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及补充现状调查
2013-09-11仰大贵宋康文张庆怡曾德玲
覃 珊,王 焱, 仰大贵,宋康文, 王 烤,张庆怡, 曾德玲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成都 611830)
元素根据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镁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等,称为微量元素[1]。元素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其中钙、镁、铜、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对促进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随着家长对儿童营养的重视,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补钙、补锌等营养品时往往会手足无措,如何正确认识、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备受关注。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3769名门诊儿童,年龄1个月~12岁,统计所有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并随机抽查200名进行问卷调查。
二、仪器与试剂
采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及其配套试剂、质控品和标准物(由北京博辉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测定。参考区间由该公司提供(该参考区间已通过华南、华北、华东及华中地区的验证):铁7.02 ~11.8 mmol/L;锌在≤1岁者 58~100 μmol/L,1 ~2 岁 者 62 ~110 μmol/L,2 ~3 岁者 66 ~120 μmol/L,3 ~4 岁者72 ~130 μmol/L,>4 岁者76.5 ~170 μmol/L;钙1.55 ~2.1 mmol/L;镁 1.12 ~2.06 mmol/L;铜11.8 ~39.3 μmol/L。低于上述标准下限即为相应元素偏低;高于上述标准上限即为相应元素偏高。
三、方法
吸取检测者40 μL末梢血加入到1.2 mL微量元素装稀释液的离心管中,盖紧离心盖,迅速振荡混匀,静置30 min后待检。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随机抽取其中200名进行自制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检测者年龄、是否有补充微量元素史、所补充的微量元素是哪些、为何要补充微量元素等,并结合被调查者已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分类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百分率分析。
结 果
一、3769名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基本情况
3769名儿童中有2132例(56.6%)有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表现,着重表现为锌、铁、钙3项元素缺乏。其中有1113例(30.0%)缺乏锌元素、553 例(14.7%)缺乏铁元素、358 例(9.5%)缺乏钙元素;有964例(25.4%)钙含量偏高、149例(3.9%)锌含量偏高。
虽然检测所得的微量元素的均值均在参考区间内,但铁、锌都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水平,在3~4岁的儿童组中锌元素的缺乏尤为明显,而钙含量接近参考区间上限水平。
表1 3769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均值
二、200名儿童微量元素补充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200名儿童中,有92名(46.0%)儿童的父母曾为或者正在为子女补充微量元素。这92名儿童中,有补钙史的为78名(85%);补锌史的为38名(41%);补铁史的为17名(18%)。问卷同时显示这92名儿童的家长为子女补充微量元素的原因:受媒体的引导为47名(51.0%);凭自己的经验为32名(34.8%);只有17名(18.5%)是遵从医嘱。而在补充钙元素的儿童主要集中在5个月~1岁的年龄段(50名),约占总数的64%;补锌的儿童中5个月~1岁的占45%;补铁的儿童在这个年龄段占20%。
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发现在补钙的78名儿童中检测显示缺钙的只有11名(占14%);而钙元素过量的有21名(占27%)。在补锌的儿童中真正缺锌的仅3名(占9%),没有锌过量的儿童。补铁的儿童中7名检测出铁元素缺乏(占40%),无铁元素过量的儿童。
讨 论
铜、锌、钙、镁、铁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是人体细胞构成成分,并以酶和辅基激活剂的形式参与蛋白质、酶、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分解与转化[2]。
本研究结果显示都江堰市儿童微量元素的摄入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锌、铁、钙的缺乏。与马艳侠等[3]对陕西咸阳562例幼儿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一致。锌、铁、钙缺乏时,会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活化、增殖和分化功能低下,可以致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易发感染性疾病[4]。
锌缺乏在都江堰市儿童中普遍存在,并在3~4岁年龄阶段较为显著。锌以动物内脏和肉类食品含量最高,随着牙齿的健全,食物的多样化,缺锌率明显减少[5]。Briefel曾提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出现缺锌的现象与挑食、偏食、对零食的偏爱及现在生活中粗粮的减少等饮食习惯有关[6]。都江堰市补锌的儿童中缺锌的却仅占了9%,而缺锌儿童补锌率极低。缺锌会使得幼儿出现厌食,故而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赖氨酸缺乏会使得大脑发育受损,幼儿的记忆力、智力下降,从而影响其发育。有分析认为,母乳更方便于婴儿的长高、智力发展及心理综合素质的改善,这与锌的吸收有一定关系[7]。不合理的锌元素摄入,会导致T淋巴细胞对植物凝血素刺激反应降低,使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趋化和吞噬减弱,造成抵抗力下降,易受病菌感染,影响儿童健康[8]。
调查显示铁元素的补充情况较为乐观:都江堰市儿童中铁元素缺乏率为14.7%。主要原因可能为血清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铁蛋白减少是铁缺乏的证据,能够发现所有形式的铁缺乏[9]。血清铁检查和血常规检测同时进行,对照观察可以较客观的反应机体铁元素的营养状况。
钙为常量元素,血钙含量仅占全身钙元素含量的不足1%,较稳定,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儿童血钙水平较高,常处于上限[10],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调查显示,都江堰市儿童缺钙率为9.5%,而补钙率高达 85%,钙过量的占了25.4%,与王蓓等[11]对北京市顺义空港地区535例不同性别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相一致。王蓓等[11]提出可能是家长为孩子补钙过量造成。问卷调查结合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在有补钙史的儿童中,钙过量的占了27%,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补钙造成了孩子补钙过量。短期内口服过多的钙,多余的钙大多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主要是增加儿童胃肠的负担,可能会导致厌食、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长期给儿童补钙过多则会造成长期的高钙尿症,增加了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机会。问卷结果还显示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在有补钙史的儿童中,5个月~1岁儿童不合理补钙的约占了64%。婴幼儿补钙过多会导致软骨过早钙化,前囟门过早闭合,形成小头畸形,制约了婴幼儿的大脑发育。
问卷调查结合检测结果都充分显示都江堰市儿童微量元素的补充情况非常不合理。家长受媒体引导或仅凭自己的经验盲目为儿童补充微量元素,已造成了儿童钙元素的过量,而锌、铁元素的缺乏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微量元素的缺乏应以预防为主。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应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培养儿童正确的饮食习惯、幼儿从6个月开始就应正常添加辅食,尤其应多添加富含锌、铁、钙比例丰富的食物,还应注意添加高蛋白的食物[12];(2)父母为子女定期进行检测,发现缺乏及时矫治,应当成为防治工作的关键,儿童保健部门及广大家长应给予足够重视;(3)儿童保健部门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使家长能正确面对媒体提供的各种广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4)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关键主要看孩子的症状。一般而言,儿童如果出现厌食、挑食、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冒、口腔溃疡、贫血等症状时,都可能与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即便孩子有这些症状,也不能盲目补充微量元素制剂,应及时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周 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4.
[2]周 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183.
[3]马艳侠,张建平.562例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8):864-866.
[4]王冬梅.小儿微量元素不平衡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8(14):883.
[5]杨 平.住院儿童960例指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8(9):121.
[6]Briefel RR,Bialostosky K,Kennedy-Stephenson J,et al.Zinc intake of the U.S.population:finding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1988-1994[J].J Nutr,2000,130(5S Suppl):1367S-1373S.
[7]马 杰.562例幼儿微量元素检查结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147-148.
[8]Chandra RK.Excessive intake of zinc impairs immune responses[J].JAMA,1984,252(11):1443-1446.
[9]吕 元,朱汉民,沈 霞.临床实验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05-309.
[10]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31.
[11]王 蓓,刘永红,杨 莹,等.空港地区535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85-1086.
[12]袁淑燕,李庆富.600例婴幼儿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