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蜜库老蜂农三部曲——记一切为了养蜂事业的北京市房山区蜂农佟福华
2013-09-10王乔
■ 王乔
(作者王乔单位为北京市房山区园林绿化局)
我能奉献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
——温斯顿·丘吉尔
佛子庄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大石河中游,地处山前暖区,蜜源植物丰富,素有“京西蜜库”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养蜂传统产业,佟福华正是坚守这一产业的京郊老蜂农的优秀代表之一。从集体蜂场养蜂到养蜂协理员管理养蜂,再到家庭养蜂,佟福华走过的养蜂事业路,见证着不同时期房山区养蜂人的辛劳历程,诠释着温斯顿·丘吉尔笔下的奉献……
提笔勾勒佟福华养蜂历程,耳边清晰地响起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著名三部曲——“命运”、“英雄”、“田园”,激情澎湃,久久不息。
“命运”
命运并不存在于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
——罗曼·罗兰
有一句古语这样形容坚忍不拔的开拓者:“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佟福华就是这样的有志者、苦心人。
房山区养蜂业具有资源、人才、物种优势,产业基础雄厚。二十世纪中叶,房山区养蜂总量曾位居全市第一,全区有多个养蜂生产公社和大队。西班各庄大队就是其中的红旗单位,当时大队有9个蜂场,每个蜂场养蜂约70群。1969年,佟福华16岁,幸运地进入了西班各庄大队集体蜂场。那时养蜂是个好产业,大队除了石板挣钱外,只有养蜂能见着钱,养蜂收入占大队收入的30~40%,人们都把养蜂挣的钱叫“飞财”,顾名思义,飞来的财富,谁不想抓?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乡亲们都抢着将儿子送到蜂场,用老佟的话说:“当时养蜂是个好活儿,是个技术工种。”可与佟福华一批送去的人大多没有留在蜂场,有的去了干不了,受不了蜇;有的不会干,下不了手;而佟福华既不怕蜇,又下得了手,勤勤恳恳,干的得心应手。天道酬勤,大队领导看他任劳任怨、聪明伶俐,最终将他留在了蜂场。从此,佟福华走上了一条坚守一生的养蜂事业路。
有一句古语这样形容坚忍不拔的开拓者:“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佟福华就是这样的有志者、苦心人。
那时候养蜂技术都是老师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没有培训班,没有互联网,就连技术书籍都很少。为了学好技术,佟福华以场为家,一年365天恨不得天天吃、住在蜂场,起早贪黑,整天扎在蜂群中,今天脸上挂了彩,明天手上挨了蜇,身上基本上没有没被蜇过的地儿;吃的都是粗粮、山野菜,每到大流蜜时节,常常忙得一整天只顾得上喝一肚子凉水;转场到哪里,就睡在哪里,老爷庙、坟场,那还是“好地儿”,好歹有个遮蔽、有个伴儿;有时转场到深山里,周围没有一丝人烟,夜里伴着山风、鸟鸣,再加上不知是啥动物的嚎叫,偶尔似乎还有动物移动着,那滋味,别提多慎得慌了,就连身下的木板子都吓得直晃悠。
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也没有磨灭佟福华养蜂的意志。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辛勤实践,佟福华全面掌握了传统养蜂技术,逐步成为集体蜂场的骨干技术人员。聪明勤劳的佟福华并没有止步于旧技术,在市农科院和市蚕蜂站专家的引导下,佟福华认识到一些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始寻找技术改良的出路。蜂螨危害是养蜂人很头疼的事,它寄生率高,蜂群损失大,那时候蜂农治蜂螨采用卫生球,可卫生球仅晚上能用,且方法单一,多次使用污染蜂产品。
佟福华发现这一问题后,多方探寻、苦心研究,引进农科院试验的“敌螨熏烟剂”,依照西班各庄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在自己管理的蜂场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这项技术效率高、治病快,并且白天也能用,弥补了卫生球的不足,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佟福华的蜂场是全市第一家。经过推广传播,此后这项技术被各蜂场争相采用,佟福华也成为该技术推广的第一人。
提到第一,就不得不说一下种蜂引进了,由于佟福华技术水平高、蜂场管理的好,市里专家将佟福华的蜂场作为新技术试验第一场,东北黑蜂、高加索蜂等一批产量高、适应性强的优良种蜂就是在佟福华的第一场里试验引进的,后被推广应用于房山其它蜂场。由于优新种蜂的引进应用,大大提高了当地蜂蜜产量,并且带动了周边霞云岭、河北等乡镇的种蜂应用,从而推动房山区蜂蜜产量不断增长,助推了房山区养蜂产业占据全市领先的地位。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正是佟福华的辛勤劳动决定了他加入养蜂事业大军,也正是他的刻苦钻研决定了他向着更高的阶梯迈进……
“英雄”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伏契克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北京市加大了养蜂业管理力度,各养蜂区县纷纷设立了养蜂管理机构,每区县配备1~2名专门负责管理养蜂的人员。房山区作为全市养蜂大区也成立了机构,配备了相应的养蜂管理人员,称为养蜂协理员。1976年,年轻、肯干、踏实、技术好的佟福华被大队推荐到房山区农林局任养蜂协理员一职,成为房山区第一位养蜂协理员,同时也是当时全北京市养蜂协理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从此,佟福华开始了管理全区养蜂工作的历程。
那时候区县养蜂管理难度大,全区各乡镇都有养蜂的,但都各自生产,技术闭塞。为了提高全区养蜂管理技术水平,佟福华挨乡挨村下去指导。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公务车、没有网络,佟福华基本是骑车下乡,到蜂场手把手指导,真正是: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其中的艰辛,唯有脚下的泥土最了解。
说起骑车下乡,佟福华记忆深刻。记得有一次到霞云岭乡堂上村指导,从局里到堂上村100多里地,正常情况骑车得走3~4个小时,那一次却走了6个多小时。骑车走到下石堡村时,自行车坏了,只能推着走到堂上,几十里地下来,佟福华已是满身满脸尘土,汗水顺着鬓角滴入脖颈,混合着尘土,就像两条小河,再配上他凹凸不平的国字儿脸,仿佛房山地图缩影,而两条汗水小河,恰似大石河和拒马河,一条蓝白格旧手绢抹过,两河不见了,只听得“咕噜咕噜”之声传来。也是,一早出来,到下午好几点了,能不饿吗?就见佟福华顺手拿过一根黄瓜,就着山泉水,咕咚咕咚一气,草草吃了——这就是一顿饭。然后,他立刻就到蜂场指导了起来……这样的场景在佟福华多年养蜂管理工作中再普通不过了,上演了一回又一回。佟福华的胃病就是这样落下的,饥一顿饱一顿,有一顿没一顿,铁打的汉子也挨不住啊。欣慰的是,那时全区上万群蜂,每一群都感谢着佟福华的问候……
在管理全区养蜂产业的同时,佟福华一直没有停下技术研究的脚步。看到蜂农取浆设备落后,王浆产量上不去,佟福华和养蜂技术员开始了取浆设备的研究;看到由于没有花粉收取设备,花粉产量上不去,佟福华开始了花粉收取设备的研究。经过无数次试验,1978年到1979年,佟福华与老蜂农技术员孙祺一起,自主研发了王浆取浆器,改良发明了花粉脱粉器,这在北京市是首创的。
取浆设备由原来的蜡碗改成了塑料王台,产浆量成十倍增长,每群产王浆由原来的2~3两提高到了1~1.5千克,花粉脱粉器的发明及推广应用,成为房山区乃至北京市花粉规模化生产的开端。两项发明直接改变了当时房山区蜂产品种类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也为之后房山区养蜂长时间占据北京市前列的位置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采访到这里,笔者不禁对眼前这位黝黑结实的老养蜂人肃然起敬。最能体现笔者此刻心绪的,是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篇首的一段话: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田园”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
1982年,体制改革后,集体蜂场解体,养蜂业被作为家庭副业正式提了出来。佟福华在管理区县养蜂事务的同时,开始了个人家庭养蜂的事业。一开始养两群蜂,3年后发展到40群,之后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首都北京进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阶段,房山区被确定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随着一系列山区关停煤矿及非煤矿山政策的实施,山区产业转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养蜂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成为山区人民共建友好产业、共享“田园”生活的优选。
大家都说:别看老佟退休了,他可是个大忙人。找他的人太多了,佟福华生怕忘了,专门拿个小本子记着,小本子上总是排得满满的,今天是小刘家、明天是小孙家、后天是小张家……而他自己家的蜂往往顾不上照顾,全靠佟嫂管着。
佟福华凭借多年从事养蜂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敏锐感,紧抓产业发展优势条件,繁荣家庭养蜂业。2011年,他的蜂群发展到80群,年产蜂蜜3500千克、王浆75千克,还有蜂蜡、蜂胶、花粉等,年养蜂收入7~8万元,占家庭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佟福华靠养蜂建设了幸福家园,走上了致富道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佟福华自己致富了,并没有满足,乡亲们都富裕了,他才安心。多年来为了共建幸福田园,他积极帮助周边的养蜂户,使他们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道路。新养蜂户不懂技术,佟福华就把他们带到自己家中,给他们现场演示各项技术,手把手教他们,还经常出去为周边蜂农进行技术指导。大家都说:别看老佟退休了,他可是个大忙人。找他的人太多了,佟福华生怕忘了,专门拿个小本子记着,小本子上总是排得满满的,今天是小刘家、明天是小孙家、后天是小张家……而他自己家的蜂往往顾不上照顾,全靠佟嫂管着。
在帮助指导蜂农之余,佟福华积极帮助蜂农更新优良种蜂及王台,近年来,佟福华引进优良种蜂,为广大蜂农免费提供优质王台及蜂王500余只,优种率达到80%以上。通过优良种蜂推广应用与优质王胎的应用,提高蜂产品产量30%以上,真正使蜂农受惠。在培育选育蜂种过程中,佟福华自己承担一切成本,在自家蜂场试验后,再推广给大家应用,优良蜂种收益归全体蜂农所有。
为提高技术水平,掌握最先进技术及设备,在市蚕蜂站和区园林绿化局产业科的指导下佟福华更加勤奋地扑在养蜂专业上,他每年订阅《中国蜂业》等期刊,购买《蜂群四季管理》光盘送给养蜂户学习,还经常组织重点养蜂户,互相交流经验,解决问题,使蜂农间能够相互沟通技术和信息,有些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佟福华及时与区、乡和市站有关人员沟通情况,争取政府帮助解决。
由于佟福华在房山区养蜂业的多重身份及影响力,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大伙共建美好田园的养蜂代表,代表蜂农呼吁政府重视养蜂业,代表蜂农通过合理渠道解决养蜂户诉求,代表蜂农与蜂产品生产企业协议蜂产品销售价格……通过佟福华的呼吁争取,1994年,全区仅有的一笔贴息贷款200万元落到了蜂产业上;2007年,区里重奖养蜂业的十辆农用三轮车开进了养蜂大户家中;2011年,区里支持万套蜂箱、养蜂设备等领回了蜂农家中;“十二五”开局连续两年,蜂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写入了区政协提案中,年扶持资金541万元已拨付房山养蜂业;2011年底,房山区蜂群总数突破4万群,创造了历史新高……所有这些,都与佟福华的努力分不开。
正是: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佟福华当之无愧地荣获了“房山区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农村科技协调员”等荣誉称号。
采访结束时,贝多芬的“命运”、“英雄”、“田园”三部曲犹在耳边,如这交响曲般,养蜂人的旋律也称得上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这部作品承载了时代赋予养蜂人的凝练而厚重的责任。要是你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么不妨来房山老蜂农家走一走,亲身感受、侧耳聆听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