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2013-09-07张会芳
张会芳
降钙素原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张会芳
目的 探讨分析降钙素原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蛋白含量、WBC数量、脑脊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CRP含量均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两组的数据范围之间重叠度较高。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血清PCT含量不仅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基本无重叠。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可有效鉴别病毒性脑炎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其发病率随着病毒和细菌感染增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等疾病的多发、酗酒等不良行为的养成、放化疗的广泛应用等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 其中最常见于临床、患病人数较多的为病毒性脑炎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虽然两者临床特点不同, 但初期症状十分相似, 导致不典型病例的出现,不利于鉴别和诊断[1]。本研究对2012年3月~2013年1月间在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52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降钙素原(PCT)的检测, 以探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鉴别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3月~2013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两组。细菌性脑膜炎组26例, 其中男15例, 女11例;年龄15~70岁, 平均(33.75±4.73)岁;感染病原为流感嗜血杆菌3例, 肺炎链球菌11例, 大肠杆菌4例,金黄色葡萄糖球菌6例, 铜绿假单胞菌2例;血培养阳性21例, 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病毒性脑炎组26例, 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18~75岁, 平均(34.91±3.06)岁;感染病原为疱疹病毒12例, EB病毒6例, 肠道病毒8例;均为血中病毒抗体阳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入院后即行腰穿检查, 首先提取脑脊液, 对蛋白含量、血白细胞(WBC)数量以及细胞数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并测定比较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并取出静脉血2 ml, 经过离心分离后收集上清, 应用试剂盒(德国Brahms生产)根据双抗夹心法对两组的血清PCT进行测定,测定值范围为0.05~100 ng/ml。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 其间差异的比较利用t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虽然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蛋白含量、WBC数量、脑脊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CRP含量均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两组的数据范围之间重叠度较高。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血清PCT含量不仅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基本无重叠。如果设定血清PCT的阳性临界值为5 μg/L, 则细菌性脑膜炎十分敏感, 特异性会达至100%。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指标比较(x-±s)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大脑炎、脑膜炎、蠕虫感染和脑炎脓肿, 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真菌等病原感染机体而引起, 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2]。目前临床上有很多用于区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的手段,但是很多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不仅造成了诊断困难, 而且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治疗[3]。病原学检测是该病的诊断“金标准”, 常用的有传统的血、脑脊液病原培养、生化检测、脑脊液常规以及白细胞计数等, 但其特异性普遍较低, 并且国内的检测方法十分落后, 导致阳性率很低,并非十分有效。所以很多专家学者在积极寻找可以区分不用类型疾病的特异性指标, 例如IL-6、TNF-α、CRP等,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鉴别作用, 但效果不甚满意[4]。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PCT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PCT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发现, 大小约为13KD, 是降钙素的前体。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血清PCT在健康人体中的浓度极低, 当细菌感染机体后, 其浓度会明显增加, 但是病毒感染后, 其浓度基本不变或稍微有所增加[5]。本研究结果显示, 虽然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蛋白含量、WBC数量、脑脊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CRP含量均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两组的数据范围之间重叠度较高。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血清PCT含量不仅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基本无重叠。
综上所述, 降钙素原在鉴别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操作简单, 血浆需求量少, 准确性高, 可作为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一项关键指标。
[1] 王丹,赵美健,徐琦新,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天津医药,2007,35(3):192-194.
[2] 潘丹丹,明明,越敏,等.53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贵州医药, 2007, 31(8): 692-694.
[3] 朱伟,赵合庆,程庆璋,等.血清及脑脊液特种蛋白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0, 23(3): 177-180.
[4] 毕鹏翔,郭艳芹,周小莉,等.降钙素原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 32(4):21-23.
[5] 崔利丹,宋春兰,金志鹏,等.降钙素原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实用医药, 2012, 6(6): 37-38.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