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iving Library发展前景探析

2013-09-12陆和建祝淑君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图书馆建设 2013年3期
关键词:真人图书图书馆

陆和建 祝淑君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1 Living Library 的简要概况

Living Library 亦称Human Library,被国内许多学者称为活人图书馆或者真人图书馆。作为新事物,Living Library还没有其确切的定义。因此,笔者以Living Library为主题,通过对Living Library的兴起、发展动力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Living Library的发展前景。

1.1 Living Library 的兴起

Living Library是21世纪初期西方兴起的一种基于对话的教育活动。其源于1993年丹麦罗尼·勃格的一个朋友遇刺受伤后,集结4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名为“停止暴力”的组织,力图通过同辈教育的方式来规劝丹麦青年抵制暴力,后来组织成员达到4万余人。该组织于2000年受丹麦的罗斯基勒音乐节邀请,举办了一次叫做“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即现场借出75本“活人图书”,来传输其经验和知识[1]。从此,真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世界诸多国家中。

1.2 Living Library 的发展

如今,“真人图书馆”活动已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亚洲的50多个国家开展过上百次。公共图书馆、展览厅、博物馆、学校、城乡社区等都成为这项活动的举办场所。2009年8月,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举办了“Living Library”活动,现场200多本“图书”出借,3000多名读者参加“借阅”,这是该活动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我国,高校、城乡社区都出现了“Living Library”形式的活动。其典型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经验交流”和后来的“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2]。该活动本着沟通、分享、交流与启迪的理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由、炫动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感悟精彩的人生。

总之,Living Library通过用户“借阅”活人的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消减彼此间的隔阂与知识鸿沟,增进和谐。这种活动方式被图书馆界广泛采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2 Living Library的发展动力

在传统图书馆中,最初读者只能借阅纸质文献资源,后来发展到可以借阅电子文献资源及音频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单项地被读者接受。然而,Living Library告别了以往单调的传输信息的形式,开始以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其发展潜力是有目共睹的。下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Living Library的发展动力。

2.1 从读者角度来看,Living Library更容易吸引读者,便于读者接受信息。

Living Library 中的“图书”是经验丰富或者知识渊博的名人、专家或者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士等。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说,社会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图书”。这些“图书”通过面对面地接触读者来介绍自己的经验、心得或者传授知识,读者可以与“图书”互动,将接收到的数据快速地变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3]。由此,读者通过Living Library可以更容易地对知识进行吸收、消化甚至创新。这也是Living Library可以吸引众多读者的原因所在。

2.2 从“图书”角度来看,Living Library中的真人图书可以满足自身各种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的五大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4]。作为“图书”形式存在的真人个体,其需求也是必然存在的。这些“图书”同社会上的公民一样平等地拥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项基本需求。“图书”在向读者传输信息过程中与其交流与沟通,满足了其社交需求;“图书”向读者传授各种经验心得体会,教授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获得读者的尊重,满足了其尊重需求;最后,“图书”将其自身的才识授予读者,也从读者反馈的信息中得到提高,实现了知识的共建共享,满足了其自我实现需求。由此可见,Living Library为“图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现需求的平台,使图书馆能够招募更多、更优秀的“图书”资源来为读者服务。

2.3 从企业角度来看,Living Library使企业将自身的知识产品展示给大众,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旺则经济兴。然而,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产品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还要对企业新兴的产品进行推广。推广途径是多方面的,Living Library就是一个好的平台。Living Library可以招募一些具有创新产品或者具备创意理念的企业成功人士来宣讲,与大众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本企业的产品,也能够让企业了解读者的需求,以对企业的产品进行更好的改进。由此,Living Library不仅使消费者获知了最新的企业产品信息,使企业产品深入人心,而且使企业得到了潜在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了解了消费者心理,从而达到一种互利共赢的状态,以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其发展。

2.4 从图书馆角度来看,Living Library创新了服务形式,为图书馆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在Web2.0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知天下事。图书馆作为保存文献的场所,纵使其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也抵挡不住网络知识资源对读者的吸引力。从《2050年高校图书馆的尸检报告》[5]中可以感到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确实存在着种种危机。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对其服务方式进行创新。Living Library这种服务形式从读者需求出发,以人为书,实现双向沟通,以一种轻松、和谐的状态来实现知识的传递。这样的服务为图书馆增加了知识资源载体形式,改变了往日图书馆无生机的状态,增强了图书馆的活力,改善了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6]。

2.5 从文化建设角度来看,Living Library可以大力推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

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刚结束的十八大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Living Library作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形式之一,也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既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内部开展服务,也可以深入社区基层开展服务,使“图书”深入基层读者,实现知识的活性交流。这样不但推动了我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还提高了国民素质[7]。

总之,Living Library从最初的以消除偏见为宗旨,发展到现在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从最初的一个国家,扩展到现在百余个国家都开展了此项服务;从最初的以介绍经验为主,扩展到现在的传递知识兼顾经验交流。以上变化都展示出Living Library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任何事物在新出现时都有其弊端,Living Library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存在的缺陷,努力对其进行改进,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 Living Library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3.1 Living Library处于探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少,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创新思维、开拓新路。

Living Library作为21世纪新发展起来的图书馆服务形式,尽管它在现阶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缺乏经验是影响Living Library发展的主要原因。每个新事物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革新的基础上产生的。图书馆员作为Living Library的倡导主体,应该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革新图书馆单一的服务方式,努力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升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只有开拓新路,勇于变革,在保护传统文献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型知识资源,才能让图书馆在复杂多变的信息化社会中站稳脚步,保持可持续发展。

3.2 Living Library在招募“图书”环节容易出现困难,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针对读者需求招募有价值的“图书”,并对“图书”予以保护。

招募“图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首先,从读者方面考虑,图书馆在招募“图书”时必须考虑什么样的图书资源对读者来说是有价值的。图书馆在招募“图书”时应当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并针对其需求招募有价值的“图书”[8];其次,从“图书”方面考虑,Living Library中的“图书”是以人的形式出现的,一本“图书”可以供众多读者阅读,在“图书”向读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例如,“图书”个人隐私和读者求知欲方面的冲突、“图书”人身自由和读者拥有“图书”方面的冲突等的存在,要求图书馆在招募“图书”时必须充分保障“图书”个人权利不受侵犯,才能顺利招募到有价值的“图书”来为读者服务。

4 Living Library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Living Library作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形式,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对于其前景,笔者认为图书馆界和其他文化部门应该以自觉弘扬文化、自信开创新形式服务的态度达到自强的目的。

4.1 发展现状 : 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并驾齐驱共建Living Library模式。

虽然我国Living Library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图书馆界充分认识到了Living Library的发展潜力,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中都举办过多次Living Library活动,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薪火相传-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和重庆沙家坝活人图书馆[9]。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部门,其Living Library的发展相对完善。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已经对“图书”进行了分类编目和管理,读者只需提交索书号就可以借阅相应的“图书”,在借阅完毕后,读者还可以对“图书”进行评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馈机制,有利于图书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然而,公共图书馆只是开展过一些零散的真人授课和交流活动,还没有形成正规化的Living Library模式。例如,重庆沙家坝活人图书馆创始人陈老师提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值得阅读,为公共图书馆开展Living Library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4.2 前景展望:设立Living Library,在图书馆中形成四位一体的学习空间。

现阶段,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空间主要有纸质文献阅览室、电子文献阅览室和自习室三大部分。如果在图书馆建立专门的Living Library,可以满足读者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四位一体模式,如图1所示。在纸质文献阅览室,读者可以借阅图书馆内部藏书,吸收知识的精华;在电子文献阅览室,读者可以借阅及下载包括电子文献、音频和视频等资源,了解当下最新的知识信息;在自习室,读者可以把自己的图书等资源带入其内,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Living Library进行真人教育,可以挖掘出图书馆所带来的隐性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还能够提高读者对知识的消化率,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从而在四位一体的图书馆模式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过程,激发读者对知识产生新的见解,刺激其继续学习的欲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图1 四位一体的图书馆模式

5 结 语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知识社会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知识承载与交流机构,面临着来自各式各样的网络搜索引擎和众多企事业情报信息服务部门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针对读者的竞争,图书馆只有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提供迎合读者需求的高质量服务产品,才能在新时代中保持生命力。笔者认为,Living Library作为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新型服务,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不久的未来会得到所有图书馆的重视,引起社会的共鸣。

[1]严芜空.真人图书馆[EB/OL](.2012-09-20)[2012-10-23].http://baike.baidu.com/view/5849591.htm.

[2]学科服务鲜悦Living Library服务[EB/OL](.2010-10-11)[2012-10-23].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id=2167.

[3]柯丹倩, 吴跃伟, 董 克.Living Library组织模式与核心理念对图书馆创新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 2012(4):58-61.

[4]张若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0(3):104-107.

[5]冯 佳, 张 丽, 陆晓曦.《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解读[J].图书馆建设, 2011(2):13-15.

[6]苏海燕.Living Library与图书馆的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 2010(3):90-93.

[7]陈 璐.Living Library与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J].图书馆建设,2011(7):54-56.

[8]李汴英.以人为书分享智慧: 悄然兴起的“活体图书”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 2011(9):50-52.

[9]吴 芳.中国Living Library的研究主题及主要观点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5):59-61.

猜你喜欢

真人图书图书馆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图书推荐
噪音会改变味觉借阅真人的图书馆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