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震后“失独家庭”
2013-09-10彭迪
文|本刊记者 彭迪
什么是失独家庭?
所谓 “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的家庭。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家庭约已上百万。人口学家预计,我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不仅是失独家庭、更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考验。
震后失独家庭的心灵之殇
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嘶声裂肺的呼喊声,失独父母们一分一秒都不曾忘记。孩子的脸,孩子的笑,甚至孩子的味道他们依然可以清晰的回忆起来,但伴随回忆的还有深深的痛,那痛却也是他们永远甩不掉的。。。。。。
在汶川大地震之前,失独者这个数目庞大的群体长期被人忽视着。汶川地震产生了至少6000多对丧子家长,这使得失独家庭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也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对他们的关注。
有研究表明,地震中丧失亲人的群体其心理创伤最严重。目睹现场惨境的父母更易受到噩梦的困扰,夜不能寐;未见到子女最后一面的父母更易陷入深深地自责中,不能自拔。同时,夫妻之间的心理互动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例如,某一方若仍停留在“寻找责任”的阶段,产生敌对情绪,另一方也将受其影响表现出敌对状态;结果丧子父母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强化,结果使双方的心理创伤滞留在创伤早期,停滞不前而难以自然弥合。
据一项对震后失独家庭的调查发现,有的失独者会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并且无法从恐惧中摆脱出来。还有的失独者不愿和别人交流,陷入自闭之中。严重的人甚至会不断被噩梦惊醒,因恐惧而出现失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心灵遭受重创的失独家庭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
另据一项对失独父母的调查,丧子父亲比丧子母亲更容易接受现实。而丧子父亲外出打工的比例远高于母亲,因此家庭的负担、工作的艰辛都使得他们不得不藏起悲伤。
失独家庭的政府政策
2007年8月,中国出台了一项特别扶助制度,也叫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当年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并于此后向全国推行。但当时补助的标准比较低,每人每年为1200元。
近年来,失独家庭开始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多地政府也在探索逐步加大对失独家庭的扶助力度。
重庆市作为中国首批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地,率先出台了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制度。目前,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可得到3120元扶助金,独生子女残疾家庭父母则为2760元。
北京市政府透露,未来三年,将通过“暖心计划”,每年为每位失独父母出资2800元,购买涵盖养老、医疗、意外、人寿、女性安康等险种在内的综合性保险。
深圳失独农村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城镇家庭3万元;对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夫妇,扶助金农村每人每月提高到800元,城镇每人每月提高到1000元
在提高经济补助的同时,各地还在探索对失独家庭进行精神上的慰藉。江西省人口计生委将根据调查情况,建立失独家庭档案,对女方还处于育龄阶段的家庭进行生育指导,并组织心理专家对不能生育的失独家庭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震后失独家庭的特殊困难,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汶川地震后第78天,国家和四川省迅速启动了“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涉及14个市、54个县、1041个乡镇。项目为高龄孕妇和反复流产孕妇等高危再生育人群进行优生指导和诊断,帮助他们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2008年7月,中国财政部会同国家人口计生委设立计划生育再生育免费服务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再生育的检查、治疗及手术医疗费用,竭尽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实现再生育的愿望。四川省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2900万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再生育技术服务。四川省数以万计在地震中失去孩子或有子女伤残的父母都可以养育新的生命。家园不仅要重建,失独家庭的伤痛要让新生命带去温情和希望。
社会给予失独家庭的爱
如何抚平失独家庭的心灵创伤,让他们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需要建立特殊的社会救助机制。国家补偿对失独家庭给予经济上的人文关怀,社会团体和组织也在陪伴他们,与他们共同承担。
让社区关爱走进失独家庭的精神世界。尽管任何友善无法取代已逝的父(母)子亲情,但社区关爱或许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失独家庭的精神痛苦,至少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社会温暖。比如,逢年过节的家访慰问,“沙龙”式的聊天侃山,培植爱好的感情转移等等。通过劝解和疏导的方式,让失独家庭正视丧子现实,走出封闭与绝望,鼓起生活的勇气。
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实现自我排解。尽管政府可以资助、社会可以援手,但真正让失独家庭走出丧子心理阴影,还在于“失独家庭”的自我排解。比如,通过网络建立失独家庭的QQ群,让“同病相怜”的兄弟姐妹,在虚拟的世界里相互倾诉、劝解和抚慰;建立专门的养老院,让具有相似遭遇和相同命运的人生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相互沟通与帮助等。
“与死亡俱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骇人: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亲友的哭泣,丧服与葬仪……”——弗兰西斯·培根《论死亡》。失独家庭可能比任何人都理解这句话,在失去孩子,面对对未来的恐惧,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关爱失独,分享大爱 !
瑞普华志愿者艺术团与失独家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