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安红花油茶优树筛选与资源利用分析

2013-09-08李倩倩丁春邦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优树雅安红花

李倩倩,陈 彬,丁春邦*

(1.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2.雅安太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 625000)

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ta How.ex HU.)又名宛田红花油茶,俗称红花油茶,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小乔木。红花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均优于普通油茶[1],依据BI1765-2003各项指标检测,红花茶油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常见食用植物油标准。红花茶油耐储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酶素,有“中国油茶王”的美誉,是全球最优的食用植物油[2]。红花油茶除制取茶油外,其茶蒲、茶壳、饼粕中的许多成分均可开发利用,如茶皂素、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从红花油茶籽中提取的生茶油还具有神奇的驱虫和杀虫作用[3];其花、叶的内含物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4]。此外,红花油茶花色艳丽,树型美观,可做园林观赏树种和盆景,用以发展新型观光农业。

2008年~2012年,本课题组对雅安的红花油茶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雅安市雨城区大兴镇、合江镇有较为集中地红花油茶分布,在此开展了优树筛选,为落实国家油茶发展规划、加强红花油茶资源保护、推动雅安红花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资源调查

在调查区内,采取走访村民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先入村访户初步了解红花油茶资源状况,再对重点线路进行实地勘测。对生长在林地中多年未抚育的红花油茶林,以6 hm2~8 hm2树林设一样地,深入林内调查其分布面积、株数;对生长在村庄及农地周围无法设样地的零星分布红花油茶,调查其面积、株数[5,6]。

1.2 优树选择

1.2.1 选优标准

红花油茶优树的选择参照国家林业行业标准[7]进行:一是树龄15 a以上,非孤立木,树形完整,树冠开展,生长良好;二是果实大小和分布均匀,病虫害没有或极少,按冠幅乘积计算当年平均产果1 kg·m-2以上;三是鲜出籽率40%以上,干出籽率25%以上。

1.2.2 选优方法

采用典型样树调查法。典型样树(即优树)的确定是通过当地村民的推荐及实地观测,对调查所获得的初选油茶优树进行编号标记,观察不同优树的形态特征。树高、胸径、冠幅用皮尺测定;叶长、叶宽用游标卡尺测量,统计优树当年的单位面积产果量。随机摘取50个茶果置于封口袋中,及时(24 h内)进行果实性状的测定;测量时选取20个茶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的纵径、横径,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平均单果重,剥开果实,记录种子粒数,对果皮及种子分别称重计算鲜出籽率;余下的自然风干两个月后进行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指标的测定[8~11]。复选和决选重复测定果实相关经济性状指标,各项指标均达标的选为优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源分布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雅安红花油茶面积约236.1 hm2,共34455株(见表1),垂直分布在海拔554 m~1296 m之间,其中以926 m~1068 m范围的丘陵山地常见。从分布和生长状况看,林下的面积约148.0 hm2,21940.0株,主要分布在大兴镇九龙村和万坪村;散生、零星分布红花油茶折算面积88.1 hm2,12515.0株,各地均有分布。红花油茶极少单独成林,大多散生在马尾松林或杉木林下,以半野生状态存在,伴生植物有竹子、蕨类、巨桉、木兰、酸枣、板粟、香竺桂、桦木、毛楠、乌桕等。

表1 红花油茶面积与株数统计Table 1 The area and Individuals statistics of Camellia polyodonta How.ex HU.

2.2.1 优树形态特征

在初选的基础上,通过复选,15株优树进入决选,各优树形态特征列于表2。

不同优树树高、胸径及冠幅面积因生长年限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树高变化幅度为2.3 m~5.5 m,其中雅红7最高为5.5 m,雅红10最矮为2.3 m;胸径变化幅度为13 cm~32 cm,雅红14最大为32 cm;冠幅面积的变化幅度为5.04 m2~10.11 m2,雅红9最大为10.11 m2。

不同优树叶片、花与果的形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叶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两种;叶色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两种;叶片长为7 cm~13 cm,叶宽为2 cm~5 cm;花色皆为红色;花瓣数为4~7;柱头2~5裂不等,开裂有深有浅;平均每枝花芽数3.0个~11.0个,其中雅红17、雅红37花芽数最多,花芽分化越多说明结果量越多;果实形状以球形居多;果色均为黄褐色;决选优树除雅红16、雅红37有少量病虫害以外,其余树体、果实均无病虫危害。

表2 红花油茶优树形态特征比较Table 2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of Camellia polyodonta How.ex HU.

2.2.2 优树经济性状

优树的经济性状是决定优树是否入选的关键因素,对各优树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便于筛选出产量较高的优树,结果列于表3。果实的纵横径直接反应果实的大小、形状,纵横径值越大果实越大,纵横径值之差越小,果实越接近球形,果实的大小能间接反映产量的高低。雅红14果实最小;雅红11果实最大。

表3 油茶优树经济性状比较Table 3 The economic traits comparison of Camellia polyodonta How.ex HU.

决选优树果实含种子6粒~15粒不等,平均鲜果重23.08 g~81.37 g,单位冠幅面积产果量1.3 kg·m-2~ 3.0 kg· m-2,鲜出籽率 20.97% ~43.17%,干出籽率11.59% ~26.76%,干出仁率65.85% ~78.18%,种 仁 含 油 率 27.94% ~32.46%。其中雅红11、雅红15果实较大,分别为81.37 g、73.18 g,属于大果型,雅红12果实较小,为29.01 g;优树单位冠幅面积产量超过2.0 kg·m-2的有10株,最高为雅红11,达到3.0 kg·m-2;雅红15鲜出籽率最高,达43.17%;含油率以雅红17最高,达32.46%。

15株优树中在单位冠幅产鲜果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方面均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3株,分别为雅红11、雅红15和雅红17,可做为优质种源进行保存,并开展优良品种选育,以期培育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红花油茶优良品种。

2.3 资源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红花油茶多数虽当年开花量大,但次年却无果或少果,主要原因是:(1)无人管理;(2)品系繁杂,实生个体性状不稳定;(3)长期生长于马尾松林下,日照不充足,在光照条件较好的纯林和灌丛林中,产量超出松茶混交林的6倍~10倍,病虫害感染率低2倍左右,出油率高5%左右,可见松树覆盖越大,产量越低;(4)红花油茶是异花授粉的虫媒植物,现存红花油茶多呈散生状,极少成林,影响了植株的授粉。

红花油茶是一种独特的木本油料植物,当地有农民用于榨油、观赏,但不成规模,没有形成产业。制约雅安红花油茶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原因有:(1)认识不足,没有深入发掘红花油茶副产品价值,农民对于红花油茶的认识只停留在榨油食用的层面,对其总体经济价值质疑,导致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对于其他经济物种的认可,加速了红花油茶资源的砍伐;(2)茶油生产技术落后,小作坊加工茶油致使农民普遍认为茶油口感不如菜籽油,不接受油茶;(3)繁育管护技术不成熟;(4)政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关政策、规划和资金的扶持。

3 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建议

通过调查,摸清了雅安红花油茶资源分布现状和生长状况,由于当地对红花油茶重视程度低,缺乏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利用措施,雅安红花油茶资源正在日趋减少,保护红花油茶资源刻不容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3.1 保护野生资源,开展基础科研工作

由于开荒建设等因素,红花油茶野生资源在不断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逐步消失。应对野生红花油茶进行就地保护,加强抚育管理,使红花油茶得以生存并促进种群自然繁衍。

开展油茶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品种选育、种苗繁殖技术、栽培技术、深加工及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使之为红花油茶产业的发展服务。发展红花油茶产业必须要有良种作保障,高产栽培技术作支撑。良种是种植业的核心,而优良单株是培育良种的基础材料,应加强优良单株的筛选、培育、保护工作,确保油茶产业的顺利发展。

3.2 加强宣传,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建议当地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或指令性计划,利用文件、会议、电视、报纸、标语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红花油茶的保护意识,减少和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根据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编制红花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3 利用生物特性,发展立体生态茶园

红花油茶花色艳丽、树形美观,花期较长,是发展新型观光农业的理想树种。雅安拥有丰富的绿茶资源,绿茶种植面积大,可以因地制宜,建立绿茶套种红花油茶的立体生态茶园。该种植模式在不增加管护成本的前提下,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民增收,预防病虫害,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4 发展油茶加工企业,形成红花油茶产业链

雅安拥有独特的红花油茶资源,但一直没有形成产业,针对这种状况,发展油茶加工企业是发展红花油茶特色产业的关键。应紧紧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红花油茶副产品,提高红花油茶产品质量,从源头到市场,形成具有雅安特色的红花油茶产业链,实现雅安红花油茶种质资源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及持续合理利用。

[1]罗佳,周建平,谭惠元.红花油茶的主要成分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0,26(1):109 ~113.

[2]何方.中国现代经济林产业体系建设布局研究I——木本食用油料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3):1 ~7.

[3]李世成.云南腾冲县红花油茶资源调查及利用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3):11 ~13.

[4]邓白罗,谭晓风,漆龙霖,等.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J].林业科学,2006,(5).

[5]李世成.云南省腾冲县红花油茶资源调查及利用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3):11 ~19.

[6]何方,何柏.油茶栽培分布与立地分类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5):64 ~72.

[7]国家林业局.LY/T1730.1 -2008.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黄钰,郎南军,徐德兵,等.云南油茶优树多指标综合选择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3):43 ~47.

[9]陈素传,肖正东,汪小进,等.安徽大别山区油茶优株选择初报[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2):8 ~12.

[10]程剑,陈长庚,王文杰,等.安微省祁门县油茶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08,36(34):14991 ~14994.

[11]李良,程军勇,周席华,等.油茶干籽含油率及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4):56 ~59.

猜你喜欢

优树雅安红花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枫香优树生长与叶果性状分析*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江南油杉优树子代家系苗期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