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市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研究

2013-09-07贺华丽苟建华

财经论丛 2013年3期
关键词:供应链农产品检测

贺华丽,苟建华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一、引 言

“封闭供应链”这一概念是国内学者的首创,是针对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践而提出的一种供应链形态[1]。现有研究认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大型超市等核心企业应发挥主导作用[2]。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管控水平的关键是通过发挥供应链末端——超市的控制机制,以其为主导推进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流通及建立信息追溯体系,从而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管理的绩效与社会总福利[3]。

在我国,超市主导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模式正逐渐成熟起来[4],但超市在运行该模式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5]。基于此,本课题组在2012年7-8月间对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相关监管部门及消费者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相关问卷410份,回收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31份。依据这些调研资料,结合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策略,本文尝试构建以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并对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二、构建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的可能性

(一)封闭供应链的内涵

21世纪以来,随着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的主题转向“质量安全”,在该领域出现了基于质量安全的供应链运行模式[6]。2006年,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首次将该模式命名为“封闭供应链”。焦志伦(2011)进一步明确了封闭供应链的概念和特征,指出封闭供应链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确保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处于严格的质量监管之中,达到供应链过程的质量稳定,最大限度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供应链系统[7]。

(二)以超市为主导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的现实依据

第一,超市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封闭化的能力条件。超市雄厚的资金实力、品牌资产和渠道等优势,足以构建以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超市在终端主导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实力,为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多级检测体系和信息可追溯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超市企业中,有86.3%的超市资产总额超过了100亿,超过91%的超市门店在100家以上,86%的超市员工在1万人以上,77.2%的超市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

表1 被调查超市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实施封闭化的能力条件

第二,超市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封闭化的技术条件。封闭化技术包括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冷链运作管理和跟踪技术,产品识别、质量检测等信息追溯技术以及高效集成硬件和软件的管理技术等。由表2可知,95%的超市能指导上游种养基地实施无公害农业技术;所有超市都实施了冷链物流,且86%的超市建立了独立的物流运作体系;所有超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检测体系,且52%的超市开始使用RFID识别技术,81%的超市使用了VRM系统,23%的超市开始建立面向消费者的沟通平台。这些技术为实现超市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封闭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表2 被调查超市具备供应链封闭化的技术条件

第三,超市具备供应链组织规模化的封闭条件。实施封闭化运行模式,农产品供应链组织需具备供需双向的规模优势。由表3可知,基地模式、“超市+基地+农户”模式、“超市+合作组织+农户”模式、“超市+加工企业+合作组织”模式等新型供应链组织模式的比例分别为40.9%、54.5%、68.2%、81.8%,这有利于超市同上游企业建立合作,适应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的规模要求。

表3 被调查超市与上游企业(或农户)的供应链合作状况

三、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超市需要把市场准入、多级检测、信息追溯等封闭手段集成到供应链的整体运行之中,实现以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构建和运行[8]。由图1可见,以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流程:

图1 连锁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方式整合运行模式

(一)市场准入封闭化策略

该策略由政府和超市合作进行。政府的准入封闭制度用三个小方框(点状图纹)表示,即种养环节需达到无公害市场准入认证标准、加工环节需达到QS准入标准和零售环节的强制索证制度。政府在执行该策略时,给达到准入标准的主体发放准入证明,并将准入信息录入到统一的追溯系统上,作为令消费者信任的追溯信息。超市依据政府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自身的准入标准(该标准高于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准),并实行强制索证制度,对达不到准入标准的供应商不允许进入供应链。同时,超市需将准入信息录入到企业主导建设的质量信息追溯系统中,再通过链接传递到政府主建的质量追溯系统中,以发挥质量追溯封闭对市场准入封闭的促进作用。

(二)多级动态检测封闭化策略

为防止市场准入制度在执行中将“假认证”或“不合格认证”的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有必要实施多级动态检测封闭化策略,以实现对不合格产品的主动封闭和事前处理。多级检测机制的组成以供应链主体成员的自主检测和超市的跨环节检测为主[9],以政府检测为辅。政府的强制检测(图1中用带斜杠的方框表示)主要是为了驱动超市的自主检测和跨环节检测(图1中用灰色方框表示)。在执行过程中,依据超市与合作伙伴协商制定标准(该标准要高于政府制定的检测标准)。进入超市销售的农产品同时标注超市的公司品牌,超市因此需承担主要的质量安全责任。所有的检测信息都可进入统一建设的检测信息网络。超市将这些信息按权限大小反馈到政府主导的公共质量信息查询系统中,并对这些信息承担质量安全责任。

(三)质量安全可追溯封闭化策略

为进一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在超市的销售,超市有必要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封闭化策略,以实现对不合格产品的事后处理。同时,该策略的实施还能强化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优化整条封闭供应链体系。依据构建基础和条件,超市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完全可以自主建立能覆盖农产品种养基地、加工企业(供应商)、连锁超市、检测部门等主体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图1中,可追溯系统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需要及时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含消费者)适时传递,实现信息在各环节的共享。对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设在门店的终端随时查询追溯系统,也可以通过短信、网络查询相关的信息。一旦发现产品不合格,超市或管理机构可以即时向上游环节进行追溯。

四、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的实施障碍

(一)超市缺乏实施农产品封闭式供应链的外在推力

在发达国家,政府一般都通过立法程序规定超市必须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而且超市需对农产品负主要的质量安全责任。而在我国,目前超市还没有这样的外在推力。从表4可以看出,“现有相关法规并没有规定超市必须实施封闭化运行策略”、“没有规定超市要对经营的农产品负主要的质量安全责任”、“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分别占据前三位,而“缺乏统一、完整、协调的流程标准”和“质量标准”则位于最后两位。这说明制约超市实施农产品封闭式供应链的主要原因是外在制度推力的缺乏,而非技术层面的因素。

表4 影响超市实施封闭式供应链的主要制度因素

(二)超市缺乏实施农产品封闭式供应链的市场拉力

在我国现阶段,消费者对农产品封闭策略的认同度和信任度都较低,由此导致的低水平支付意愿使超市实施该模式的市场拉力大打折扣(如表5所示)。尽管被调查的消费者对质量追溯的认同度较高(达到75.2%),但只有35.6%的人认为认证产品是可靠的,21.3%的人认同超市的检测报告。在支付意愿方面,愿意对无公害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及有追溯标识的农产品支付较高价格的比例分别是35.2%、51.6%、41.7%和69.2%(见表6所示),其平均值为49.4%,支付意愿比例并不高。。显然,作为一种成本较高的供应链运行模式,当其建设运行成本难以通过市场消化时,必然降低实施主体的推进动力。

表5 消费者对超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采取措施的认同情况

表6 消费者对超市实施封闭化运行策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支付价格的意愿

(三)超市实施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自身障碍

第一,缺乏前瞻性观念的引领。据调查,当前外资超市正逐步整合三大封闭策略,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的封闭化运行。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超市通过实施高标准封闭策略,能使消费者将高质量和安全标准与公司品牌联系起来。相对而言,目前我国超市还缺乏这样的观念。表7对超市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降低风险”、“响应监管”、“提高集客力”分别占据前三位,而“塑造品牌形象”、“确立行业地位”则位于最后几位。这说明超市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源于一些防御性目标,而非强烈的建设性目标的引领。

表7 被调查超市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驱动因素

第二,缺乏成本掌控能力的支撑。封闭式供应链是一种成本较高的供应链运行模式。除了前期的投入,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的使用会使种养环节的成本较高,贴标、检测等环节也会导致人力成本增加,但这些成本目前还难以通过市场消化。因此,对超市来说,提升这种模式的运行效益的唯一途径就在于降低成本。但目前我国超市的种养基地规模较小,难以获得大规模种养的规模经济和通过机械化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物流环节,物流装备水平差、作业规范程度低等因素使得农产品损耗率居高不下,由此导致超市面临这一模式引入的成本控制障碍。

五、实施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强化商务部门在商贸流通领域的行政执法功能。建议短期内各商务部门加强与其他行政执法机构的协调,长期来看可以借鉴美国商务部的机构设置,将贸易、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部门等行政执法机构合并在商务部,由此推动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待时机成熟,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进大型连锁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的建设。

第二,积极推进超市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型超市采用“公司+农场”等一体化组织模式,以克服农产品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标准化问题[10]。

第三,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相关部门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强化消费者对三大封闭策略的了解,促进有效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还应重视媒体、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以促进消费者分享自身对产品使用的体验和感想,提高传播信息的可信度。

(二)企业层面的建议

第一,转变观念,把实施农产品封闭式供应链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和国家“农超对接”政策的推动,超市在农产品流通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超市要认识到这一趋势,把导入农产品封闭式供应链作为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的手段和实施企业差异化战略的载体,逐渐使农产品经营成为连锁超市的第二利润源,由此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加强创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的成本。超市可通过构建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全流通过程的信息透明化。由此就可对供应链每个环节的减值和增值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控,指导超市通过强有力的冷链物流平台和优化物流效率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控制全过程的损耗,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费用支出,使供应链综合价值最优化[11]。

[1]焦志伦.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彭剑,赵佳荣.建立和完善湖南省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初探[J].现代农业科学,2008,(5):84-85.

[3]Linda Fulponi.Private voluntary standards in the food system:The perspective of major food retailers in OECD countries[J].Food Policy,2006,(1):1 -13.

[4]胡定寰.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5,(2):12-18.

[5]黄祖辉,鲁柏详,刘东英,吕佳.中国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的思路[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9-13.

[6]黎继子,周德翼,刘春玲,蔡根女.论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2):30-34.

[7]焦志伦.基于食品安全的封闭供应链设计初探 [J].物流技术,2009,(4):80-84.

[8]刘伟华,刘彦平,刘秉镰.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改方法及其实践研究[J].软科学,2010,(4):48-52.

[9]焦志伦.封闭供应链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研究[J].物流技术,2011,(9):188-191.

[10]许益亮,靳明,李明琰.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以浙江寿仙谷为例[J].财经论丛,2013,(1):88-94.

[11]周树华,张正洋,张艺华.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J].管理世界,2011,(3):1-6.

猜你喜欢

供应链农产品检测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