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83例临床分析
2013-09-12邓安鸿
邓安鸿
发生腹外疝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腹壁强度降低或腹内压力增高。在临床上, 如何弥补腹壁强度和腹内压力等方面的缺陷、纠正腹外疝是治疗腹外疝的关键[1]。与传统手术相比, 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会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造成干扰, 经修补后周围组织也没有张力。我国于1997年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来, 在临床疝修补术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主流[2]。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人民医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外疝进行了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165例腹外疝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所有患者均已进行了明确诊断。观察组的83例患者中男77例, 女6例, 年龄20~75岁, 平均50.3岁, 其中腹股沟斜疝42例, 腹股沟直疝25例, 股疝16例。对照组82例患者中男79例, 女3例,年龄21~74岁, 平均50.5岁;其中腹股沟斜疝40例, 腹股沟直疝24例, 股疝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方法为:患者均采用国产的善释聚丙烯网塞和补片, 根据腹外疝的类型、腹股沟管的长度及腹横肌筋膜的损伤程度裁剪手术补片。腹股沟疝分型不同, 采用的修补术也不同, 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股疝, 疝囊游离并回纳之后使用网塞置入股环处, 将补片下缘缝合在耻骨梳韧带上。术后按常规使用抗生素1~2 d, 如果为复发疝的二次手术, 则需要用沙袋加压, 反之则不然。大多数患者术后第1天就能下床, 1周之后可参加轻体力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复发率的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并发症(例) 1年复发率(%)观察组对照组P值83 82 28.5±6.3 62.2±10.6<0.01 4.9±1.5 9.8±2.8<0.01 13 24<0.01 2 26<0.01
3 讨论
3.1 手术方式 腹外疝主要包括斜疝和直疝, 其中斜疝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腹外疝, 在腹外疝总数中占90%以上[3]。当前, 疝修补术、疝成形术和疝囊高位结扎是治疗腹外疝的几种主要手段[4]。而Bassini氏是传统疝修补术的主要代表,这种修补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不仅恢复期较长, 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甚至存在着手术失败的风险[5]。进入21世纪以来, 腹外疝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其中的主要代表。目前, 这种修补术在治疗腹外疝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以腹股沟解剖为基础, 主要采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修补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 而且这种对合无张力不会对组织产生干扰, 同时也符合机体的生理情况;另外它还具有分离少、操作时间短、能满足外科的无张力要求等优点, 与传统术式相比, 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术后不会出现剧烈疼痛, 恢复比较快, 并且复发率较低。
3.2 适应证选择 在观察组中, 60岁以上的患者共有63例,占到了75.9%;伴有其它合并症的患者占34.2%。对于患者来说, 疾病和高龄都会直接危害到他们的健康, 自身的病情还会进一步的加重, 从而不利于疝病的治疗及预后[6]。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 所有患者均可以在术后6~48 h下床活动, 通常情况下在术后2~8 d就可以出院, 术后2周就可恢复正常生活, 患者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 经多年随访无复发病例。此外,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除婴幼儿或青少年外, 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腹股沟疝, 对于无法耐受传统手术并伴有其他合并症的高龄患者也适用。
3.3 术后复发 据有关报告, 对1890例腹股沟疝患者在术后随访5年, 发现原发性疝术后复发率为0.18%, 复发性疝为2%[7]。经随访观察组未发现有复发的病例。这可能与病例较少或补片放置的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放置的位置正确,术中应让患者咳嗽。
3.4 术后感染 无张力疝修补选用的材料其材质是聚丙烯单丝, 这种材料编织成形后网空隙比较小, 细菌也难以隐藏,抗感染能力比较出色[8]。观察组的83例患者在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血肿、切口硬结、切口异物反应、下肢静脉血栓及睾丸萎缩等情况。仅出现了12例术后咳嗽, 5例有牵拉感,2例阴囊积液, 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已明显好转。由此可见,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在术后可将并发感染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5 注意事项 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分离疝囊的过程中, 为了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应对髂腹下神经、生殖股神经、髂腹股沟神经以及精索血管加强保护;②分离疝囊时如遇到小疝囊, 尽量不对其进行分破和结扎, 可避免在术后因微小腹膜炎而导致疼痛;③大疝囊横断, 近端连续缝合关闭, 远端经无血管区开放到疝囊底,不能采取广泛分离的方式, 以减少或避免在术后出现鞘膜积液的几率, 防止在术后出现浆液肿和阴囊出血;④精索游离不宜太净、过长, 一般4~6 cm已足够。
综上所述, 从实验组的治疗结果来看,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基层医院在治疗伴其它合并症或高龄患者的腹外疝时采用这种术式是十分适宜的。
[1]丁学忠, 林广儒.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125例的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11):1341-1343.
[2]闫立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265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32(27):5678-5679.
[3]曹正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210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32(18):3765-3766.
[4]黄永发, 黄家枞.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87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5(16):108-109.
[5]黄家枞, 黄永坤, 宋明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40例临床分析.微创医学, 2009,4(5):568-569.
[6]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38例临床分析.医药前沿, 2012,2(4):153-154.
[7]买买提艾力买提尼亚孜.无张力疝修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分析36例.健康必读杂志, 2010,1(8):61-62.
[8]朱卫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37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10,31(24):4168-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