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疗效分析

2013-09-12张晓阳李秀云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0期
关键词:治疗仪缺血性神经功能

王 辉 张晓阳 李秀云*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多,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升高,且预后差。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是疾病预后的基础,脑循环治疗仪具有提高脑局部血流量、减轻脑水肿和脑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缩小梗死体积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年至201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性50例,女性12例,年龄70~86,平均年龄为78岁;对照组59例,男性49例,女性10例,年龄71~82岁,平均年龄为76.5岁。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脑梗死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病程分期划分:急性期1~3月内,恢复期3~6个月,后遗症期1年以上。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本院卒中单元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对梗死面积大、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酌情给予20%甘露醇脱水治疗,并给予降糖、降压及降脂等处理。

治疗组在卒中单元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KJ-3000A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深圳市艾利特电子设备公司)辅助治疗。

(1)治疗时机选择。治疗组入院后一经确诊在病情允许时即接受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

(2)治疗部位。将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患者两耳后侧乳突表面,位于两耳后和耳道平等的突出区域、双侧乳突根部后方固定,此治疗电极刺激通过小脑顶核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过分偏离会影响治疗效果。

(3)治疗模式设置。①选择第2种刺激电流模式所显示的“2”,刺激强度为中等;②比率设置为1~2;③强度选择为30%~90%,此值越大则强度越高,可据患者感觉耐受性适当调整;④频率设置为136~200次/min,由于治疗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不尽相同,因此以能承受较高强度的刺激其治疗效果最好。

(4)治疗时间设置。接受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的患者每次通电时间为30 min,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两疗程。

1.3 疗效评价

临床评分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1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引起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指标(血压、血糖、血脂和糖化血清蛋白),采用美国产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和椎动脉血流。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年龄、治疗前后评分、治疗后TCD参数变化用成组t检验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卒中各期神经功能预后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6,t=4.72,t=2.01;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卒中急性期较治疗前评分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P<0.05),其余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x±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卒中危险因素比较(x±s)

2.2 两组治疗前后卒中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卒中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为:治疗组血压、血糖、胆固醇降低较对照显著(t=7.39,t=3.53,t=7.75;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卒后脑损伤多半是多因素、多机制、多环节的病理生化级联反应,常见能量代谢紊乱、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兴奋氨基酸和一氧化氮的毒性作用等,造成脑组织病理性损害,因此直接治疗脑组织损害后产生的病理生化级联反应和临床症状,阻止神经元死亡是治疗关键[3]。目前,国内外已研究证实FNS可使大脑血流量增加,可改善脑梗死后瘫痪肢体的功能[4]。通过将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粘贴于双耳后乳头突根部后方体表电极,安全、有效地将治疗电流通过A、B两路输出无序波脉冲刺激小脑顶核区,使脑内固有神经传导通路受到特定的电刺激后,改善脑循环和神经传导功能、肢体功能和模拟主动运动,增进对脑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促进神经肌肉系统的康复[5]。

3.1 电刺激FNS脑保护作用机制

(1)血管扩张学说。FNS的脑保护作用是通过增加缺血区及半影区的脑血流而实现[6]。

(2)神经递质假说。Arnerić和Iadecola等[7-8]认为,FNS与扩张阻塞的毛细血管与抑制收缩的活性物质如:加压素、已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等的释放有关。

(3)白细胞流变学的改变。电刺激后使血管扩张、脑局部血流量增加,因微循环改善使毛细血管内白细胞粘附聚集减轻,毛细血管内白细胞数目减少,致使微循环通畅,浸润到脑梗死灶内的白细胞明显减少,减轻缺血区和因白细胞增多致缺血周围区脑组织的损伤[3]。

(4)Skarphedinsson等[9]报道,FNS可通过一条特殊传导通路与大脑皮质相联系;如小脑顶核—纹状体系统—大脑皮质,可控脑血管自动调节中枢。尹红英等[10]研究提示,电刺激FNS后30 min,全脑血流量升高可达30%以上,以皮质增加明显。

本研究资料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期治疗效果存有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脑卒中三个分期中疗效显明好于对照组((t=-6.69,t=-2.55,t=0.15;P<0.05),其中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以(16.03±4.09)低于对照组的(24.23±4.11)(t=-6.69,P<0.05)。可能与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的电刺激而改善了脑循环、促进了脑血管贮备功能和通过外周神经通路传到中枢引起突触可塑性变化有关[11]。在脑卒中引发的相对危险因素对比中发现,两组治疗后血压、血糖、胆固醇值的水平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提示常规药物治疗与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相结合对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是否为通过改善脑循环和神经递质变化而实现,仍有待于深入研究。在颈动脉和椎动脉TCD血流观测中发现,两组血流治疗前均较治疗后低,这种改变显示了血流流速缓慢,脑动脉血流供应减少,存在脑局循环障碍,显示脑贮备功能不足,且治疗组治疗后脑血流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尤其是左右颈内动脉、左右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部分的血流增加有重要意义,表明脑循环治疗仪对改善缺血性卒中脑循环障碍、促进脑血管的贮备功能以及提高老年性脑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均有较好的功效。此治疗适合于脑卒中各期,但急性期在其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脑循环治疗仪其疗效更好。本研究提示,脑卒中患者生命中枢平稳后可早期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

3.2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时应注意:①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如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机制异常);②带有心脏起搏器者慎用(发现有干扰心律现象者禁用);③每次治疗的电极需更换、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④治疗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对患者诉说局部有不适者应检查电极粘贴部位是否准确,电刺激量是否适度,及时调节至患者舒适能耐受为止。

综上所述,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具有便捷无创伤性,且不影响药物治疗,适合于脑卒中各期生命中枢平稳、早期康复锻炼的患者,急性期使用优于其他病期。

[1]陈海棠.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陈海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附件1、附件2和附件3[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杨礼环.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5):577-579.

[4]Magnusson M,Johansson K,Johansson BB.Sensory stimulation promotes Normalization of postural control after stroke[J].Stroke,1994,25(6):1176-1180.

[5]李俊.脑功能辅助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26.

[6]Nedergaard M,Jakobsen J,Diemer NH.Autoradion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cerebral glucose content,blood flow,and glucose utilization in focal ischem ia of the rat brain:in fluence of the plasma glucose corcentraion[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88,8(1):100-108.

[7]Arnerić SP,Iadecola C,Underwood MD,et al.Local cholinergic mechanisms participate in the increase in cortical cerebral blood flow elicit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fastigial nucleus in rat[J].Brain Res,1987,411(2):212-225.

[8]Iadecola C,Underwood MD,Reis DJ.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mediate the cerebrovasodilation clicited by stimulation of the 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in rat[J].Brain Res,1986,368(2):375-379.

[9]Skarphedinsson JO,Delle M,Hoffman P,et al.The effects of naloxone o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cerebral function during relative cerebral ischemia[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89,9(4):515-522.

[10]尹红英,李文化.电刺激小脑核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7):162-163.

[11]张璐,董佑忠,刘芳.电刺激与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J].临床神经电生理杂志,2003,12(3):183-188.

猜你喜欢

治疗仪缺血性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