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辨证施护疗效分析

2013-09-10张红文葛磊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痉挛偏瘫分型

张红文 葛磊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康复医学科,066100)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辨证施护疗效分析

张红文 葛磊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康复医学科,066100)

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通常会造成患者一侧肢体发生偏瘫,大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患侧关节活动度受限、肌张力增高、协调与平衡能力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本科针对此病在治疗上采用针灸、中药内服、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上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0-05—2013-06脑卒中偏瘫患者310例,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辨证施护组与专科护理组。其中辨证施护组170例,男106例,女64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6岁;专科护理组140例,男98例,女4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中的有关诊断标准,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①发病时间处于脑卒中后2周~6个月;②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包括:①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②排除认知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

1.3 护理分型 对辨证施护组进行护理分型,根据Brunnstrom治疗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开展辨证施护,Brunnstrom治疗分期[2]与中医辨证分型[3]。Brunnstrom分期:迟缓期(BrunnstromⅠ~Ⅱ期),痉挛期(BrunnstromⅢ~Ⅳ期),后遗症期(BrunnstromⅤ~Ⅵ期);对应中医分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痰瘀互阻型、痰热腑实型。

1.4 评价标准 采用国际通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及日常生活活动评价表(ADL)进行评价。

2 方法

两组都在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治疗及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专科护理。辨证护理组在专科护理基础上开展辨证施护,辨证施护组为治疗组,专科施护组为对照组,以1个月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进行评价,于疗程后进行再次评价,统计疗效,并进行住院时间比较。

2.1 专科护理

2.1.1 迟缓期 指导患者或家属掌握良肢位摆放方法、患侧肢体被动活动及主动活动方法,2次/d,掌握简单的床上运动方法如向健侧、患侧翻身,桥式运动,预防患肢痉挛。

2.1.2 痉挛期 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措施[4]。指导患者进行抗痉挛训练:Bobath式握手上举上肢;髋、膝屈曲训练,下肢内收、外展训练,坐位平衡训练;指导患者熟练掌握转移移乘方法,如轮椅到床、床到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的使用方法等。

2.1.3 后遗症期 适当安排康复训练的时间,指导患者正确地翻身、起坐、移乘及自我功能锻炼,缓解肢体痉挛,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进行主动运动和速度、协调性方面的练习,在ADL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为回归家庭做准备。

2.2 辨证施护方法

2.2.1 迟缓期 中医辨证多属气虚血瘀,患者肢软不用,偏枯无力,肢体麻木,舌质黯或见瘀斑,苔白,脉细涩或细弱。护理措施:室内环境安静,保持空气清新,饮食宜进补气、益气活血、益气化瘀之品,宜清淡、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多食山楂、木耳、桂圆、甲鱼等,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发泄心中的郁闷,使其心情舒畅,对治疗充满信心。

2.2.2 痉挛期 中医辨证多属阴虚阳亢,患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头痛头晕,耳鸣口苦,患肢僵硬拘挛,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劲。护理措施:保持环境整洁宁静,通风良好,光线柔和,温暖湿润。室内放置花草,以利患者养阴拟火,敛心神,舒肝气,饮食宜进食清淡之品,如绿豆、莲子粥等。积极向患者解释运动障碍、吞咽障碍、失语等产生的原因,安慰患者及家属,适当控制自身情绪,勿大怒,多与其他病患沟通,及时鼓励病人的进步,也应从治疗的角度告诫病人不要急于求成,应按照所设定的目标进行锻炼,不要过度劳累、过度运动。

2.2.3 后遗症期 中医辨证多属痰瘀互阻、痰热腑实两型,患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喉中痰鸣,饮水咳呛,腹胀便秘,舌质黯淡夹瘀点,苔腻,脉弦滑。护理措施:室内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宜进食小米、丝瓜、菠菜、芹菜、豆浆、西瓜、黄瓜、木耳等,忌辣椒、肥甘厚味,以免助火生痰,预防便秘,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平气和、心情愉快,正确面对自身存在的功能障碍,积极参加康复治疗及文体锻炼,争取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及社会。

3 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及ADL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及ADL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ADL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30.54±13.55 32.23±14.93 18.35±2.35 20.12±5.65治疗后 80.25±15.79★ 61.15±15.15 81.15±10.37★ 68.22±13.69 FMA

治疗组平均住院日(57.85±5.3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83.95±7.67)d。

4 体会

脑卒中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康复治疗为当前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专科护理侧重于功能障碍恢复,未有针对性的饮食、情志、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药同源,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饮食得当,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反之则可以加重病情,病程延长,《灵枢·口问》强调:“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忧愁、愤怒等情绪因素的刺激,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对起居、饮食、情志等的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体质,提高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5]。我科自2010年针对170例脑卒中病人采用辨证施护,其中气虚血瘀型38例、阴虚阳亢型69例,痰瘀互阻型35例、痰热腑实型28例,通过对运动、饮食及心理等方面开展辨证施护,科学运动、适当饮食、调试心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FMA及ADL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平均住院日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使用该项目指导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5.

[3]肖振辉,李佃贵.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85.

[4]丁永梅,高敏.脑中风病人的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3,5(2):98-99.

[5]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8-111.

1005-619X(2013)12-1127-02

2013-08-01)

猜你喜欢

痉挛偏瘫分型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