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意义、死亡态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3-09-12刘连龙刘婷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认同度幸福感恐惧

刘连龙 郭 薇 刘婷婷 豆 建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研究显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5〕,但有关生命意义、死亡态度对老年人SWB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是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包括感觉到积极情绪的出现和消极情绪的消失〔6〕。SWB由两个因子组成:正性因子和负性因子,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生命意义被认为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来源〔7〕。探讨生命意义对老年人的重要性要远胜过于其他的年龄群体〔8〕。死亡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最后阶段,对死亡的态度不仅影响着人对生命意义的看法〔9〕,同时也影响着人对幸福感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生命意义、死亡态度与老年人SWB关系的研究,为老年人SWB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户籍在西安市内、年龄≥60岁的城市老年人中随机抽取350人,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1份,回收率91.71%;有效问卷251份,有效率78.19%;其中男138份,女113份;男性年龄60~96〔平均(70.24±7.38)〕岁;女性年龄60~97〔平均(70.23±7.84)〕岁;总体年龄 60~97〔平均(70.24±7.57)〕岁。

1.2 研究工具

1.2.1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是由Kozma1980年编制,用于测量老年人的SWB。该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结构上分为正性情感 (PA)、负性情感 (NA)、正性体验 (PE)、负性体验 (NE)4个分量表,可归纳为两个因子:正性因子(PA&PE)和负性因子(NA&NE);项目的记分规则为,答“是”记2分,答“不知道”记1分,答“否”记0分;幸福感总分=PA-NA+PE-NE,得分范围-24~+24。为便于计算,通常加上常数24,因此总分范围为0~48分。总分越高,幸福度越高。量表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00 ~0.859,重测信度为 0.758〔10〕。

1.2.2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 人生意义问卷(MLQ),共有2个因子,即人生意义体验(指个体目前所体验和知觉自己人生有意义的程度)和人生意义追求(指个体积极追求人生意义或人生目标的程度);每个因子各含5个条目,7点记分(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总分范围为10~70分。得分以38分和51分为分界值:得分在38分以下的个体表示具有低水平的生命意义,得分介于38分与51分之间的个体表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得分在51分以上的个体表示其生活具有明确的意义。总之,总分越高的个体对生命感觉越有意义。戴晓阳〔11〕2008年对该问卷进行修订,形成了“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该问卷对中国大学生测查结果显示,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追求两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85和0.82,间隔1 w后的再测信度为0.705。

1.2.3 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 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包括有死亡恐惧(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焦虑、恐惧)、死亡逃避(尽可能回避与死亡相关的事物,尽量不去想到死亡或讨论死亡)、自然接受 (将死亡视作生命过程中自然的一部分,既不害怕,也不欢迎)、趋近接受 (相信死后有更加美好的来生,甚至希望死亡早些到来)、逃离接受(视死亡为今生痛苦的解脱之道)等5个维度共计32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按5点计分(1=极不同意,5=非常同意)。维度的得分以平均分表示,平均分越高,则表明被试对该维度的认同度越高。平均分的分界值为2.5分和3.5分,低于2.5分者表示对该维度具有低的认同度,介于2.5~3.5分之间者具有中等的认同度,大于3.5分者具有高的认同度。5个维度的克伦巴赫 α 系数分别为 0.71、0.61、0.64、0.95、0.83;重测信度分别为0.86、0.88、0.65、0.97、0.84〔12〕。笔者采用 DAP-R 对西安市老年人测查结果分析,5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796、0.670、0.621、0.842、0.771,均大于 0.6,由此可见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2.4 调查方法 调查时采用统一指导语,问卷由老年人自行填写,不要求署名。对文化水平低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由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逐条解释和询问,让其独立做出评定后代其填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效应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老年人SWB比较 西安市男女老年人SWB总分以及正性因子和负性因子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男女老年人SWB得分比较(±s)

表1 男女老年人SWB得分比较(±s)

维度 男性(n=138) 女性(n=113) t值 P值总分35.86±9.42 34.58±10.07 1.044 0.298 PA 6.76±2.57 6.60±3.04 0.443 0.659 NA 2.13±2.90 2.18±2.56 -0.133 0.894 PE 10.14±3.38 10.06±3.66 0.170 0.865 NE 3.06±3.35 3.91±3.81 -1.886 0.060

2.2 不同生命意义水平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比较 低、中等、高水平生命意义下的老年人SWB得分差异显著(30.57±10.48、35.57±8.61、39.25±7.94,P <0.001);生命意义水平越高,其SWB得分也越高(P﹤0.05)。

2.3 不同死亡态度认同度下老年人SWB比较 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和逃离接受3个维度上,不同认同度的老年人SWB得分差异显著(P<0.05);对死亡恐惧和逃离接受维度的认同度越低,其SWB得分越高(P<0.05);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SWB得分,会随认同度由低到中等、再到高的变化,呈现出“U”字形分布,即两端高,中间低;对趋近接受维度的认同度越低,其SWB得分越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自然接受维度的认同度越高,其SWB得分越高,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死亡态度认同度下老年人SWB得分比较(±s)

表2 不同死亡态度认同度下老年人SWB得分比较(±s)

与其他认同度比较:1)P<0.05

死亡态度 低认同度 中等认同度 高认同度死亡恐惧 37.00±8.911) 31.66±10.831) 27.69±8.191)死亡逃避 37.84±9.341) 33.38±9.661) 35.26±9.691)自然接受 26.00±14.11 32.79±9.14 35.53±9.66趋近接受 36.47±8.87 33.96±9.67 33.03±12.26逃离接受 38.58±8.231) 35.54±8.401) 32.14±11.001)

2.4 生命意义、死亡态度与老年人SWB的相关分析 老年人SWB与生命意义、死亡态度各维度间的相关显著(P<0.05),老年人SWB除了与生命意义、死亡态度中的自然接受维度呈正相关外,与死亡态度的其余4个维度(即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等)间均呈负相关;生命意义除了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间呈显著负相关外(P﹤0.05),与死亡态度其余4个维度间的相关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生命意义、死亡态度与老年人SWB的相关分析(r)

2.5 老年人死亡态度对其生命意义和SWB间的效应分析

2.5.1 老年人死亡态度对其生命意义和SWB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介变量是指,如果变量X通过变量M来影响变量Y,则称变量M为中介变量。中介变量M所起的效应叫中介效应。根据温忠麟等〔13〕所介绍的通过以下三个结构方程模型,即 Y=cX+e1,M=aX+e2,Y=bM+c'X+e3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得知,在死亡态度的5个维度中,只有死亡恐惧可以起到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占到总效应的9.8%;而其余4个维度因与生命意义相关不显著(见表3),故不能成为中介变量。死亡恐惧在生命意义和SWB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如图1。

图1 SWB影响因素路径图

2.5.2 老年人死亡态度对其生命意义和SWB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调节变量是指,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则称变量M为调节变量。调节变量M影响着因变量Y和自变量X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调节变量M和自变量X之间的相关可以显著,也可以不显著。根据温忠麟等〔13〕所介绍的方法,即检验回归方程Y=aX+bM+cXM+e中XM的偏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来判定变量M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在死亡态度的5个维度中,只有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两个维度在老年人生命意义和SWB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P<0.05)。也就是说,老年人越不相信死后将会有更美好的来生、越不相信死亡是对今生痛苦的解脱,就越能体验到较高的自我幸福感。见表4。

表4 SWB影响因素调节效应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老年人SWB分析 本研究说明西安市男女老年人SWB处于同一水平,与付爱兵等〔14〕对福建漳州老年人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付爱兵等〔14〕研究显示,漳州市男性老年人SWB要显著高于女性老年人。对此现象,笔者认为男女老年人SWB可能受地区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2 生命意义与老年人SWB关系分析 本研究显示,生命意义与老年人SWB关系密切,老年人生命意义水平越高,其SWB得分越高,与其他研究者〔7,15〕结果一致。这说明,生命意义是老年人的精神支柱,它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3 老年人死亡态度与其SWB关系分析 本研究显示越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死亡的老年人,越幸福。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15〕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以为,与老年人对死亡逃避的态度有关。认同度低的老年人,由于将死亡看成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能以常态心理对待死亡,不惧怕、不回避,SWB自然很高;认同度高的老年人,因惧怕死亡,不愿意涉及任何与死亡有关的事物,甚至不愿意听到“死亡”,故将与死亡有关的所有信息有意识地拒绝在意识之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于心静如水,所以SWB也比较高;认同度中等的老年人,由于对死亡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认识,惧怕死亡,大脑中时常萦绕着一些与死亡有关的东西,但又无法控制不去想这些东西,故令他们苦不堪言,所以SWB得分最低。

3.4 老年人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关系分析 本研究显示,老年人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关系比较复杂。老年人的生命意义除了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间关系密切外,与死亡态度中其余4个维度 (即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间的关系并不密切;而且老年人的生命意义与自然接受和趋近接受呈正相关,而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和逃离接受呈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有些研究者的结果一致,也与有些研究者的结果不一致。譬如,国外学者Ardelt〔16〕研究显示,生活目标和老年人的死亡恐惧呈负相关,生活越有目标的老年人越不惧怕死亡;Mooren等〔17〕研究显示,自觉有生命意义的老年人,即使在痛苦或困境中也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死亡;国内学者孙梦霞〔18〕研究显示,从整体上看,老年人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456。对此现象,笔者认为可能与研究者所使用的死亡态度量表不同有关。

3.5 老年人死亡态度在生命意义与SWB间的效应分析 本研究显示,生命意义不仅可以直接来影响老年人的SWB,而且还可以通过老年人对死亡恐惧的改变来间接影响其SWB。这一结果与孙梦霞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总的来说,对老年人开展科学的生命意义教育和死亡教育肯定有其积极意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SWB。

1 唐 丹,邹 君,申继亮,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60-2.

2 高红英,苗元江.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1):198-201.

3 任 杰,金志成,杨秋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19-21.

4 王 枫,王 茜,庄红平,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12):9-12.

5 Diener E,Oishi S,Lucas RE.Personality,culture,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J〕.Ann Rev Psychol,2003;54(1):403-25.

6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 Bull,1984;95(3):542-75.

7 Ryff CD.Happiness is everything,or is it?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89;57(6):1069-81.

8 Takkinen S,Ruoppila I.Meaning in life in three samples of elderly persons with high cognitive functioning〔J〕.Int J Aging Human Devel,2001;53(1):51-73.

9 Krause N.Meaning in life and mortality〔J〕.J Gerontol:Soc Sci,2009;64B(4):517-27.

10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86-8.

11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07-9.

12 颜淑慧.台湾地区护专学生死亡态度与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2.

13 温忠麟,侯杰泰,张 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74.

14 付爱兵,张灵聪.宗教信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176-80.

15 孙梦霞,李国平,李建湖,等.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40-2.

16 Ardelt M.Effects of religion and purpose in life on elders'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J〕.J Religious Gerontol,2003;14(4):55-78.

17 Morren SL,Metcalf B,Schow E.The quest for meaning in aging〔J〕.Geriatric Nursing,2006;27(5):293-9.

18 孙梦霞.养老院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典型相关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6):1657-8.

猜你喜欢

认同度幸福感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恐惧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