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种类及分布(Ⅱ)

2013-09-11陈秀蓉杨成德

植物保护 2013年4期
关键词:链格岷县褐色

王 艳, 陈秀蓉, 杨成德

(1.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兰州 730000;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兰州 730070)

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真菌界半知菌亚门一个较大的属,分布很广,除少数为腐生菌外,大多数为兼性寄生菌或兼性腐生菌,能引起多种植物病害。2004年以来,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引起的病害进行了普查和重点调查,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可危害豆科、茄科、菊科、百合科等13科20种植物,是药用植物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甘肃省豆科、茄科、菊科、伞形科药用植物上的链格孢属真菌种类与分布见报道(Ⅰ)[1]。本文补充报道百合科、苋科、木犀科、大戟科、桔梗科药用植物上的链格孢属种类与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地点

2004-2010年,分别于5-6月、8-9月分批分次对岷县药材示范园、岷县西川乡大田、陇西首阳药材示范园及附近农户大田种植的品种和引种材料以及渭源、清水、西和、景泰等县乡镇大田种植药材进行调查。共计17个县、场、21个乡镇,92种植物。并且同时在教学实习以及其他外出时,对所见多种药用植物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

1.2 调查方法

对示范园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采用对角线[2]五点取样,每点10株;对种植面积较小的引种材料,调查全部植株。大田种植的品种,多采用五点取样,每点20株。调查严重度、普遍率。严重度分级见报道(Ⅰ)[1]。

1.3 病原鉴定

对采集的完整标本,直接描述,镜检。对无病症的做PDA常规分离培养。一般测定30个孢子的大小。参考有关文献[3-5]进行病原鉴定。

2 结果分析

2.1 芍药叶斑病

症状:叶面产生大中型(10~15mm)圆形、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部褐色,微现红,有轮纹,其上生有黑色小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叶片萎蔫枯黄。

病原:病原为细链格孢[A.alternata (Fr.:Fr.)Keissler][3]。分生孢子梗3~23根簇生于瘤上,淡褐色,稍弯曲,具纵横隔膜,长宽(42.3~57.6)μm×(4.1~4.7)μm,平均47.2μm×4.5μm。分生孢子(图1)倒棒状,淡褐色,具3~6个横隔膜,有些隔膜很厚,有少量纵斜隔膜,有喙。孢身大小(23.5~44.7)μm×(9.4~14.1)μm,平均30.4μm×11.8μm。假喙长8.2~23.5μm平均16.1μm。

分布:岷县、肃州区。发病率32%,严重度1~2级。

图1 芍药叶斑病菌(A.alternata)分生孢子Fig.1 Conidia of A.alternata

2.2 青葙叶斑病

症状:叶面初生淡褐色小点,扩大后呈大中型10~15mm 圆形、近圆形病斑,褐色至黄褐色,有不明显的轮纹,并有黑色霉层。

病原:病原菌为青葙链格孢[A.celosiae(Tassi)O.Sǎvul.][4]。分生孢子(图2)倒棒状,近棱形,淡黄褐色,有喙,具4~9个横隔膜,1~3个纵(斜)隔膜,分隔处稍缢缩,孢身(65.9~97.6)μm×(14.1~21.2)μm,平均77.8μm×16.9μm,喙长49.4~114.1μm,平均84.1μm。

分布:岷县。轻度发生。

图2 青葙叶斑病菌(A.celosiae)分生孢子Fig.2 Conidia of A.celosiae

2.3 连翘灰斑病

症状:叶面产生小型近圆形、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部灰白色、白色至银白色,上生黑色小丛点,叶背为褐色。

病原:病原菌为 Alternaria forsythiae Harter[5]。分生孢子梗褐色,稍弯曲,有隔,丛生于瘤上,梗大小(76.44~192.86)μm×(4.70~7.06)μm,平均141.12μm×5.88μm。分生孢子(图3)倒棒状,褐色,有纵斜隔膜,隔膜处缢缩,孢身大小(19.98~70.56)μm×(10.58~19.99)μm,平均33.87μm×14.99μm。喙长11.76~47.0μm,平均22.9μm。

分布:陇西县。轻度发生。

2.4 甘遂褐斑病

症状:叶部产生圆形至椭圆形中大型(5~10mm)病斑,褐色,稍现轮纹。上生大量黄褐色霉层。

病原:病原菌为甘遂链格孢(A.kansuiae T.Y.Zhang &J.Z.Zhang)[3]。分生孢子梗褐色,稍弯曲,大小(56.5~104.7μm× 4.7~2.9μm 平均84.9μm×5.2μm。分生孢子(图4)淡褐色至褐色,椭圆形,3~6个横隔膜,1~3个纵(斜)隔膜,隔膜处稍隘缩。孢身大小(30.6~52.9)μm×(11.7~16.5)μm,平均40.6μm×14.1μm。喙长5.9~23.5μm,平均15.6μm。

分布:岷县。轻度发生。

分布:清水县、西和县、岷县、陇西县。发病率15%~16%,严重度1~2级。

2.5 沙参黑斑病

症状:叶部产生圆形、近圆形黑褐色病斑,略现轮纹,生有稀疏霉层。

病原:病原菌为茄链格孢 [A.solani(Ellis et Martin)Sorauer][3]。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淡黄褐色。分生孢子(图5)倒棍棒状,淡褐色,具6~10个横隔膜,少数纵斜隔膜,隔膜处隘缩或不隘缩,孢身(50.7~83.5)μm×(12.9~18.8)μm,平均68.4μm×14.5μm 喙长(61.2~108.2μm× 2.4~2.9μm喙长于孢身。

分布:岷县。轻度发生。

图5 沙参黑斑病菌(A.solani)分生孢子Fig.5 Conidia of A.solani

3 讨论

本文对甘肃省5个科的5种药用植物上链格孢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描述,是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病原种类及分布(Ⅰ)的补充报道。

甘肃省是我国中药材的生产大省,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病原菌逐年积累造成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对我省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真菌种类调查和报道,基本掌握了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的种类,不仅可充实甘肃省链格孢属真菌的研究内容,对于药用植物病害的深入研究和防治,以及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均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王艳,陈秀蓉,王引权.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病原的种类及分布Ⅰ[J].植物保护,2012,38(2):156-159.

[2]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张天宇.中国真菌志,第十六卷 链格孢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2-36,116-119.

[4] Zhuang W Y.Fungi of northwestern China[M].Mycotaxon,Ltd.,Ithaca,NY,2005:430.

[5] Harter L L.A new species of Alternaria[J].Mycologia,1911,3:154-155.

猜你喜欢

链格岷县褐色
新机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你的手充满时辰
梨黑斑链格孢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毒素含量分析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浙贝母黑斑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检测
Red Panda小熊猫
中国月季上两株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离鉴定及TeA毒素的测定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