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多炎症模型的影响

2013-09-12谷丹丹赵洪伟张成义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长春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通透性五味子小鼠

谷丹丹 赵洪伟 张成义 陈 曦 王 松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00)

现代研究表明炎症是机体针对各种损伤因素所发生的反应。但妇科炎症往往能加重病情,有些慢性炎症还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对妇科炎症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北五味子木脂素为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是北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有调节作用,并且在保护肝脏抗肿瘤、抑制溃疡、抗氧化衰老和抗炎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功效〔3〕。本次以妇科常见炎症为理论依据设计多种炎症模型,全面探究北五味子木脂素对炎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剂 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80~200 g,合格证号:SCXK-(吉)-2007-0004号;ICR雄性小鼠(清结级),体重20~22 g,合格证号:SCXK-(吉)-2007-0004号,所有试验动物均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北五味子木脂素由北华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提供,阿司匹林购自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角叉菜胶及伊文氏蓝购自美国sigma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

1.2.1 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试验 取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五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0.2 g/kg)组、北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0.3、0.6、1.2 g/kg)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按1 ml/100 g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新鲜配制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 ml致炎。采用大鼠足跖容积测量仪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0.5、1、2、3、4、6 h大鼠右后足容积。

1.2.2 二甲苯小鼠耳肿胀试验 ICR雄性小鼠50只,按体重匹配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0.2 g/kg)组、北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0.4、0.8、1.6 g/kg)组,每组各10只。各组小鼠按0.2 ml/10 g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将二甲苯(0.03 ml)涂抹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侧致炎,左耳不涂作为对照。在致炎后30 min,将小鼠脱颈处死,用打孔器(直径6 mm)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沿耳廓线打下圆耳片,用电子天平称重,求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耳肿胀度。

1.2.3 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 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匹配随机分成五组:与二甲苯小鼠耳肿胀试验处理相同。末次给药后1 h,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氏蓝溶液(0.5%)0.1 ml/10 g,同时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8%)0.2 ml/只。20 min后脱颈处死小鼠,用6 ml生理盐水冲洗小鼠腹腔,收集冲洗液,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90 nm处测其吸光度值(OD)。根据小鼠腹腔液中的伊文氏蓝含量判断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全部数据以±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 t检验。

2 结果

2.1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致炎后0.5 h,北五味子木脂素各剂量组与阿司匹林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在致炎后1 h,北五味子木脂素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致炎后2~6 h,北五味子木脂素各剂量组均可较明显的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且该类抗炎作用存在较好的量效关系。见表1。

表1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大鼠肿胀率的影响(%,n=10,±s)

表1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大鼠肿胀率的影响(%,n=10,±s)

与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下表同

组别时间(h)0.5 1 2 346 65 61.94±8.65 65.78±6.11北五味子木脂素低剂量组 13.07±0.78 20.13±2.66 32.10±1.752) 38.25±1.321) 49.55±0.671) 55.44±1.652)北五味子木脂素中剂量组 13.25±2.57 19.83±1.36 27.43±1.062) 35.28±0.812) 42.94±0.931) 52.93±1.442)北五味子木脂素高剂量组 13.63±2.78 17.87±1.241) 22.78±1.813) 34.04±1.392) 40.29±2.192) 50.40±0.872)阿司匹林组 12.31±2.25 18.82±2.611) 22.93±0.473) 35.38±0.682) 40.50±0.932) 51.20±0.452)阴性对照组 14.84±0.81 20.27±1.23 35.19±2.602 47.80±2.

2.2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二甲苯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北五味子木脂素各剂量组对小鼠耳肿胀度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且存在较好的量效关系。见表2。

表2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耳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s,n=10)

表2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耳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s,n=10)

与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 给药剂量(g/kg)耳肿胀度(mg)吸收度(OD)- 13.06±1.40 0.174±0.019北五味子木脂素低剂量组 0.4 9.62±1.181)0.149±0.0182)北五味子木脂素中剂量组 0.8 7.87±1.512)0.141±0.0122)北五味子木脂素高剂量组 1.6 6.60±1.722)0.137±0.0132)阿司匹林组 0.2 5.73±0.741)0.139±0.0152)阴性对照组

2.3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北五味子木脂素各剂量组能够较明显的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且北五味子木脂素对该模型的抗炎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3 讨论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组织对致炎因子的侵入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在妇科中常常表现为红、肿、痛和功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可引发其他诸多疾病,严重时可造成不孕甚至影响胎儿发育〔4〕。在一般的炎症反应过程中,早期以变质和渗出为主,病变后期以增生为主,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相〔5〕:第一时相是由于炎症介质的刺激,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内容物渗入到组织间隙所造成,以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渗出和组织肿胀主;第二时相是由白细胞从血液渗透到组织间隙所造成的,以白细胞聚集为主;第三时相是肉芽肿的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炎症局限为主,而妇科炎症主要表现为前两个时相。

由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所致的水肿属于炎症的第一时相,是炎症过程中的早期病理变化。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北五味子木脂素对急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早期组织液的渗出有关。

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属于炎症的第二时相,中性粒细胞在吞噬角叉菜胶后释放磷脂酶A2(PLA2)。细胞膜磷脂在PLA2的作用下,产成花生四烯酸(AA)。AA在环氧合酶(COX)的作用下,形成环内过氧化物PGG2,之后转化成PGH2。PGH2在还原酶和异构酶的作用下,分别生成PGE2或PGF2a。此外,PGG2和PGH2还可以在血栓烷合成酶和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血栓烷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众多代谢产物中,PGE2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并作用于His、BK等炎症介质,导致发热、痛觉过敏等,从而促进炎症的发展〔6〕。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北五味子木脂素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PGE2的合成有关,但同时可能对5-HT、His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北五味子木脂素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炎症介质有关。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北五味子木脂素治疗常见妇科炎症打下了基础,为后续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1 倪芬芳.宁海县9 784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25-6.

2 王 森,张建国.五味子的研究概况及其开发前景〔J〕.经济林研究,2003;21(4):126-7.

3 王文燕,陈建光.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开发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8-33.

4 辛 颖.东北电力学院女职工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217-8.

5 Siqueira JM Jr,Peters RR,Gazola AC,et al.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 tr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Wilbrandia ebracteataCogn〔J〕.Life Sci,2007;80(15):1382-7.

6 王春梅,崔新颖,李 贺.白芷香豆素的抗炎作用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4):318-20.

猜你喜欢

通透性五味子小鼠
miR-373通过P2X7R影响抑郁症小鼠行为的作用机制
萌小鼠,捍卫人类健康的“大英雄”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今天不去幼儿园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