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新范式与政策着力点

2013-09-10乔为国孔欣欣

中国科技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产业链产品企业

乔为国,孔欣欣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1 引言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本质是要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越来越被认同和强调,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支持企业创新,并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从服务产业发展目的看,仅关注单个企业创新并不足够,需要在更广的产业链背景下,推动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协作[1],这点在推进我国电信业向3G迈进时体现得尤为突出。2010年和2012年,中国服装和标签业以产业链创新为主题的会议相继召开,一些学者对产业链创新问题亦进行了各种探讨[2-4]。学术研究的思想渊源可追溯至亚当·斯密,他强调分工专业化的重要性,而分工同时则意味着合作,合作或开放创新也早是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6-7]。在这样的趋势下,产业链创新也引起政策部门重视,近年科技部门开始出台政策,在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背景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迄今已经有56家联盟被认定,涉及行业包括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产业链创新,是指构成产业链的企业群体通过互动及需求激励或供给激励,先后或共同推出存在上下游关系或配合关系的新商品或商品组合[5],实际上指的是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企业协同技术或产品开发。这是一种狭义的界定,我们认为广义产业链创新指产业链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的变革。从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视角看,产业链创新变革,实质上是由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与关系变化而引起的。对企业创新实践的一些研究或报告[8-9],也正是这样理解产业链创新。企业视角下的产业链创新,或者说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指企业在价值链中通过定位与关系的变化进行价值创造活动。虽然说既有的产业链分析、战略管理与创新等有关理论,可以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研究提供一定基础,但并不充分。在无成熟理论情况下,结合具体企业案例的考察,会是较好选择。因此,本文将结合一些典型企业,考察分析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若干元范式,分析其一些共性关键特征,对政策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2 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元范式

企业在产业链中通过定位与关系的变化进行价值创造活动,具体形态不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明确最基本的形态,以便简化认识。结合近年对各地上百家典型企业的调研考察,我们认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最基本形态,即源范式有8种。

2.1 延伸型

它是一种常见类型,指企业在既有的产业链向上游或向下游延伸或转移。企业既可向下游、也可向上游延伸转移,环节或多或少,因此,它又可细分表现为多种具体形态。代表性企业有如丝绸行业的A公司,前身是全球最大绢丝纺生产企业,绢丝纺是丝绸的中间原料性产品,也是丝绸产品核心部分。2008年金融危机前,公司绢丝纺主要用于出口,占据日本60%以上市场份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海外需求锐减,而国内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A公司由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为主,由原料供应商向终端渠道商转变,产品由中间向终端产品延伸。可见,产业链延伸后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或服务,及与之相关的客户关系均会相应变化。

2.2 迁移型

指工艺及技术应用于跨产业新领域,虽不及延伸型常见,但有时会导致新产业出现,该类型代表性企业有B公司。它专业研究和生产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拥有全套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和碳化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依靠自身技术能力制造。公司创始人原是纺织设备设计与生产者,其研发的国产化碳纤维生产线投产,打破碳纤维由发达国家垄断、完全依赖进口的情况。由此,也基本可见迁移型特点,即将某产业领域的工艺和方法,拓展应用到另一产业领域。B公司情况下,是将纺织业工艺与方法,应用于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具有耐腐蚀、高模量、高强度等特点,可被应用于航空等广泛领域,是一种战略性新材料,在这个意义上显然不同于一般纺织品,产品应用对象、客户也都不同。但碳纤维产品外观与化纤形态相似,使化纤工艺迁移应用于它成为可能。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突破一些新技术,如碳化工艺。

2.3 客户挖掘型

这也是一种常见类型,是指面向同一客户开发提供其他不同的产品,满足其他需求,最大程度挖掘既有客户的价值。该类型代表有如C企业,下属阀门公司专门为电站开发、生产和提供阀门,是电站阀门业中佼佼者。既有电站客户,提供了可深度挖掘的客户基础。C企业又投资成立环保工程公司,专业从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等工程总承包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服务。可见在该类型下,客户未发生更换,如在C企业情况下,还是电站,但介入了新的产业领域,提供了新产品,满足既有客户其他需求。

2.4 替代型

指新企业用新产品替代已有产品,也常常意味着新产业链的出现与原有产业链消亡。企业D是该类型代表,它是新型管材设备构思、设计与生产商。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地下管道,如自来水、污水和雨水管,每年市场规模以百亿计。传统管材有钢管和塑料管,钢管耐压、不容易变形,但不耐腐蚀、厚重,钢管施工需要以混凝土支撑,施工慢,需要较好地基基础,地形稍有变化,连接处容易漏水。而塑料管常温下极耐腐蚀,但不耐压,塑料抗压强度仅为环钢的1/90,容易变形。D公司生产的管材,则结合两者优点,以薄壁钢做成结构为管道内壁,塑料为外壁,并解决好管材连接技术,取代已有管材,技术可行,经济也可行。可见,在该类型下,客户未发生改变,是新企业用新的替代产品满足同样需求。

2.5 拓展型

指企业利用或拓展已有部分资源或能力,面向新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该类型代表性企业有E公司,它是高尔夫服务运营商,因运营模式与携程相似,也被称为高尔夫领域的携程。它拥有面向全球高端客户的在线语音服务平台,为会员提供球场预订等高尔夫球服务。其语音服务平台服务人次每年50万,而服务能力有100万人次。为了充分利用这种闲置的生产能力与资源,它承接了多家银行的一些信用卡语音服务外包业务。可见这种类型下,是既有业务能力向其他产业领域拓展。

2.6 聚焦型

这也是一种常见类型,指企业将原有一部分产品或业务环节,外包出去或不生产,而是将业务或产品更加聚焦于某一环节。如F作为一个时尚服饰企业,产品涵盖男装、女装、童装等。它经营自有品牌,不同与许多一体化服装企业,其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服装设计及销售方面,且销售只通过网络。它本身并不具备生产能力,服装制造外包给其他服装厂。可见该类型下,产品并无多少实质性创新,但客户关系及企业组织发生较大变化。

2.7 分解集成型

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类型,实质是由一体化厂商,向生产网络转变。代表性厂商有如G企业,它推动发展工业化住宅。在我国住宅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大都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现浇体系。工业化住宅是施工建造方式变革的产物,即像造汽车等工业品一样造房子,住宅的主要构成部分,如承重墙体、梁、楼梯等,均在工厂预制生产,最后到工地将这些构件搭建组装成为房屋住宅。相对传统现浇体系住宅,工业化住宅有许多突出优点,包括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能基本消除住宅建筑常见的渗漏、开裂、空鼓、尺寸偏差等通病,还有建造工期短、生产效率高、节能降耗、环保效果显著等优点。工业化住宅建造,由原来建筑商为主施工,变为多家企业形成生产网络,每个厂商生产房屋这种复杂性产品的一个部分,最后由建筑商组装。

2.8 无中生有型

指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的产品或服务,构造一条原来并不存在的产业链。该类型代表有H公司,它提供在线旅游领域的垂直搜索服务,与携程等代理商不同,它是一个信息平台。机票和酒店等产品,有“快速腐烂”特性,由于渠道差异等,同质产品可能价格差异很大。H公司平台可以帮助航空公司等在更广泛范围寻找消费者,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将消费者引导到航空公司、酒店、在线供应商网站等,从而帮助直接实现B2C交易。启动整个产业链是H公司起步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当时对于旅游垂直搜索而言,中国市场的成熟度和接受度低。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公司都不卖票,左右买卖机票代理商的网站都不具备在线交易能力。由于缺乏营销能力,它们也没有动力建立网站在线预定直销。所以,H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塑造整个产业生态环境,把很多合作伙伴带上一条在线销售的道路,催生国内旅游直销市场。可见该类型,由于产品或服务是全新的,如何让市场接受,并得到产业生态环境支持是其核心挑战。

3 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共有特征

通过前面对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各种元范式及代表性企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第一,是相比传统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形态更为综合。OECD最新修订关于创新的奥斯陆手册主要涉及的创新形态有产品、工艺、组织和营销创新,欧盟近年进行的企业创新调查也主要覆盖这几方面。我们所讨论的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和这些创新形态间关系如表1所示。除了聚焦和拓展型等几种形态外,大多数形态都涉及产品、工艺、组织和市场创新,为多种创新形态的综合,是一种集成创新。这一类创新真正代表了大多数情况下创新的实际形态,即真实商业世界中一个企业创新行为很难如教科书一般被抽象出一种或几种创新类别,综合是常态。

表1 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和其他创新关系

第二,信息不对称是关键制约条件。由于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常是产品、工艺、组织和市场创新的某种综合,无论开发新产品或工艺,还是在新组织或市场条件下运营,企业的客户群体、产品及工艺或市场关系等都可能有很大变化,所需知识、能力和资源都不同。许多企业进行产业链创新,在寻找开发新产品或工艺所需人才、或商业合作伙伴等方面常会遭遇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三,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是其直接表现形态。既然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实质上是由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与关系变化而引起,它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有何影响?对于一些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形态,如无中生有、迁移、替代型,可能就意味着新的业态出现,实际上就是新兴产业发展,因此,它对产业转型升级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分解集成、拓展或聚焦型,尽管产品或服务相对新市场而言,可能并不是新的,但新的产业组织方式下,会提高产业的组织效率或生产效率,因此,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即便对于延伸或客户挖掘型而言,尽管其产品或工艺相对已有产业而言可能也并不是新的,但对于产业内企业提升效益与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它们的转型升级与延续,对于产业竞争力、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及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政策讨论

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否需要政策干预,如果需要,如何干预?通常来说,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前面已指出,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进行产业链创新一个共性特征是会遭遇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政府政策支持和干预,企业也可以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创新,但有两点情况则需要注意。

一是企业进行产业链创新的背景。如既有商业环境发生急剧变化,A公司进行产业链延伸创新的背景是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原来中间原料性厂商情况下,客户是家纺和服装厂商,客户关系是B2B,产品结构、销售与客户关系都相对简单。但在生产终端产品情况下,客户是大量个人或家庭消费者,产品设计及销售渠道复杂性提高,需要更好理解消费者行为,直接为消费者服务。新知识获取、能力建立与市场等资源具备需要时间周期,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原有收益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进行,速度是个关键。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得到政府类似欧洲企业网络 (Enterprise Europe Network,EEN)项目支持话,可能会更顺利、成本更低。欧洲企业网络项目,2008年2月发起,是欧洲竞争力与创新框架项目 (CIP)的一个关键部分。网络节点遍布欧洲,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和欧洲知识库联接,离企业很近,联络节点可以在现场提供帮助,也可以和该区域特定专业机构联系以更好提供服务。网络已经和一些欧洲及国家的商业组织、基金会及其他团体等协作,它们的部门专技对于网络的活动非常重要,合作伙伴包括商会、企业机构、地区发展组织、研究所、大学、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等。商业与创新服务网络,为欧洲中小企业提供广泛并免费的一站式服务,专家可以帮助了解市场信息、克服法律障碍、找到国际商业伙伴、提供跨国技术转移服务、获取资助或贷款,并就多样化问题,如知识产权、国际化或欧盟法律和标准提供建议,使它们更具竞争力。

二是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工业化住宅产业为例,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广泛实践,已经表明其技术和商业上可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收入水平提高,节能环保加强,对住宅质量要求提高,巨大潜在需求是可以预期的。1995年4月,建设部发布《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1996年发布《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到1998年7月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成立,标志进入实体推进阶段。在政策倡导下,业内一些领导厂商开始做出响应。2006年建设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发布,目的是鼓励一批骨干开发建设厂商与部品生产、科研单位组成联盟,选择对提高住宅综合性能起关键作用的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开发攻关,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所在地区住宅产业发展。该政策出台后,吸引了更多厂商开始介入工业化住宅领域。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提出的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从政策方面传递出一种导向性信号,影响潜在厂商认知与预期,促进更快的行动。但厂商采取实质性行动,依然依赖于现实的需求、有支持性生产网络及较强自身能力等前提,这也是为什么厂商行动仍然滞后于最初政策倡导若干年。一些厂商近年大力发展工业化住宅,也和一些政策开始对生产者补贴有关,如北京市政府对工业化住宅项目有3%容积率奖励。

由此,我们认为,如工业化住宅情况下产业化基地所支持的是创新联盟,表明既有的一些创新政策工具可以应用于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而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进行产业链创新,仅对技术创新或平台的支持有时并不充分,需要广义上产业政策工具的支持。就工业化住宅政策支持而言,容积率的奖励政策,可能比支持创新联盟激励作用更强。此外,还需要知识与信息服务支持,欧洲企业网络就是一种商业与创新服务支持网络。

[1]刘俊,朱欣民.从集成创新视角探析3C融合的竞争规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9):33-36.

[2]于斌斌.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111-117.

[3]姚凯,刘明宇,芮明杰..网络状产业链的价值创新协同与平台领导[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86-95.

[4]李万君,李艳军.典型国家种子产业链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1,(6):131-137.

[5]陈小洪..产业链创新: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1):20-21.

[6]Aspremont C,Jacquemin 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78):1133 -1137

[7]Chesbrough,Henry.Why companies should have open business models[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7,48(2):21 -28.

[8]刘艳.全产业链的尝试——方正集团创新系列故事之三[J].IT经理世界.2010,(22)

[9]李诚,林敏.企业产业链集成创新的探索[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0,(4):18-20.

猜你喜欢

产业链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