)将知识结构生成整合与概括性理论模型的能力定义为“垂直度”(verticality)。垂直度体现为知识体系拥有的结构等级度。从水平知识结构向等级知识结构过渡,如从人文学科到社会科学再到自然科学,知识结构的垂直度是不断升高的。

3.2.2话语垂直度与名词化的关系

Bernstein(1999)提出,等级知识结构的发展在于生成更具整合与概括性的理论。换言之,等级知识结构的发展在于提高话语的垂直度。对更具整合与概括性理论的需求形成了知识等级发展的动力。这种不断向上发展的张力可以在名词化中得到释放。名词化的概念语义特征凝聚功能(condensation of ideational semantic features)(Halliday,1998)与语义特征过滤功能(distillation)(Martin,1993)可以提升话语的垂直度。

概念语义特征凝聚功能指将过程或性状范畴意义构建为个体并赋予其个体的指称范畴意义。通过修饰或被修饰,个体获得具有高语义密度的指称意义。高语义密度个体之间还能通过特定的语义关系构成新的关联,如通过“小句内因果关系”(cause in the clause)(Martin,2011;2013):

(3)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ormulae,the annihilation of a particlewith its antiparticle in free space mustresult in the creation of at least two photons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ton)

在例(3)中,高语义密度名词化短语“the annihilation of a particle”通过动词短语“result in”与名词化短语“the creation of at least two photons”形成因果关联。除此之外,其它语义关系也可以形成关联,如:

(4)For example,the pressure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on an objectderives from the transfer of photon momentumper unit time and unit area to that object,since pressure is force per unit area and force is the change in momentum per unit time.(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ton)

此处,名词化短语“the pressure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与“the transfer of photon momentum”之间通过动词短语“derive from”形成溯源语义关联。名词化通过生成高语义密度短语并促成它们之间关联的建立,提升了话语的抽象度与垂直度,促成了知识结构等级的发展。名词化可以不断地将新建的关联构建为个体,为建立更新、更抽象的关联做好准备。与此同时,意义的抽象性也在不断递增,为话语垂直度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

由名词化构建的高语义密度个体经过语义特征过滤,即“滤去原有的动态的过程或属性含义而最终抽象为超越具体交际情景的技术性特征”(朱永生、严世清,2011:40),转变为特定学科或行业内的专业术语。高语义密度个体之间会形成新的关联,名词化再将新的关联构建为个体。由此不断反复,再经过语义过滤,名词化最终会生成一系列概括性与抽象性由弱到强的专业术语。例如在生物学中有以下三个术语:homeostasis(动态平衡)、thermoregulation(体温调节)、vasodilation(血管舒张),它们分别是三种动态过程。“homeostasis”由希腊语“hómoios”(相似的)与“stásis”(静止站立)构成,指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与外环境保持稳定、相对恒定的状态。名词化已将这三种过程转变为概括性与抽象性由强到弱的专业术语。图5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5 专业术语之间概括性与抽象性关系

从右至左,专业术语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呈递增趋势,即“血管舒张”是“体温调节”的一种方法,“体温调节”又是实现“动态平衡”的一种方法。专业术语概括性与抽象性的不断提升抬高了专业研究的起点,提高了话语的垂直度。

4.知识结构对名词化使用的影响

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中,名词化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图4可知,从常识性知识向非常识性知识过渡,名词化的使用逐渐增多。非常识性知识体现为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在此,我们探讨这两类知识结构对名词化使用的影响。

4.1 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的差别

Bernstein(1999)提出了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的两大区别:知识结构发展方式的区别;强语法(strong grammar)与弱语法(weak grammar)的区别。等级知识结构的发展在于生成概括性与整合性较强的理论,从而将底层的知识整合进新的知识体系中;水平知识结构的发展在于生成新的专业化语言,新的知识以片段方式与其它知识组合,不同的知识之间没有关联。等级知识结构的语法要强于水平知识结构的语法。强语法指知识结构生成的理论能够相对清晰地反映客观世界中的指示物(如物理学);弱语法指知识结构生成的理论缺乏这样的能力(如社会学)。Muller(2007)提出了“垂直度”与“语法性”(grammaticality)两个概念,用于解释这两方面的区别。Muller(2007:71)指出:“垂直度决定了一门理论或专业化语言通过解释的精密变化实现知识体系整合性发展的能力……语法性决定了一门理论或专业化语言通过客观世界的验证实现知识体系发展的能力。”不难看出,等级知识结构的垂直度高于水平知识结构,等级知识结构的语法性强于水平知识结构。虽然Wignell(2007:185)指出某些水平知识结构(如社会科学)中也存在垂直度,但它只存在于某个专业化语言中,因此这类垂直度是孤立的,无法像等级知识结构那样促成整个知识体系垂直度的提升。

4.2 不同知识结构中名词化成份的语场特征

知识结构的语法性越强,生成的理论越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中的指示物并因此得到客观世界的验证。便捷的客观世界验证为知识结构的发展与垂直度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在等级知识结构中,强语法性促成了整个知识体系垂直度的提升,因此等级知识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语场特征。这也是Bernstein(1999)为什么说学习者会毫无疑问地知道自己是否在谈论物理学或进行物理学写作。在例(4)中,名词化短语“the pressure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与“the transfer of photon momentum”体现了明显的物理学语场特征。我们发现,能够在等级知识结构中形成语义分类关系的名词化短语通常都能体现较为明显的语场特征,如:

(5)Vasodilationandvasoconstrictionare also used antagonistically as methods ofthermoregulation.(http://en.wikipedia.org/wiki/Blood_vessels)

在该例中,名词化短语“vasodilation”、“vasoconstriction”与“thermoregulation”构成了类属划分语义关系(classification),即“血管舒张”、“血管收缩”是两类“体温调节”方式:

图6 体温调节功能类属划分

如图6所示,每一个名词化短语均体现了生物学专业的语场特征。物理学与生物学属强语法学科,因此名词化短语的意义不但能够清晰地反映客观世界中的指示物,而且能够形成学科等级知识体系中的构成部分,增强整个知识体系的学科性与识别度。

在水平知识结构中,弱语法性决定了知识结构生成的理论很难清晰地反映客观世界中的指示物,故而生成的理论也很难得到客观世界的验证。在没有客观世界验证的前提下,知识的生成主要取决于知者的视角(gaze)①Bernstein(1999)在区分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时首次使用了“视角”(gaze)一词。等级知识结构注重对研究步骤、方法与理论的掌握。与等级知识结构相比,水平知识结构更注重对视角的掌握。在水平知识结构中,学习知识就是学习用特定的视角看问题(Bernstein,1999:165)。。这便为不同专业化语言的产生、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与解读世界创造了条件。在水平知识结构中,名词化短语构成的是某个特定的专业化语言的组成部分,很难与其它专业化语言形成连贯而整合的知识结构,因此与等级知识结构相比,水平知识结构缺乏较为明显的语场特征。这也是Bernstein(1999)为什么说学习者会对自己是否在谈论社会学或进行社会学写作感到困惑。如例(6)所示:

(6)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yle were:suggestionrather thanstatement,sensuality,great use of symbols,and synaesthetic effects—that is,correspondence between words,colours and mus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Aestheticism)

与物理学、生物学相比,文学批评中名词化短语的意义更为抽象,在客观世界中很难找到对应的指示物。在该例中,名词化短语构成的是唯美主义文学(aestheticism)的概念。不同文学流派的概念构成了相互独立的专业化语言,概念之间很难形成连贯而整合的知识结构。因此,例(6)中名词化短语体现的是唯美主义文学的语场特征,而并非文学批评水平知识结构整体的语场特征。

4.3 不同知识结构中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通用程度

作为概念语法隐喻,名词化能够实现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的技术性特征,并在这两类知识结构中生成专业术语(Martin,2007a;2007b;2013)。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中,名词化专业术语体现不同的通用程度。所谓通用程度指名词化专业术语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被认可的程度。

等级知识结构中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通用程度可以由自然科学的技术性体现。自然科学的技术性指通过建立一系列按照语义分类关系组合的专业术语,实现对经验领域的技术化重新识解(Wignell,1998:297)。我们认为,等级知识结构的强语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促成自然科学领域技术性的形成。首先,强语法推动了整个知识体系的等级式发展,使不同的理论均被纳入了统一的知识体系,保证了理论之间的统一性。其次,不同的专业术语属于统一的知识体系,保证了专业术语之间的统一性。理论之间、专业术语之间的统一性为专业术语语义分类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为知识结构技术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果名词化专业术语无法被整个知识体系认可,术语之间语义分类关系的建立将会受到限制,从而阻碍知识结构技术性的形成。显然,等级知识结构的技术性保证了名词化专业术语在学科体系中拥有较高的通用程度。

在水平知识结构中,不同的视角构成了不同的专业化语言。与等级知识结构不同,水平知识结构中的各专业化语言拥有自身的理论与专业术语,理论之间、专业术语之间缺乏较强的统一性,因此水平知识结构中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通用程度较低。在例(6)中,“suggestion”、“sensuality”、“great use of symbols”与“correspondence between words,colours and music”属于唯美主义文学的定义。不同的文学流派拥有不同的视角,唯美主义文学中的名词化专业术语可能就不适用于其它的文学流派。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构成了从等级知识结构向水平级知识结构过渡的连续体(Wignell,1998,2007)。在知识结构变化的连续体中,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通用程度呈连续性变化。如图7所示,从水平知识结构向等级知识结构过渡,知识结构的技术性、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通用程度不断增强。

图7 技术性、名词化专业术语通用程度的连续性变化

5.知识结构与语言的关系

Hasan(1996:14)指出,语言之所以能够用来实现众多的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建构的,因此对于语言使用者来说语言就是现实的塑造者。现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既能够通过现实语境的特征推断出该语境下语言的特征,又能够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特征建构出特定的现实语境。知识结构与名词化体现了现实与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关系。语言既能够反映常识性知识与非常识性知识各自的特点,又能够用于建构这两类知识。当常识性知识向非常识性知识过渡时,随着知识专业化与抽象性的增强,话语中的名词化会逐渐增多;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当名词化的使用逐渐增多时,话语的专业化与抽象性也随之增强,此时建构的是非常识性知识。随着语境的细化,现实与语言的关系也随之细化。非常识性知识可以进一步分为等级知识结构与水平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现了不同的名词化使用特征。从水平知识结构向等级知识结构过渡,名词化成份的语场特征与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通用程度逐渐增强;这两种名词化特征同样可以运用于建构等级知识结构。

6.结语

本文以Bernstein知识结构理论为框架,分析了名词化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与不同的知识结构对名词化使用的影响。作为概念语法隐喻,名词化既能够发挥知识结构塑造者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反映不同知识结构话语的语言特征。在知识的建构中,去名词化过程通过降低话语的专业化与抽象性促成了常识性知识的建构;反之,名词化过程则通过增强话语的专业化与抽象性,提升了话语的垂直度,促成了非常识性知识的建构。不同的知识结构对名词化的使用也产生了影响。与水平知识结构中的名词化相比,等级知识结构中的名词化拥有较为明显的语场特征;等级知识结构中的名词化专业术语在知识体系中拥有较高的通用程度。

[1]Alexander,L.G.New Concept English:Practice and Progress[M].London:Longman,1967:43.

[2]Bernstein,B.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An Essay[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9,20(2):266-279.

[3]Halliday,M.A.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352.

[4]Halliday,M.A.K.Things and Relations:Regrammaticis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C]//J.R.Martin& R.Veel.Rea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London:Routledge,1998:185-235.

[5]Halliday,M.A.K.& C.M.I.M.Matthiessen.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Cassell,1999:269-270.

[6]Hasan,R.What kind of Resource is Language?[C]//C.Cloran,D.Butt& G.Williams.Ways of Saying:Ways of Meaning—Selected Papers of Ruqaiya Hasan.London:Cassell,1996:13 -36.

[7]Martin,J.R.Literacy in Science:Learning to Handle Text as Technology[C]//M.A.K.Halliday& J.R.Martin.Writing Science: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London:Falmer,1993:166 -202.

[8]Martin,J.R.Genre and Field:Social Processes and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Semiotics[C]//L.Barbara& T.Berber Sardinha.Proceedings of the33rd International Systemic Functional Congress.Sa~o Paulo:PUCSP,2007a:1-35.

[9]Martin,J.R.Construing Knowledge:A Function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C] //F.Christie& J.R.Martin.Language,Knowledge and Pedagogy:Functional Linguistic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London:Continuum,2007b:34-64.

[10]Martin,J.R.Bridging Troubled Waters:Interdisciplinarity and What Makes it Stick[C]//F.Christie& K.Maton.Disciplinarity: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London:Continuum,2011:35-61.

[11]Martin,J.R.Embedded Literacy:Knowledge as Mean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1):23-37.

[12]Martini,F.H.Fundamental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5thedition)[M].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2001:12.

[13]Maton,K.Theories and Things:The Semantics of Disciplinarity[C]//F.Christie& K.Maton.Disciplinarity: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London:Continuum,2011:62-84.

[14]Maton,K.Making Semantic Waves:A Key to 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J].Linguistics&Education,2013,24(1):8-22.

[15]Muller,J.On splitting hairs:Hierarchy,Knowledge and the School Curriculum[C] //F.Christie& J.Martin.Language,Knowledge and Pedagogy: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London:Continuum,2007:65-86.

[16]Wignell,P.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 and the Social Sciences[C]//F.Christie& J.Martin.Language,Knowledge and Pedagogy: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London:Continuum,2007:184 -204.

[17]Wignell,P.Technicality and Abstraction in Social Science[C]//J.R.Martin& R.Veel.Rea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London:Routledge,1998:297-326.

[18]于晖.伯恩斯坦知识结构理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J].中国外语,2012(6):43-50.

[19]张德禄,秦双华.马丁论跨学科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0(6):13-16.

[20]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0.

[21]朱永生.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1(4):6-12.

猜你喜欢

常识性专业术语知识结构
基于数据库的专业术语知识图谱自动识别设计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小学生计算题常识性错误情况分析
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类分析视角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