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思考

2013-09-11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3年4期
关键词:幸福感居民满意度

杨 华

一、社区居民幸福指数项目的意义和方法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指数是衡量这种心理体验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它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反映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理解不同,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在政治因素方面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在经济因素方面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在社会因素方面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在文化因素方面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在心理因素方面如个性特征、成就动机、心理参照系等。幸福指数与GDP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GDP是基础和前提,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而GDP增长的最终目标不是参加经济增长的竞赛,而是幸福指数的最大化,这就是GDP与幸福指数的最佳结合点。幸福指数可在一定程度弥补GDP指标的不足,用以衡量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深圳GDP增长10%,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深圳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中高国家的水准。对于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在评价城市的建设成效时,不管是具体可见的修路造桥、城市绿化、起高楼建广场等,还是可感知的劳动保障、教育医疗、城市治安等,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问题上:人们的生活有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幸福?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经济社会诸方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越来越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居民的幸福指数一方面可以体现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

2012年6月,在深圳某区分别选取了海珠社区和龙兴社区,采取随机抽样、填写问卷的基本方法,入户对1300户居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并为政府部门现行政策的调整和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时间仓促,故只设置了社区和户籍类型这两个维度作为分析维度,样本分布如下表所示:

居民主观幸福满意度

二、对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指数的分析

(一)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指数总体满意度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用1-10分来衡量受访者对于主观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在现行通用的满意度调查中,通常认为6分以上为及格线(即受访者对目前主观生活质量持正面的态度),而8分以上为优秀线(即受访者对目前主观生活质量持肯定的态度)。下图显示了本次测评的结果(说明: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得分为被访者直接评分计算得出)。

居民主观幸福满意度

(二)社区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下各领域的满意度分析

收入情况满意度分析。居民对收入情况的满意度得分普遍偏低,居民对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开支压力的得分均低于6分,分别为5.47、5.45、4.61分,处于不及格线水平,需要引起重点关注。尤其是家庭生活开支压力得分仅为4.61分,说明这段时间受访居民明显感受到生活压力非常大。三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反映出,在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物质财富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住房、购车等大宗消费支出是普遍面临的经济压力,而随着物价涨幅的快速走高,基本生活开支方面的压力逐渐加大,当前的收入水平跟不上物价涨幅,从而导致多数居民对收入情况的不满意。现实生活中建筑工人和家政保姆的工资可能高过一些大学毕业生和某些传统行业,这也体现在家庭基本生活开支压力方面,外籍人口的满意度高于户籍居民。

生活环境满意度分析。生活环境的测评指标包括治安状况、居民文明程度、社会诚信状况及食品药品安全四方面,得分分别为7.66、7.13、6.92、6.39分。其中,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得分最低,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深圳总体治安水平日趋良好,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肯定。此外,深圳通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举办大运会等活动,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近年陆续爆出的毒胶囊、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等事件,使得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普遍持怀疑态度,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香港出台限带奶粉的措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让全社会在深刻反思,我们发展经济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连最基本的食品质量、甚至是婴幼儿的奶粉质量都得不到安全和信心保障。这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从而影响人的幸福感。

生态环保满意度分析。生态环保包括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噪声控制、环境卫生状况、绿化建设状况生态环境总体评价等六方面,得分分别为7.59、7.50、6.97、7.68、7.75、7.68分。其中,噪音控制的满意度得分最低,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在6个二级指标中,有5个指标的总体满意率都在90%以上,说明居民对生态环保总体情况普遍满意。其中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噪声控制、生态环境总体评价四个指标,户籍居民的满意度高于外来人口,体现了外在参照系的差异,户籍居民更多是与国内大中城市相比,或者与深圳市内其它区域相比;而外来人口更多会与家乡的生态环境相比。这也体现在环境卫生状况、城区绿化建设状况两个指标上,外来人口的满意度高于户籍人口。

体育娱乐满意度分析。体育娱乐包括体育健身活动频率、体育健身设施完好度、自身文化娱乐活动等三方面,得分分别为6.83、6.62、6.87分。随着基本物质生活方面的持续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有着更多的需求,也包括健身活动。总体来看,深圳在公园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方面,有诸多创新举措,比如长期以来对城市公园采取免费免票的形式,给居民创造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特别是结合大运会推广运动健身理念,倡导基层社区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选择。相对来讲,户籍居民对文体活动的需求和关注参与度会更高一些。

工作情况满意度分析。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或创业环境、工作岗位、工作强度、自身职业技能等四方面,得分分别为 6.36、6.53、6.79、7.22分。深圳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就业创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且一向以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著称,吸纳了来自国内外的为数众多的务工人群,这也导致了深圳呈现户籍居民和非户籍居民严重倒挂的现象。同时,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虽然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常年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幸福感。在职能技能培训方面,市、区、街道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有力措施,加强户籍失业人口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受到居民的肯定。

政府工作满意度分析。政府工作包括政府人员服务态度、政府处理事务效率、政务公开透明度和完整度、司法公正、严格执法、廉洁执政、选举权利保障等七方面,得分分别为 6.98、6.86、6.44、6.83、6.79、6.74、6.60分。7个二级指标的满意率均较高,但是平均得分又相对较低,说明大部分居民的评分集中在6~7分,反映政府工作质量还有待改进。深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在全国走在前列,居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要求更高。此外,从社会层面而言,不幸福更多是社会公平感的缺乏,这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社区工作满意度分析。社区工作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管理事务公开性、社区卫生环境、社区治安环境等四方面,得分分别为6.85、6.69、7.21、7.45分。社区管理服务、社区事务公开两项指标的满意率均较高,但平均得分又相对较低,说明大部分居民的评分集中在6~7分,反映社区管理工作质量还有待改进。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区众多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影响着居民的满足感,也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指数。

三、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对策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最终目的,发展只是增进居民幸福的手段。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这是政府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切实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从影响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分析来看,相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说,经济收入依然是制约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经济发展并不完全代表幸福感的增长,拥有财富并不直接等于拥有幸福,但调查结果也显示,个人和家庭的收入越高,居民的幸福感也相对较高。所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加快转型、创新驱动、扩大内需的手段,提升产业层次,补足服务业等短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建立和完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的机制,从而为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调节收入分配,降低生活成本

尽快出台收入分配调节政策,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使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达到平衡。一是通过对市场扭曲的纠正来改善初次分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通过税收等再分配手段,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三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改变初次分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降低基本生活成本,对于人们最为关注的住房价格,政府有必要继续出台调控政策,遏制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同时,继续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并确保公平地分配给确实需要保障的群体。政府还有必要通过税费征收、减少流通环节等手段来影响物价,降低居民基本生活的物价水平,使得居民有闲钱用于其他消费,以及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食品监管,提升诚信水平

食品安全涉及每个社会成员,在当前阶段,需要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从根本上遏制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频发的势头。改变食品监管“多龙治水”的现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黑名单制度,提升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构筑社会信用体系,提升社会诚信水平,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四)强化综合治理,优化宜居环境

在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环境承载水平,导致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出现水、大气污染事件,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作用和倒逼机制,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和生态宜居创建,遏制生存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影响居民工作生活的环境违法事件,要严格执法查处,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居更静、空气更清新。

(五)做好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调查表明居民仍然感受到物价在快速上升,对其维持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政府应出台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增加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大力支持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向社区配置倾斜,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医疗保障的范围和比例;扩大基本教育免费范围,将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降低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负担;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退休养老待遇,更多关注社区弱势群体主观幸福感;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发展,解决广大群众“后顾之忧”,更好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六)提升就业技能,优化就业环境

就业不仅是居民幸福指数的基础,也是居民自我实现的重要平台。调研显示由于物价上升导致租金上涨,从而增加了社区居民创业的难度和工作压力。应适时改革税收制度,有效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实际税负。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比如推行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发放培训券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等优惠措施,促进居民创业就业。针对低收入、无业家庭等群体,采取就业指导、开发就业岗位等方式,引导其走上工作岗位。

(七)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调查显示居民对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的满意度依然较低,存在办事难、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现象,需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民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度,同时进一步改进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确立以居民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整合基层管理和服务资源,拓宽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渠道,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制度,畅通政府与社区沟通渠道,切实解决社区关注的民生问题,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服务,密切关注各项政策对居民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关注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福感的状况,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八)加强社会建设,改善公共服务

政府需要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文体场馆免费或优惠开放,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扶持各类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事业,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咨询师,引导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社区居民和家庭的多元化需求。改进社区管理方式,推行更加人性化、更加公开透明的基层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幸福感居民满意度
石器时代的居民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
医院满意度调查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