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玉米螟新型性诱芯的诱蛾性能研究

2013-09-11汪洋洲王振营吕跃星王小奇盛承发

植物保护 2013年4期
关键词:诱剂植物保护玉米螟

汪洋洲, 王振营, 盛 如, 吕跃星, 王小奇, 盛承发*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公主岭 136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4.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春 130021;5.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 110161)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1-2]。当前防治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生态学问题。从19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利用性诱剂进行该虫的测报和防治,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应用工作出现很大波动[3-6],性诱剂的质量长期未能得到改进是一重要原因。近年来我们根据绿色防控工作的迫切需求,对以往性诱剂进行改进,并在田间检验其诱蛾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以往采用的亚洲玉米螟性诱剂的两个有效成分是顺12-十四碳烯乙酸酯及其反式异构体,两者比例约为1∶1,诱芯剂量为20~25μg[3-7]。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将剂量提高至50μg制成诱芯A,再通过加入不同的辅助成分并采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制成诱芯B,两种性诱芯的载体均为绿色天然橡胶塞,反口钟形,长1.5cm。绿色塑料水盆诱捕器口径28cm,盛水7成并加少量洗衣粉,诱芯用细铁丝固定在盆口水面上方0.5~1cm,详见有关报道[8]。

1.2 试验地点及时间

试验地点设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三面靠近玉米地的大豆地。试验时间为2012年6月7日至7月9日,即越冬代亚洲玉米螟成虫羽化期。

1.3 试验方法

水盆放在3根木棒扎成的支架上面,诱芯距地面高度约0.9m,每2d(6月8日为1d、15日和7月1日均为3d)记录各盆诱杀的亚洲玉米螟雄蛾数量,捞出死蛾,酌情加水和洗衣粉。整个试验期间不换诱芯。每种诱芯重复3次。两种诱芯处理间隔4m,重复间隔30m。计算各处理每天每盆诱蛾数,进行成对数据的t测验分析其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诱蛾量

在整个试验期,诱芯A、B平均每盆累计诱蛾量分别为372.3头和543.0头 (表1)。在16次记录中,诱芯A每次平均每盆诱蛾量为0.3~25.6头,总平均10.8头。诱芯B每次平均诱蛾量为1.8~35.4头,总平均16.0头,比诱芯 A高47.8%,差异极显著(t=4.874,df=15,P<0.01)。

2.2 最大诱蛾量

试验期内A、B两种性诱芯单盆1次调查最大诱蛾量分别为128头和184头,均出现在6月15日(表1)。16次调查平均量分别为35.9头和52.7头,诱芯B比诱芯 A高46.6%,差异极显著(t=3.544,df=15,P <0.01)。由表1可知,6月13—15日出现蛾峰,两种诱芯诱蛾量的动态趋势基本相同,诱芯B的蛾峰稳定高于诱芯A,显得更突出些。

表1 亚洲玉米螟A 两种性诱芯的诱蛾量Table 1 The mean and maximum numbers of Asian corn borer males captured with lure A and B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比诱芯A显著高7.8%,两种性诱芯诱蛾量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诱芯B的蛾量高峰略显突出些,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新型诱芯B具有一定优势。作者认为,诱芯B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1] 周大荣.我国玉米螟的发生、防治与研究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2):8-10.

[2]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等.我国亚洲玉米螟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02-412.

[3] 李文德,李万贵,陈素馨,等.合成信息素迷向防治玉米螟[J].生物防治通报,1989,5(1):38-40.

[4] 李文德,陈素馨,张树发,等.性信息素诱杀玉米螟的效果与作用原理研究[J].张家口农专学报,1997,15(1):18-20.

[5] 孙淑兰,梁志业,王君,等.性诱剂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5(4):48-54.

[6] 勾建军,闫春萍,董建新,等.涿鹿县研究应用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玉米螟的历史与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29-131.

[7] Cheng Z Q,Xiao J C,Huang X T,et al.Sex pheromone components isolated from China corn borer,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Lepidoptera:Pyralidae),(E)-and(Z)-12-tetradecenyl acetates[J].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1981,7(5):841-851.

[8] 盛世蒙,屈振刚,李霞,等.二点委夜蛾诱捕器中不同数量性诱芯诱蛾效果比较[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2):29-31.

[9] 苏建伟,盛承发,宣维健,等.二化螟性诱剂和诱捕器设置技术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9,25(4):1-3.

猜你喜欢

诱剂植物保护玉米螟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