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51 239体检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分析

2013-09-12赵晓云路永刚赵海利王俊明宋光耀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005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发病率人群

赵晓云 路永刚 赵海利 王俊明 宋光耀 (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2002年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人群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2004年我国14省市29 076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7.86%〔2〕;可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高血压的发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因为地域、性别和年龄不同对高血压发病率报道结果差异很大〔3~5〕,近几年未见大规模高血压流行病学报道;我们对河北省51 239体检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汇总,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0年1~12月在河北省体检中心查体人群6.45万人;其中资料完整者51 239人。男30 667人(59.85%),男性收缩压平均值(122±0.95)mmHg,舒张压平均值(80.41±0.58)mmHg;女20 572人(40.15%),女性收缩压平均值(114.5±0.12)mmHg,舒张压平均值(73.96±0.66)mmHg。高血压总发病率为 23.73%(男 29.33%,女15.39%)。

1.2 调查内容 (1)个人资料:采用河北省体检中心糖尿病课题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既往病史和烟酒嗜好等内容。(2)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调查包括问卷和体检部分,问卷部分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劳动强度、吸烟、饮酒情况等。体检部分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等。

1.3 方法 调查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规范操作方法。血压测量采用水银柱式台式血压计,受检对象坐位休息5 min后测量右上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

1.4 诊断标准 (1)年龄划分:参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大于或等于75岁为老年组,60~74岁为年轻老年组,45~59岁为中年组,≤44岁为青年组;(2)高血压的诊断参照1999年 WHO标准:使用标准测量方法测出收缩压(SBP)≥14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正在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 JNC7标准进行分期,SBP<120 mmHg且DBP<80 mmHg为正常血压;SBP 120~139 mmHg或DBP 80~89 mmHg为高血压前期;SBP 140~159 mmHg或DBP 90~99 mmHg为Ⅰ期高血压;SBP≥160 mmHg或DBP≥100 mmHg为Ⅱ期高血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高血压发病率分析 2010年高血压总发病率为23.73%;从不同年龄分组的发病率分析,高血压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除青年组发病率13.41%明显低于总发病率,中年组(35.51%),年轻老年(43.96%)和老年组(57.76%)均显著高于总发病率(23.73%),其中年轻老年和老年组发病率高于总发病率20.23%和34.03%,老年组发病率为青年组的4.31倍,提示年龄与高血压发病率密切相关。

2.2 不同性别高血压发病率分析 按照性别分组进行分析,男性发病率高于人群总发病率5.6%,而女性发病率则低于人群总发病率8.3%,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均随着年龄呈增加趋势,但是女性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男性;中青年男性的高血压发病率不仅高于总体发病率,而且显著大于女性,青年男性为女性的5倍,而中青年男性仅为女性1.72倍;老年人则呈相反态势,年轻老年女性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大于总体和男性,老年女性则明显高于总体和男性,年轻老年和老年男性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总体发病率(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总发病率〔n(%)〕

2.3 不同年龄、性别及高血压分期患病率比较 老年人男性高血压Ⅱ期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老年女性高血压Ⅰ期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老年人男性高血压前期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血压正常人比例两个性别间接近无差异;年轻老年女性高血压Ⅱ期和Ⅰ期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男性高血压前期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血压正常人比例也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均P<0.05)。老年人高血压Ⅰ期发病率远远高于高血压Ⅱ期,男性约为2倍,而女性则为3倍(表2)。中年男性高血压Ⅱ期和Ⅰ期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高血压前期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血压正常人中女性高于男性,为男性的1.7倍(均P<0.05);青年男性高血压Ⅱ期、Ⅰ期和高血压前期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而血压正常人中女性约为男性的2.1倍。中青年高血压Ⅰ期发病率也大于高血压Ⅱ期,男性约为3倍,而女性则为4倍(表2)。高血压Ⅱ期发病率男性和女性均是老年人最高,随着年龄增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Ⅱ期的发病率均明显增加,其中女性各年龄段增加显著,年轻老年女性约为中年的3倍,中年女性约为青年的7倍。高血压Ⅰ期发病率也是老年人最高,年轻老年男性和中年差异不大,中年男性发病率约为青年的2倍;女性高血压Ⅰ期发病率的变化与高血压Ⅱ期相似,中年女性约为青年的6倍。高血压前期比例则以青年人最高,中老年人男女性别间差异不大(表2)。

表2 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分期发病率比较(%)

3 讨论

WHO调查资料显示,每年大约有1 700万人死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6〕,在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的前瞻性观察中,发现SBP或DBP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呈连续、独立和直接正相关关系〔1〕。另有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太队列研究提示相同的结果,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亚洲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加53%和31%;而重度高血压患者,终末期肾病发生率为正常血压者11倍以上;因此,全面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并进行有效防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资料表明,河北省2010年高血压发病率为23.73%,低于2000年全球统计发病率26.4%〔7〕,也低于我国2002年14省市调查发病率27.86%〔2〕;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9.33%,高于全球发病率26.6,但是低于我国14省市资料34.72%;女性发病率为15.39%,远远低于全球26.1%和我国的发病率25.34%;我们结果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2002年河北省(2006例)的发病率47.89%和38.30%,可能与本次查体人数年龄范围扩大,调查人群本次多为城市居民,近10年河北省加大高血压防治的力度有关。

本研究提示年龄是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女性影响更大;男性是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关键因素,提示中青年男性应该加强高血压检测和预防。年轻老年和老年人中女性高血压发病增加迅速,可能与老年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因此,加强绝经后妇女高血压发病的监测,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宣传和推广,对降低老年女性高血压发病率有重要意义。随着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被大家逐渐认识,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将迅速增加,虽然2002年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仍低于美国〔2〕,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高血压总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女性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男性;老年女性高血压Ⅱ期和Ⅰ期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中青年男性高血压Ⅱ期和Ⅰ期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各年龄段高血压前期男性明显大于女性。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43.

2 赵秀丽,陈 捷,崔艳丽,等.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8-52.

3 李 园,翟凤英,王慧君,等.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关系的四年随访研究〔J〕.卫生研究,2007;36(4):478-80.

4 方向华,汤 哲,项曼君,等.北京市55岁以上人群体重指数与高血压及全死因死亡率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28-31.

5 陈友鹏,梁旭竞,李 健,等.不同性别青年人体重指数对血压升高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5):373-4.

6 Kirkutis A,Norkiene S,Griciene P,et al.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Lithuanian mariners〔J〕.Proc Weat Pharmacol Soc,2004;47(1):71.

7 Keamey PM,Whelton M,Reynolds K,et al.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J〕.Lancet,2005;365(9455):217-23.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发病率人群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