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传播特性——以《新闻1+1》为例

2013-09-07李云梓

潍坊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评论员白岩松电视新闻

李云梓

(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

引言

《新闻1+1》是新闻频道在2008年推出的一档新闻事实报道与评论相结合的节目,其宗旨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1]从开播到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内容上,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不疼不痒的批评和调侃,而是以新闻事实为中心,大胆的谈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敏感话题,起到了良好的媒体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对其中2012年9月6日到2013年2月8日播出的101期节目进行分析,从选题、节目形式、新闻评论、及主持人言语表达风格几个方面入手,系统地评析其节目的传播特性。

一、选题

(一)聚焦于国内当天发生的新闻热点

社会热点一般指与人民利益和现实生活相贴近的问题。《新闻1+1》从开播以来就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价值,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更是有效、及时、快速地还原新闻的全貌,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对其进行深刻的解读。从2012年9月6日到2013年2月8日这101期节目中可以看出:节目的选题以当天发生的新闻热点居多,占58%。(见表1)

表1:《新闻1+1》按照选题功能分类

在所统计的101期节目中,有许多期节目涉及到社会热点及社会新闻突发事件。例如,2012年11月28日,日本前任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卸任并且离开中国,一波三折的驻华大使人选问题终于划上了句号。《新闻1+1》就旧大使离任和新大使上任的新闻事件做了一期名为《再见,丹羽宇一郎!》的节目,对中日关系未来的走向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读;2012年12月25日,江西贵溪发生了一起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新闻1+1》也是在事故当天做了一期《校车事故·还是教育“失顾”?》的节目,快速及时关注了此次校车事故。节目的评论及时、有力、到位,对全国其它地方农村幼儿园的校车安全问题起到了警示作用;2012年11月19日的节目《五个孩子,在寒冷中死亡》,讲述的是贵州毕节五名儿童冬夜命丧垃圾箱。6度的的低温、寒冷的冬夜、狭窄的垃圾箱,他们从哪儿来?家人在哪儿?为什么会在街头流浪?节目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了这次新闻事件。

(二)社会民生类新闻占多数

近几年,国家一直倡导以人为本,作为央视的品牌栏目,《新闻1+1》将大部分视角放在了社会民生方面。将2012年9月6日到2013年2月8日所播出的《新闻1+1》按照选题内容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法制、国际和文教六个类别,统计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101期节目的选题中,社会类新闻占51期,几乎占到了总数的一半。(见表2)

表2:《新闻1+1》按照选题内容分类

由此可见,《新闻1+1》也把视角较多的放在社会民生新闻上,密切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起居问题,彰显出节目的人文情怀。例如“,农民工讨薪”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虽然“恶意欠薪”已经成为一个罪名写入了刑法,但是依然能够看到有层出不穷的欠薪的方式以及花样翻新的讨薪方式。2013年1月23日《讨薪之路,到底有路没路?》就关注了农民工的讨薪问题;2012年12月7日,记者发现有许多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只要凑够一拨人可以闯红灯、过马路,出现了一系列不文明现象。《新闻1+1》就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期《文明交通,拒绝“中国式”》的节目,节目中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指出这种侥幸心理往往就是酿成车祸的主要原因,同时呼吁公民提升自身的社会文明程度。

二、节目形式

(一)“1+1”的双人谈话模式

《新闻1+1》开创了一种主持人加观察员的“双人相互谈话”节目形式。董倩作为节目的主持人,而白岩松的身份是新闻评论员,两人交互双向制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场。董倩作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宏观把握着节目的走向,对新闻观点进行有效平衡和补充,把选题外围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而白岩松主要是担任“评”和“说”的任务,是整个节目的灵魂,通过他系统的分析和解读,使得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更为清晰。

(二)挖掘图像功能,提供事实论据

当今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对电视新闻的传播要求不仅仅是停留于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将“浅层”信息与“深层”信息都尽收眼底。与传统媒介不同,电视画面可以为电视新闻言论提供论证过程的论据,这也是电视新闻相对于传统媒介的一大优势。传统的纸质媒介许多时候靠的是记者对单一的新闻事件进行描述,没有具体的图像、场景、现场画面等可观性事物的展现,使得新闻媒介形式十分单一。而电视新闻就弥补了这一缺陷,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等多种方式,为主持人的评论提供了事实依据,充分发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符号功能,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共同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在《新闻1+1》中,会将各大报纸的重要新闻和重点板块推荐到观众面前,使新闻更具有跳跃感,视野更有冲击力。

(三)“L I V E”标志的特殊性

《新闻1+1》与其他的节目形式不同,是一档直播性的新闻评论节目而不是事前录制好的,这一点通过电视屏幕右上角的“L I V E”标志就可以看出。众所周知,直播节目较于录播节目难度会大一些,尤其是对于新闻评论类节目来说,主持人在直播时就相当于是在一次次“冒险”,对于突发的新闻事件应当如何评论?从什么角度评论?评论的尺度在哪里?这些都是栏目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做好直播性的新闻评论节目很难,而且在央视的平台上,做好新闻评论节目更是难上加难,一旦把握不好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就会引起社会的舆论狂潮,无法胜任人民群众的意见领袖。也正是由于困难重重,央视才花大力气去扶持和鼓励《新闻1+1》这种直播性的新闻评论节目,以此来打造有价值的栏目品牌,从而提高节目质量。

三、新闻评论

(一)时效性强

《新闻1+1》十分注重评论的时效性,选取的是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进行分析评论,所涉及的话题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至少是短期内的社会热点新闻。例如在“十八大”会议召开以后,《新闻1+1》总共做了7期关于“十八大”会议的节目,每期节目的侧重点都不同;又如在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新闻《1+1》就利用“现场连线”的方式采访了莫言,紧跟时事热点。可见,《新闻1+1》的评论时效性很强。曹景行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说:“新闻在爆发后,有一个解释权的问题,大众还有一个知情权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大陆事实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报道权放弃了。如‘9·11’事件,报道权的丢失意味着解释权的丧失。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如果你保持沉默,民众就会去寻找其他的消息来源。作为媒体,其实最大的竞争就是解释权之争。第一解释权可能要比其他解释更重要。”[2]因此,《新闻1+1》对于时效性的重视,就是对第一解释权的重视。

(二)评论视角独特

尽管《新闻1+1》的创办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希望能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深刻分析和评论,但毕竟在中国现有的行政体制的大环境下,它不得不时刻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去解读一些重大新闻事件。而值得称赞的是,在《新闻1+1》的节目中,评论员会首先按照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对新闻事件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再根据各大纸媒及网络上民众的言论进行整合分析,并没有一味的传达政府的政策与精神,尤其在涉及政府的一些负面新闻时,评论员还会给予严厉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也是节目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例如《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20130130)这一期,大雾问题已经困扰华北地区多日,但是雾霾情况并没有解决,相关部门也没有给出合适的处理方案,白岩松评论中带有讽刺,讽刺中又夹带着思考,语言犀利且有深度。由此可见,《新闻1+1》不仅有自己的言论立场,同时也很好的兼顾到了受众的利益,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的思考。由此也可以看出,评论员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新闻语态的平民化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民生新闻”的兴起,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语态最显著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改变了以往的电视媒体的说教态度,逐步走向新闻语态的平民化。2007年,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作M F A课程讲座,曾对央视评论员的语言有过这样的定义:“区别于官方话语系统与民间话语系统的第三套语言系统。”[3]而这“第三套语言系统”也可看做是新闻评论语言平民化的象征,所以,《新闻1+1》就运用了平民化的思维方式和传播语态去表达陈述言论观点,使得新闻评述中假、大、空的内容少了,客观、具体、平实的话语逐渐增多。这样一来,新闻语言就会变得非常的通俗易懂,表达方式也是简单明了、随意自然,大大增加节目的可观性,使得各个文化程度的受众都可以接受,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引导正确舆论的作用。

四、主持人风格

当节目相对稳定的时候,主持人就该确立自己的形象风格。而这一形象既要满足广大受众的共性要求,同时也应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唯此,才能在节目中创造良好的效果。《新闻1+1》开播最初,就选定了白岩松和董倩这两个在新闻领域能够驾轻就熟并且极具个人特色的主持人。董倩条理清晰,有扎实的采访功底,对整个节目的进程和脉络把握的十分到位;白岩松逻辑严密、观点鲜明,拥有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他的评论总会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够提高节目的信誉以及品牌影响力,对打造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1+1》充分利用“评论员”这一角色,使主持人的语言更加个性化。当然,评论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是基于个人风格基础上,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评论员是节目的灵魂,因为评论的实施要靠评论员来完成,评论的正确与否、有无权威性都最终在评论员的精辟评论上体现出来的。《新闻1+1》就很注意树立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形象,像白岩松就从“播音员”的身份转移到了“评论员”,再凭着他多年以来累积的电视新闻经验,以及扎实的知识修养和深邃的洞察力,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论风格。也正是由于他独特而有个性的新闻评论语言,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白岩松体”、“白岩松语录”等等,一度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

结论

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传播研究证明:传播活动都潜在着一定的说服意图,而说服传播包含着有意图地形成、强化或改变他人反应的讯息。[4]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成熟,新闻评论日趋形成规模,从早期的“编者话”、播音员的“短评”这样简单、篇幅小、缺乏深度的评论形式到如今的电视评论、评论员评论等多种形式的结合,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这样的专业化频道来说,《新闻1+1》树立了大台的品牌价值与风范,发挥了节目的优势,具备了优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要素,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承载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闻1+1》官方网站栏目介绍.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xinwen1jia1.

[2]师永刚.解密凤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62.

[3]郑伟.卢迪迪论央视评论员的“第三种话语方式”——以《新闻1+1》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2011,(12).

[4]李岩,黄匡宇,张联.广播电视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2.

猜你喜欢

评论员白岩松电视新闻
2020,化工跃上风口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白岩松错了吗?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