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州2008—2012年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

2013-09-11王琼秋常华荣段文学

中国动物检疫 2013年5期
关键词:蒙自红河州自然村

王琼秋,常华荣,段文学,张 英

(1.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蒙自 661100;2.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个旧 661000;3.建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建水 654300;4.蒙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蒙自 661100)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呼吸困难、严重下痢、伴有神经症状[1]。随着每年秋季和春初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相应减少,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降仍然增多,给广大规模养殖场(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据2007年仅对个旧、蒙自2个县(市)某养殖小区和养鸡场(户)调查,由于调鸡苗时(3~7日龄)处理措施不当,调入隐性感染鸡,不经检疫、消毒和隔离饲养,就混入生产禽舍,而导致全鸡群发病及死亡,发病率达93.75%(7 500/8 000),死亡率达71.50%(5 720/8 000);30日龄蛋鸡发病率达80%(4 800/6 000),死亡率达73%(4 380/6 000)。近年来,为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红河州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部署,采取了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方法,特别对种禽场、规模养鸡场严格实行了免疫程序制度化管理,确保免疫密度达100%,建立了稳固的免疫保护屏障,将疫病控制在源头上。

1 材料和方法

1.1 血清学检测

1.1.1 被检血清 对全州各乡(镇),自然村、散养户和交易市场的家禽按品种50%采样,各户造册登记,血清样品采集后低温保存备检。

1.1.2 监测试剂 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抗原批号分别为20070302、200805、2010725、2011030、20120504均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和青岛易邦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并由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订购提供。

1.1.3 器械 50微升和25微升微量移液器、96孔110度V型血凝板、微量振荡器、恒温培养箱。

1.1.4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均按GB18936(鸡新城疫诊断技术)以及诊断试剂研制单位的操作说明及判定标准进行(免疫21天抗体效价25免疫合格)。

1.2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对州范围内县、乡(镇)、自然村、种禽场、规模养鸡场及散养户等进行免疫情况和饲养管理情况全面系统调查。包括:禽存笼数、免疫注射数、注射日期、死亡数、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疫苗来源、贮存方法,同时对家禽产蛋率是否下降等进行临床观察。

2 结果

2.1 免疫抗体监测

2008—2012年对全州273个乡镇、541个自然村、840个规模场(户)饲养的11 719羽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见表1。

表1 2008—2012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结果

2.2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先后分别对州范围内的个旧、蒙自、建水、蒙3个县、10个乡(镇)、20个自然村、1个种禽场、10个规模养鸡场、及250户散养户饲养的38 000羽鸡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有3个规模养鸡场、103户饲养的鸡死于鸡新城疫,发病率平均达18.05%(3 250/18 000),死亡率平均达9.5%(1 720/18 000);蛋鸡产蛋率下降21.5%(1 720/8 000)。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有部分规模养鸡场无严格的防疫和管理制度,对鸡新城疫病的危害性缺乏了解,实施的免疫程序不是根据免疫抗体滴度进行免疫,并且不注意环境的卫生消毒,死鸡到处扔,粪便到处堆放,不同日龄,多批次的鸡群混养,鸡群密度大,饲养管理差,通风不良,氨味过浓等。

3 小结与讨论

3.1 通过近几年连续监测和调查,进一步掌握全州鸡新城疫疫情分布、感染强度和流行规律,同时也掌握了该疫病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为全州乃至全省防治工作和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3.2 从这几年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009年群体免疫合格率达93.51%(1 484/1 587),比2008年的93.55%(3 582/3 829)下降了0.04个百分点,2010年的群体免疫合格率达93.88%(1 901/2 025)比2009年的93.51%上升了0.37个百分点,2012年的群体免疫合格率达90.92%(2 183/2 401)比2011年的88.23%(1 656/1 877)上升了2.69个百分点,监测结果表明,免疫抗体逐年有所提高。

3.3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引起鸡新城疫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调入鸡苗处理措施不当,调入隐性感染鸡;二是生物安全,环境卫生消毒,饲养管理差,应激因素的影响;三是免疫程序因素等。因此,应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检验,建立各项防疫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生物卫生安全制度,科学的免疫程序,使用安全有效的疫苗,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根据检测的抗体水平,结合环境污染状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免疫时间,确保鸡群拥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在免疫前后2~3天添加免疫增加剂—免高力,以提高疫苗保护效果[1]。

总之,对新城疫疫病的控制及其消灭,是一种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预防措施。如果只是片面的依靠疫苗防疫来达到控制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疫苗的接种还需要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起到理想的预防效果。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充分采取“养防检治”的原则,严格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才能有效地控制新城疫的发病[1]。

[1]王琼秋,张锦华,薛香园,等.红河州2001—2008年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报告[J].中国畜禽种业,2009,5(12):35-36.

[2]王琼秋,王艳芬,方维新,等.云南红河地区鸡主要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0):60-62.

猜你喜欢

蒙自红河州自然村
蒙自市关工委开展传承弘扬中国民俗文化活动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习作点评
说谎和开玩笑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