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与境——我观徐华作品

2013-09-08李世南

中国艺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终南终南山纸本

李世南/文

意与境
——我观徐华作品

李世南/文

MEANINGS AND REALM——UNDERSTANDING OF XU HUA’S WORKS

徐华,1971年9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200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获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国画院画家、博士、副教授。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展览。2005年入选西北五省国画百家。2010年瓷器作品《百草三味》获首届“当代名窑”创新奖。

对于中国画的创作现状,徐华与我颇有共识。他认为当前中国画写意精神严重缺失,集中表现为制作性、模仿性、趋同性、功利性,这使得中国画的创作正在背离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他还深刻地指出写意精神缺失在当前具体作品上的表现是“假、大、空、满、细”。所谓的“假”就是既无思想又无感情最终导致没有内涵,所谓的“大”是尺寸越来越大,所谓的“空”是一样的东西不断重复,所谓的“细”是制作越来越细密,所谓的“满”则是画得越来越多。他主张山水画创作应注重绘画背后的人文之意,而非摹写与复制自然风光。

正如徐华认为,山水画创作中应有人文之意。意境一直都是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山水画理论中所谓的“含道映物”,就是说在反映自然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主观境界。只有这样画家才能在创作过程中掌握审美的主动权,将客观的物象转化为主客体统一意境的同时,潜在地注入作者之“意”。这个很重要。

我与徐华初次交往便发现,这是一个热衷绘画、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他在南北求学过程中,受众多名家点拨。读博士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画史、画论,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画的大写意内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理论上的积累和沉淀应用于自身绘画的实践中,为其成为学者型画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作品朴实无华、阳光、淡雅,艺术品性和格调不凡。

曲江胜景 纸本水墨 34cmx34m 2009年 徐华

终南深秋 纸本水墨 34cmx34cm 2009年 徐华

翠华清幽 68cmx45cm纸本水墨 2012年 徐华

左 南山友亭 纸本水墨 34cmx34cm 2010年 徐华

从徐华创作的《终南山》系列中可一窥其绘画精神。他所描绘的终南山,历来都是众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等传世佳句。他的绘画以终南山为创作支点,我想他应该别有用意。终南山古有“寿比南山”、“终南捷径”之说,徐华正是钟情于源远流长的终南文化。他心追古法,意在当下,以冲淡清远之笔,书写《终南阴岭之秀》、《云起之时》、《白云回望合》、《日色冷青松》。画面追求一种超然洒脱之气,干净、静逸,色调是阳光笼罩下的淡淡的“冷”。这也许是他在繁华都市中,静思后的一种心境表达吧!中国山水画受儒道哲学思想影响颇深,“淡和”、“静空”之观自然沁入中国山水画中。苏轼将老子的“虚室生白”思想发挥为“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物”。而徐华的山水画则是在有意无意间将这种清和、虚空浸入其山水画中。他的绘画多以淡墨写之,即所谓 “淡”美,墨色淡而有骨、淡中求变,有层次、有深度、有厚度。墨色中透着股淡淡的清香,格调不俗 。

徐华也是一个勇于探索的画家。观其实验性的《水木兰庭》系列作品,“空”成为主题,作品中运用了中国文化中的亭子、围栏等单纯的语汇,画面空间布局自由随性,纯粹而富有禅意。整幅作品给人一种“一亭一净土,一念一清静”的空灵之感。画面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当下性。这些画如果再随性一些,就更有意趣了。

自古西安多才俊,生活于此的徐华,定会在层层剥茧之后有新的升华。

南山烟雨山泉 纸本水墨 136cmx69cm 2011年 徐华

2012年4月于北京

猜你喜欢

终南终南山纸本
弦乐四重奏《终南山怀远》中的时空观念与音乐叙事逻辑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陕西 终南一脉可消暑
熊明非作品选
终南望余雪
兰华生作品
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
谢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