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上)
2013-09-10
编者按
2013年1月1日,上海市政府以沪府发(2013)1号文的形式正式发布“《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是本市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此,本刊将分上、下两期刊登《规划》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上海总体质量水平,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质量发展现状
自《上海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于1997年实施以来,本市质量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形成,质量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质量基础建设逐步夯实,质量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总体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产品质量方面。2010年,本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1995年的82%上升为9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重点产品从1995年的6917项增至19337项,其中汽车、钢铁、船舶、电子信息等重点产品采标率达90%以上。
——工程质量方面。建设工程质量总体受控,重大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服务质量方面。在服务业规模和能级不断提升的同时,服务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至2010年,先后在金融、旅游等服务领域制定各类地方标准48项,创建国家级及市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21个,开展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40项,服务名牌数量累计201项。
但是,本市总体质量水平与国际一流仍有差距,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质量政策法规需进一步完善,质量诚信意识需进一步强化,质量责任需进一步得到落实,企业质量基础管理需进一步增强,新兴业态的质量问题需进一步解决等。
未来十年,上海将面临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机遇期。这一时期,本市环境约束及资源供给将日益趋紧,劳动力等传统发展要素将逐步弱化,质量、技术成为促进本市发展方式创新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本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深度和广度将明显提升,质量、品牌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更为迫切,质量、安全成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基本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上海总体质量水平成为我们的战略选择。
二、质量发展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质量是上海的生命”指导方针,将质量发展作为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法治,落实质量责任,创新质量文化,把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
(二)主要任务
1.实施“三大战略”。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全面实施“以质取胜”“品牌发展”和“标准引领”三大战略。引导企业运用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实现管理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促进企业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上海品牌国际声誉;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与标准的紧密结合,提升上海在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2.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质量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政府部门各自的质量责任,优化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质量安全,广泛开展“质量强区、质量兴企”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推进质量法治建设。加快完善本市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质量法规体系,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质量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质量法制宣传与普及教育,形成学法用法、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
4.加快质量人才培养。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需求的质量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专业教学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质量教育制度,完善质量职(执)业资格制度,落实企业各级质量人员职责,实行质量人才激励制度,持续提高质量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质量研究机构和质量教育学科建设,深入开展质量管理理论研究,造就一批理论与实践优势兼备、研究造诣较深的质量领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三)发展目标
专栏1: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及诚信要求(2015年)
专栏2: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发展目标(2015年)
到2020年,建设质量高地取得明显成效。企业质量管理及诚信水平提高,质量竞争优势充分体现,质量基础作用充分发挥,质量安全有序可控,社会质量意识显著提升,总体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产品质量:到2020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结构更趋合理,性能更趋完善,附加值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在消费生产领域、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名牌产品在上海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和比重不断提高。
到2015年,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的具体目标:
——工业产品。质量竞争力指数、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全国前列,质量损失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强制性产品认证实现全覆盖,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95%以上。
——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80%,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50%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达到HACCP认证要求,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
2.工程质量: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重大工程质量创优率稳步上升,建筑行业实现从高消耗、高排放向绿色低碳和集约化发展转变。
到2015年,工程质量安全和发展的具体目标:
对建设工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大力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确保重大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100%,获鲁班奖、白玉兰奖、市优质结构、市优质工程等奖项的项目数量稳中有升。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工程质量投诉率稳步下降,结构性建筑材料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上升。
3.服务质量:到2020年,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基本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不断加强,质量水平及顾客满意度显著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服务品牌。
到2015年,服务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支柱服务业。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支柱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服务标准覆盖率达到90%,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设计、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专业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
——社会服务业。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产业、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业的服务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推广应用,顾客满意度达75以上。
专栏3:支柱服务业质量发展目标(2015年)
专栏4:部分新兴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质量发展目标(2015年)
4.人居质量:到2020年,交通运输、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家园更加生态宜居、生活更加优质便捷。
到2015年,人居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交通运输。实现市民“45、60、90”出行效率目标,即中心城内出行平均时间不超过45分钟,郊区新城60分钟可达市中心区(崇明县除外),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泰州、舟山、台州等城市除外)90分钟可达上海。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能耗增幅力争低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水平,能耗年均增幅比“十一五”期间下降1-2个百分点,地面交通正点率达到80%以上,窗口服务规范100%建标,4A级以上窗口达标率70%。中心城区高峰时段轨道交通发车间隔最长不超过6分钟,列车运行正点率达到98%以上。
——居住环境。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建设、旧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大型公共绿地、楔形绿地以及新城、小城镇和大型居住区绿地建设,基本建成外环绿带工程,启动郊环绿带、中心城区林荫大道等建设工程,加大老公园改造力度。到2015年,新建绿地50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满足市民多层次生活需求,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家庭用品配送等家庭服务业,培育形成一批模式创新、服务优质、内容丰富的品牌连锁家庭服务企业。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实施“5+3+1”工程,在郊区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按照每年新增5万~10万居住人口增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生态环境。中心城区环境质量得到巩固并进一步提升,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矛盾得到缓解,郊区和农村环境逐步改善。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左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5%。饮用水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污水、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和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率达到85%以上,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率达到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