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踝关节置换的护理
2013-09-07程凤华
程凤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部骨科,安徽合肥 230001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关节置换术在骨科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人工踝关节置换于20世纪70年代被最早提出,与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其成功率尚存在不足[1],其术后的负重疼痛、活动受限等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安全度过围术期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2例单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2例单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患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37岁,平均48.5岁;病程20~60个月;左侧7例,右侧5例;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所有患者的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1.2 治疗方法
12例患者均在全麻或腰麻下,采用单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均采用踝前内侧纵切口[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直至暴露踝关节,置入假体,常规冲洗并缝合切口。留置石膏托固定,送回病房。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各项检查报告情况,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及深呼吸运动,术前禁饮食、饮水8~12 h。
术前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及顾虑,仔细为患者讲解治疗的全过程,消除患者担心手术失败的不良心理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护理,并给予患者充分的照顾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1.3.2 心理护理
1.3.3 术后护理
1.3.3.1 一般护理 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及趾端血运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术后踝关节石膏托固定于踝关节背伸90°,维持肢体中立位,并将患肢抬高 15°~30°,待肿胀消退后再将患者放低。
1.3.3.2 管道的护理 仔细固定好患者术后留置的管道,如尿管、静脉穿刺,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及时进行消毒,防止造成管道感染。
1.3.3.3 疼痛的护理 患者术后待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会出现难以承受的疼痛,对于无法忍受此疼痛的患者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和安慰,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心理,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教会患者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告知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减少因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
1.3.3.4 功能锻炼 术后鼓励患者遵医嘱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 d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程度的负重行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负重和行走时间,并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
1.3.3.5 并发症的护理 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肿胀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是常见的并发症,要严密观察患者患处的变化情况;抬高患肢,术后48 h给予红外线照射,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嘱患者术后多饮水并及时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血栓的形成以及关节僵硬的出现。
1.3.3.6 健康教育 定期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锻炼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知识的讲解,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进行出院后的功能锻炼及护理工作,发现患侧异常及时就诊,保持乐观心态,树立信心。
1.4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采用Talm踝关节功能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踝关节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无一例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关节僵硬。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踝关节疼痛、活动度、稳定性等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踝关节血供差,且周围软组织较少,所以其治疗难度较大,踝关节置换的疗效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3],术后疼痛、关节僵直和不能负重等是影响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4-5]。因此,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术前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治疗,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顺利地完成手术,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全面护理后,12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无一例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关节僵硬。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踝关节疼痛、活动度、稳定性等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
表1 12例患者手术前后Talm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s,分)
表1 12例患者手术前后Talm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s,分)
项目 总分 术前 术后3个月疼痛踝关节活动度负重支持上楼梯路面行走鞋后足位置稳定性12 12 12 10 43 515 3.2±0.9 0.0±0.0 5.8±0.5 3.9±0.4 10.7±1.2 0.0±0.0 0.0±0.0 0.0±0.0 11.2±0.6 6.5±1.1 6.1±0.3 9.1±0.6 36.3±2.1 5.0±0.0 1.0±0.0 3.9±0.6
综上所述,踝关节置换是治疗踝关节严重损伤的有效方法[6],全面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缓解踝关节疼痛和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康倩,徐辉.踝关节置换的现状[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2]陈宾,翁习生,邱贵兴.人工全踝关节置换[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5):428-431.
[3]贾玉华,张福江.一例全踝关节置换手术配合及护理[J].天津护理,2007,15(3):170-171.
[4]张竞,高小雁.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95-96.
[5]郭丽华.骨肿瘤患者全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0):30-31.
[6]Martin RL,Stewart GW,Conti SF.Post traumatic ankle arthritis:anupdate on conservative and surgical management[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07,37(5):25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