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参照视野下的老乡心理效应实验研究
2013-09-07张鹏英张海钟
张鹏英 张海钟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群体参照效应是Johnson等人(2002)对自我参照效应的扩展。自我参照效应是指自我参照条件下的信息记忆显著优于其他参照条件 (语义、语音、结构)或他人参照条件 (Kuiper&Rogers,1979),也就是说,人们常常对自我相关的信息表现出记忆优势。Johnson等人(2002)在研究中,要求被试在不同参照条件下 (自我、内群体、语义)加工特征形容词,结果发现,被试在自我参照加工和内群体 (家庭或大学)参照加工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没有差异,且都优于语义参照加工的任务,这种对内群体表现出的记忆优势被称作群体参照效应。实验结果说明内群体跟自我一样能够促进记忆,对自我重要的他人和内群体都包含于自我概念 中 (Aron,Aron,Tudor,& Nelson,1991;Turner,Oakes,Haslam,& McGarty,1994)。
老乡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它是否也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老乡又称同乡,它的第一层意思是,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同乡 (汉语大词典,1991)。第二层意思是,对不知姓名的农村人的称呼。本文主要讨论前者。《辞源》 (商务印书馆 (下),1915)对“乡”的解释为古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清地方自治制,以人口不满五万之区域为乡;区域之通称,如同省、同市、同县,今皆称同乡;城镇以外皆称乡;对客土而言,如离乡还乡;两阶间谓之乡。为什么老乡的定义是: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老乡,人们在外地或本地,对相同籍贯的人是否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情?本文试图通过实验来考察人们在本地或外地时,是否会对与自己籍贯相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由于老乡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因而采用群体参照的实验范式对此进行探讨。
杨红升和黄希庭在探讨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时,以中国人作为认同群体,以美国人作为非认同群体,主要基于以下考虑:身为其中一员,被试对自己的祖国和祖国人民普遍都有较强的认同,以中国人作为认同群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被试对该参照群体不认同的情况;美国人则是中国被试相对较熟悉的外国人,可以构成规模和性质上与中国人相当的对照群体。同时,他们还指出考察群体参照效应,重点应将参照某认同群体的加工成绩与另一规模相当的非认同群体的加工成绩进行比较,而不是比较参照认同群体和参照自我等个体的加工成绩。因此,本研究选取与被试籍贯相同的人作为参照群体,以其他地方的人作为对照群体,将呈现的实验材料与某群体联系在一起进行加工。前提假设是被试在外地或本地时对相同籍贯的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一、实验的变量设计框架
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根据老乡的定义,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老乡。因此,实验分别选取在本地和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作为被试。第二,老乡的构成规模会随环境而发生变化,所以从省和市两个层次选取参照群体。张海钟和姜永志 (2009)对老乡观念进行研究时认为,老乡群体可以因个体的跨域流动范围不同而呈现相对性。我们用3项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1)不同省份作为参照条件,(2)不同省份的城市作为参照条件,(3)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作为参照条件。根据被试籍贯与现所在地的地域关系相同或者不同,每项研究又分为两个实验。三项研究 (6个实验)的相关信息详见 (表1-3)。
表1 研究一 不同省份之间的比较
表2 研究二 不同省份城市之间的比较
表3 研究三 同一省份城市之间的比较
二、籍贯省与居住省异同被试的比较研究 (实验1)
(一)研究方法
选取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籍贯与现所在地不是同一个省的大学生30名作为被试 (其中男生14名,女生16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从《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 (宇航出版社,1990)中选取36个人格特征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均使用双字词。积极和消极形容词各占一半,对各参照条件下形容词的效价和词频进行平衡。采用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省、喜欢的外省、感觉一般的外省)被试内设计。参照条件与效价均为被试内变量,以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作为因变量。
实验程序由E-prime编成,实验前要求被试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外省和一个感觉一般的外省,根据被试的籍贯 (省份)和选择的两个省份修改程序,这些省份名称将会作为参照条件,随机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每次只呈现一个形容词和一种参照条件,呈现时间为1000 ms。要求被试根据屏幕上呈现的问题和形容词作“是”或“否”的判断。例如,“‘勇敢’适合描述山东人吗?”,如果被试认为呈现的形容词适合描述特定参照条件下的群体就按“1”键,不适合则按“9”键。被试凭感觉按键反应(“1”键和“9”键在被试间做了平衡)。形容词全部呈现之后,进行2分钟的分心实验,最后让被试自由回忆刚刚看到过的形容词,能想起几个写几个。
(二)研究结果
对自由回忆率进行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省、喜欢的外省、感觉一般的外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参见表4。
表4 不同参照条件下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实验1)
方差分析发现,参照条件主效应显著F(2,58) =6.00,P<0.01;形容词效价的主效应不显著,F(1,29) =0.11,P>0.05;参照条件与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58) =6.25,P<0.01(见图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本省人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的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信息,F(1,29) =6.59,P<0.05,喜欢的外省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之间没有差异,F(1,29) =0.79,P>0.05,而感觉一般的外省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回忆成绩间差异不显著,F(1,29) =3.95,P>0.05;积极特征词的回忆率在不同参照条件下存在差异,F(2,58) =12.22,P<0.01,而消极特征词的回忆没有差异,P>0.05。
图1 不同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 (实验1)
(三)结果讨论
实验1结果显示,被试在外省时,对参照本省人加工的信息记忆,显著高于其他参照条件,而其他两种参照条件下的回忆率没有差异,说明被试对本省人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同时,与本省人有关的积极信息的记忆显著优于消极信息,而其他两种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的回忆率之间均无差异,这表明被试对本省人有积极偏差。积极偏差是指,与自我相关的积极信息的记忆成绩要高于消极信息。对大多数个体而言,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总是与积极的联系在一起 (Watson,Dritschel,Obonsawin,& Wyland,2006)。个体总是把积极的特质或结果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及个人所有的特性,而不会把消极的特质或结果与个人特性联系在一起(Mezulis,Abramson,Hyde,& Hankin,2004; Moran, Macrae, Heatherton, &Wyland,2006;Pahl& Eiser,2005)。这种归因偏差就是自我积极偏差,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的一种常见且稳定的现象(Heine,Lehman,Markus,& Kitayama;1999)。
三、籍贯省与居住省相同被试的比较研究 (实验2)
实验1中被试在外省时,对本省人表现出强烈的群体参照效应和积极偏差。如果被试在本省时,是否会对本省人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我们在实验2中对此进行探讨。
(一)研究方法
选取籍贯与现所在地为同省的大学生30名 (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被试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设计同实验1。根据被试的籍贯 (省份)及自由选择的省份名称,对实验参照条件进行修改,其余程序与实验1基本相同。
(二)研究结果
将自由回忆率进行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省、喜欢的外省、感觉一般的外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参见表5。
表5 不同参照条件下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实验2)
方差分析发现,参照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2,58) =1.35,P>0.05;形容词效价的主效应不显著,F(1,29) =0.01,P>0.05;参照条件与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2,58) =0.46,P> 0.05。
(三)研究讨论
实验2中,当被试在本省时,参照本省人加工的回忆率与其他两种参照条件之间没有差异,被试对本省人没有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当被试在本省时,本省人这一概念不能上升到意识层面,无法唤起被试的注意,因而加工成绩与其他参照条件之间没有差异。同时,被试在本省时,周围大多数都是本省人,对本省人是司空见惯,本省人这一特殊身份无法凸显出来,所以,没有加工优势。对个体重要的他人和内群体都包含于自我概念中,在这种情景下,同省人对个体而言并不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所以被试没有对本省人表现出特殊的认知和情感。
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我们发现,被试在外省时,对本省人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而被试在本省时,对本省人没有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笔者认为,被试在外省时,陌生的环境激起了强烈的乡土意识和老乡观念;而被试在本省时,周围大多数人都跟自己是一样的,人们很少会提到自己是某省人,本省人这一概念很少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实验中很难被激活。另外在实验1中,被试对本省人表现出了积极偏差。笔者认为,当被试在陌生环境中时,同省人这一群体对个体而言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被试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前人研究 (黄希庭,杨红升,2007)表明,群体规模的大小可能会影响群体参照效应的效果,并且由于本省人所涉及的群体规模比较大,因此,在研究二中缩小参照群体的范围,选用本市人作为参照群体,比较不同省份城市的群体,探讨被试在外市或本市时,是否会对本市人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同时在考虑被试是在离开本省的情况下来探索对本市人的认知和情感。
四、籍贯城市与居住城市异同被试的比较研究 (实验3)
(一)研究方法
选取籍贯 (城市)与现所在地不是同一个城市的大学生31名 (其中男生14名,女生17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被试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采用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市、喜欢的外省城市、感觉一般的外省城市)被试内设计。参照条件与效价均为被试内变量,以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作为因变量。实验程序基本同实验1。以被试的籍贯 (城市)和自由选择的不同外省的城市为参照条件,修改程序。
(二)研究结果
将自由回忆率进行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市、喜欢的外省城市、感觉一般的外省城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参照条件下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实验3)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参照条件下的回忆成绩差异显著,说明参照条件主效应显著,F(2,60) =3.34,P<0.05,形容词效价主效应不显著 F(1,30) =0.02,P>0.05,两者间交互作用显著,F(2,60) =3.76,P<0.05(见图2)。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本市人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的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信息,F(1,30) =4.26,P<0.05,喜欢的外省城市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之间没有差异,F(1,30) =0.66,P>0.05,而感觉一般的外省城市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的回忆成绩与消极信息之间没有差异,F(1,30) =3.17,P>0.05;积极特征词的回忆率在不同参照条件下差异显著,F(2,60) =7.89,P=0.001,而消极特征词的回忆没有差异,P>0.05。
图2 中不同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 (实验3)
(三)研究讨论
实验3中,被试对与本市人相关的信息记忆显著高于与其他群体相关的信息的记忆,对本市人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同时,被试对描述本市人的积极特征词的记忆显著优于消极特征词;被试喜欢的外省城市或感觉一般的外省城市群体相关的信息,积极特征词与消极特征词之间的回忆成绩均无差异。说明对本市人表现出了积极偏差。
五、籍贯城市与居住城市相同被试的比较研究 (实验4)
(一)研究方法
选取30名籍贯与现所在城市相同的大学生 (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年龄在18-22岁之间)。被试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设计同实验3,材料同实验1,实验程序基本同实验1,根据被试籍贯 (城市)和选择的外省的城市,修改程序。
(二)研究结果
将自由回忆率进行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市、喜欢的外省城市、感觉一般的外省城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参见表7。
表7 不同参照条件下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实验4)
方差分析发现,参照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2,58) =0.73,P>0.05;形容词效价的主效应不显著,F(1,29) =0.07,P>0.05;参照条件与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2,58) =0.62,P>0.05。
(三)研究讨论
实验4结果显示,被试在本市人参照条件下的信息回忆率与其他参照条件之间没有差异,说明被试在本市时,对本市人没有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跟实验2相似。
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可以看出,当被试不在本省或本市时,被试对本省人和本市人都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 (实验1和3),而当被试在本省或本市时,没有出现群体参照效应 (实验2和4)。笔者认为,研究一和研究二两项实验结果的原因是相似的。同时当被试在外地时,对本省 (市)人都表现出了积极偏差。
依据张曙光 (2006)的研究得知,大学生群体其老乡概念起源于进入大学阶段。也就是说,当人们离开家乡到异地时,才会产生老乡观念,才会对同一籍贯的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当个体处于异地时,面对陌生的环境与社会群体,彼此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地方方言、风俗习惯等文化观念与个体原环境中迥然不同,从而使个体产生了孤独和不安全感。而正是由于同籍贯(城市)的人之间有共享的文化观念,才使人倍感亲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情感归属和安全的需要。
前面两项研究分别进行了省份和不同省份城市之间的比较,但对同一省份的城市之间没有作比较,被试在本市或本省的其他城市时,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根据前面实验所得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假设:与本省其他城市相比,当被试不在本市时,可能会对本市人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当被试在本市时,可能不会对本市人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当被试在籍贯市时,是否会对本市群体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和内群体偏差?当被试在本省非籍贯市时,其地域身份的突显是否会提升到意识层面而促进对内群体信息的优势加工?
六、籍贯省与居住省相同而城市异同被试的比较研究(实验5)
(一)研究方法
选取30名籍贯与现所在地为不同城市 (同一省份)的大学生 (其中男生14名,女生16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被试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采用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市、喜欢的本省城市、感觉一般的本省城市)被试内设计。参照条件与效价均为被试内变量,以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作为因变量。材料同实验1,实验程序基本同实验1,根据被试籍贯(城市)和所选的的本省的其他城市,修改程序。
(二)研究结果
将自由回忆率进行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市、喜欢的本省城市、感觉一般的本省城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参见表8。
表8 不同参照条件下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实验5)
方差分析发现,参照条件主效应显著F(2,58) =4.21,P<0.05;形容词效价的主效应不显著,F(1,29) =2.19,P>0.05;参照条件与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58) =3.83,P<0.05(见图3)。简单效应分析,在本市人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的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信息,F(1,29) =4.63,P<0.05,喜欢的本省城市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之间没有差异,F(1,29) =2.42,P>0.05,感觉一般的本省城市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的回忆成绩与消极信息之间差异不显著,F(1,29) =2.27,P>0.05;积极特征词的回忆率在不同参照条件下差异显著,F(2,60) =7.89,P=0.001,而消极特征词的回忆成绩没有差异,P>0.05。
(三)研究讨论
图3 中不同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 (实验5)
实验5结果显示,被试在外市时,对本市人参照的信息记忆显著高于其他参照条件,而其他两种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没有差异,说明被试对本市人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被试对自己的内群体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这也证明了内群体包含于自我概念中(Aron,Aron,Tudor,& Nelson,1991;Turner, Oakes, Haslam, & McGarty,1994)。并且本市人参照条件下积极信息的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信息,而其他两种条件下,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回忆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被试对本市人有积极偏差。
七、籍贯省市与居住省市相同被试比较研究 (实验6)
前提假设,被试在本市时,可能不会对本市人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并通过实验6进行验证。
(一)研究方法
选取30名籍贯与现所在城市相同的大学生被试 (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被试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设计同实验5,材料同实验1,实验程序基本同实验1,根据被试籍贯 (城市)和选择的本省的其他城市,修改程序。
(二)研究结果
对自由回忆率进行2(形容词效价:积极、消极) ×3(参照条件:本市、喜欢的本省城市、感觉一般的本省城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参见表9。
表9 中不同参照条件下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实验6)
方差分析发现,参照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2,58) =0.24,P>0.05;形容词效价的主效应不显著,F(1,29) =0.74,P>0.05;参照条件与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2,58) =0.82,P>0.05。
实验6中,被试在本市时,本市人参照条件下的信息回忆率与其他参照条件之间没有差异,对本市人没有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结果验证了假设。
6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当被试的籍贯与现所在地不同时,即被试在外省或外市时,被试对本省或本市人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 (实验1、3、5);当被试籍贯与现所在地相同时,即被试在本省或本市时,并没有出现群体参照效应 (实验2、4、6)。并且被试在外地时对本省和本市人有积极偏差。根据老乡的定义(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老乡),把实验1、3、5中出现的群体参照效应和积极偏差称作老乡效应。从实验上述结果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当被试在外地时对老乡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而被试在本地时没有出现这种效应。换言之,被试只有在外地时才会出现老乡效应,这与张海钟和姜永志 (2009)的相关理论研究一致。
当被试在外地时,与参照喜欢的、感觉一般的外省 (市)的群体相比,被试对本省 (市)人参照加工的信息记忆要好得多。笔者认为,被试对本省 (市)人表现出的群体参照效应并不是由喜欢或熟悉所造成。如果老乡是由喜欢所致,那么被试应该对喜欢的省 (市)的人也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若是由熟悉所致,按照加工深度理论,其他两种参照加工的成绩应该优于本省 (市)人参照加工的成绩,但实验结果并非如此,所以,也不能用熟悉性来解释老乡效应。
群体参照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 (Johnson et al.,2002),实验1、3、5中出现的老乡也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自我参照效应的元分析(Symons&Johnson,1997)指出,自我参照效应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自我是一个发展得很完善并经常使用的结构,它能够促进信息的精细加工 (Brown,Keenan,& Potts,1986;Ganellen & Carrer,1985;Katz,1987) 和组织加工 (Klein&Loftus,1988;Klein,Loftus,& Schell,1994),同时指出自我与他人间的亲密程度会影响自我参照的记忆优势。
为什么被试在外地时对本省 (市)人表现出了老乡效应,而在本地时没有出现这种效应。笔者认为,主要是不同的环境引发了被试的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被试在外地时,面对陌生的环境与社会群体,彼此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地方方言、风俗习惯等文化观念与个体原环境中迥然不同,从而使个体产生了孤独和不安全感。而正是由于老乡之间有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挂念、地方方言、风俗习惯等文化观念,才使人倍感亲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情感归属和安全的需要。个体身处异乡,强烈的老乡观念和乡土意识油然而生,这使得人们在情感上更依赖于老乡。这种环境中,老乡对个体而言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作为一种内群体可能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中。Aron等人 (1991)关于自我扩展模型的研究以及Turner等人 (1994)提出的自我分类理论都说明,对个体重要的他人和内群体包含于自我概念中,而内群体跟自我一样能够促进记忆(Johnson et al.,2002)。但是,被试在本地时,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周围的熟人也相对比较多,被试没有背井离乡之感。人们也很少提到自己是某地方人,本地人这一概念很少能上升到意识层面而被引起注意。环境的变化使得老乡对个体的重要性发生了改变,所以,被试在外地时出现了老乡效应。在Yang,Liao和Huang(2008)的实验中,藏族被试在汉族大学中是少数群体,其少数民族身份具有凸显性,民族身份的凸显性促进了内群体信息的记忆,在藏族学校中他们的民族身份不再凸显,所以,没有出现群体参照效应;而汉族被试在两种环境条件下都没有出现群体参照效应,主要是因为汉族是多数,汉族身份不具有凸显性,很少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张曙光 (2006)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流动在外是个体产生老乡概念的首要条件。为什么只有流动在外时,才会产生老乡概念呢?因为唯有离开自己的原籍地或原住地,移居或寄居外地时(尤其是初入异地),有关两地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人情风物以及周遭人群的心理社会距离等客体的社会比较过程才更有可能被激活。此时,个体较为敏感的便是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境况,首当其冲的是要与同自己在口音、文化习俗及待人处事的地域特征等方面迥异的陌生人打交道,以求尽快适应异地的生活环境。初入异地,个体与他人共合的心理需求处于主导地位。而在此情景下,个体和外地人迥然有别的反差愈益映衬出其与同籍贯的人们具有更多的社会共同性,一种基于地缘认同的“我们是……”的心理感受便会油然而生,其对老乡群体的社会认同由此相对凸显。老乡之间基于这样一种群体认同,往往会以诚相待,热情扶助,为个体更好地适应异地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研究者通过被访者的言谈,阐释了老乡概念发生的首要条件——流动在外。概而言之,只有流动在外时,基于地缘纽带的社会认同才会凸显,来自同一籍贯的人们才有可能自觉归属于一个可冠之以“老乡”的群体 (张曙光,2006)。
杨红升和黄希庭提出,要考察群体参照效应,重点应将参照某认同群体的加工成绩与另一规模相当的非认同群体的加工成绩进行比较,而不是比较参照认同群体和参照自我等个体的加工成绩。例如,可以对家庭 (Bennett& Sani,2009;Bennett,Allian,Anderson,& Asker,2009;Sani&Bennett,2009),不同的年龄群体或性别群体 (Bennett&Sani,2009;Sani&Bennett,2009)分别进行研究。因此,实验以被试所归属的本省 (市)人作为参照群体,其他省 (市)的人作为对照群体。类似的,由于对参照规模不同的对象进行加工,可能会因为参照对象的具体性不同而混淆了实验效应 (杨红升,黄希庭,2007)。因此,实验把本省或本市人分别作为参照群体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不论群体规模大或是小,当被试在外地时,都出现了老乡效应,这与Johnson等人 (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群体参照效应并非仅仅发生于小群体中,虽然家庭和大学所包含的群体成员的数量相差很大,但被试在这两种参照条件下,都出现了群体参照效应。
总结这些研究发现,首先,实验只考察了被试在外省和外市两种实验条件,对于县一级或者更低一层的社区、村落等还没有进行考察。其次,本实验中被试在外地时,对与自己同籍贯的人表现出的老乡效应是否具有一般性,还有待将来的研究。再次,实验是在一个概括性较高的层面上进行比较,如选取在外省的被试时,只要现所在省份与籍贯省份不同即可,至于被试是南方人、北方人或者其他省份,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区分。最后,使用的被试是大学生,这一现象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人群,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该研究论述的老乡是指与自己籍贯相同的群体,对部分人而言,出生地、成长地、长期居住地可能与籍贯相同或部分相同,而对于有些人而言,这四个概念所指的地区可能完全不同。未来的研究可以分别探讨出生地效应、成长地效应、长期居住地效应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老乡效应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