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呈现机理分析
2013-09-07刘春娥王占昌张红英
刘春娥,王占昌,张红英
(1.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 西宁810012;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710054)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具有可被重复开发利用、能够长期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多年来形成的海量地质资料信息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开展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研究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系统工程,旨在解决地质资料在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力度不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使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丹江口水库拦汊筑坝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践与思考……………………………………………………… 魏显栋(6.55)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推广及产业化研究”项目自2010年5月在全国部分省区相继启动,依托集群模式“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正将集群节点体系从政府机构延伸至省级地勘单位,这无疑为主动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注入活力,为行业级组网开辟出无障碍通道,为跨行业应用提供了底层调用接口,能够向社会公众呈现联合服务态势。
全国多家省级馆藏机构及地勘单位相继参与了集群示范和节点建设工作,沿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主线,通过“搭平台、建通道”,建立分布式集群服务节点,架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桥梁,将历年来馆藏的海量地质资料从“休眠期”中“激活”,深入挖掘成果地质资料潜在的社会价值和服务功能,以地质资料管理机制、汇交制度、服务方式等要素构成联合服务模式的主体,形成覆盖整个行业的多级共享服务的常态机制。
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是以集体利益的增长为目标进行的,个人也要以集体为重,当个人价值观与集体价值观发生碰撞时,个人应当服从集体。西方国家在此方面截然不同,是将个人放在首位,对利益的理解也是先个人,后集体。由于国情不同,交易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存在差异。跨国贸易顺利开展首先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双方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思维方式的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记录形式上,国内习惯的方式是由大到小,依次为年、月、日,以及准确的时间。西方国家则有不同的习惯,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要确保正确使用,以免不必要的误会与争议。
1 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的概念
针对全国地质资料分布式馆藏的特点,从集群技术实现的角度出发,每个馆藏机构均能构成可独立运行的节点,每个节点单元的各个组成要素(含数据集、运维模块等)均需具备松散耦合(弹性)特征,每个节点围绕地质资料集群、运行环境集群、业务方法集群三方面开展常态化管理工作;从架构体系的视角来看,若干个节点可横向组成“群”或纵向延伸成具有隶属(或嵌套)关系的“子群”,每个“群”具备地质资料信息发现、获取、转换、存储、同步、对等、聚合、重构、分页推送等机制。
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由门户聚合器和服务接口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和功能对等协同等技术,可呈现分布式运维、协同式聚合、集群式共享的(浏览器B-服务器S-节点群N)网状或树状组网形态。
师:请同学拿出学具袋,同桌选一位代表,老师说出一个几何体的名称,请你从袋子中摸出它的模型,举起来,然后我们请摸的最快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摸到的.
就地质资料分布式馆藏现状而言,若干个节点可采用树状结构组成有效的节点群(图1)。
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涉及管理机制、信息集成和业务方法等方面的有效融合问题。地质资料信息集群需在各项管理职能全面到位的前提下,由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服务制度护航,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围绕地质资料分布式和集中式馆藏现状,针对地质资料信息多元异构数据聚合,通过网络共享平台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开展跨区域协同服务,能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形成服务边界模糊、访问状态漂移、信息流转有序的地质资料节点群联合体。
事实表明,地质资料常态化管理机制和顺畅的运行模式是构建节点群的前提保障,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传输与服务窗口的支撑工具,权威翔实的地质资料信息是节点群运行的根本,同时也表明大数据集结模型、节点群运维环境、具伸展性的服务机制是合理消除信息孤岛并切实维护地方权益的有效技术手段,此外,针对地质资料各项业务逻辑开展的多级分布式管理能为推进产业化进程注入活力。
经研究测试,发现节点群采用REST模式的接口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果接口参数通过网络浏览器的路径方式调用,一些特殊符号(比如:半角的小于号、大于号、冒号等)将被视为具有潜在恶意的非法指令而引发异常,而且传递的参数长度有4K字节的严格限制,这也是REST不能完全替代XMLWebService技术的原因,而XMLWebService接口类型更适宜于地学方法库的模式呈现与服务收割。
节点群在以门户网站的形式对外呈现聚合服务的基础上,为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并降低开发的复杂性,群的接口主要以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服务的方式呈现数据推送接口和函数级功能对接模型,通过REST接口准则和网络通道,节点群将地质资料多元异构信息统一抽象为泛资源,每个资源通过唯一的资源标识ID(identifier)形成“键-值”对,从而实现路由协议下对资源访问的无状态化操作。
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搭建起高效的服务通道,各节点在保护地方权益的同时,坚持共同参与、协同共享的原则,通过节点焊接,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发布与联动服务,逐步消除地质资料信息孤岛,向外界呈现无缝服务窗口(图2)。
2 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的构建
2.1 构建的前提
“绿色原则”向《民法典》“物权编”的辐射及规范“落地”,可避免其成为“口号式”的倡导性规定。“物权编”相关规范建构必须立基于正当性论证[28],既需对《物权法》已蕴含绿色理念之既有规范的识别和承继,亦需对《物权法》尚存缺漏或仍需具化的制度予以补阙和细化。毕竟,编纂《民法典》既需对既有民法规范予以科学整理,也需对已不适应当前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还需对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②参见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建国于2017年3月8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
炼苗方法可以直接影响烟叶后期的产量。因为炼苗可提高烟苗的茁壮程度、整齐程度,使大田烟株株高、茎围、叶数得到大大提高,达到增产的效果[3]。
2.2 构建的要素
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协同共享机制与联动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概括如下所示。
对于故宫英译解说词出现的语法失误甚至排版失误,一方面说明译者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审校的漏洞。故宫博物院应该聘请一批专业的翻译审校团队包括精通汉语,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和精通英语,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者,进行双重审校,提高英译解说词的可读性。
1)制度保障:从地质资料的催交、接收、验收、保管、汇交等环节入手,切实履行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操作规程,确保汇交质量,为信息共享提供详实、权威的数据源。
4)运行模式:为使联动服务机制迈入常态化,通过密切的业务沟通能理顺各种关系并及时了解地勘工作动态和需求,通过项目协作建立各节点的纽带关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外培养特色,充分挖掘峨眉武术健康文化,运用现代健康理论和中医健康理论,在揭示峨眉武术练习方法的健康原则和健身价值的同时,为现代人的健康理念创造一些峨眉武术练习(如峨眉养生功、峨眉十二型心法练习)内容,让健康科学的峨眉武术健身文化成为锻炼健身的重要内容与载体。
3)服务模式:在切实履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集群节点体系等技术手段,建立高效服务和对等通道,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发布与联动服务。
图2 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呈现要素
2)搭平台、建通道: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搭建分级、对等、实时、高效、智能的共享服务通道,扩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在节点组网技术实现方面,通过跨区域、大范围的集群节点凭据认证、资料发现、信息传输、数据聚合、关系表存储、松散对等、信息重构、检索发布等手段,实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数据中心与节点群架构之间的信息集结、对等同步、跨域部署、信息推送、定制访问等功能,随着节点群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能显著提高地质资料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在每个节点上,仍需进一步探索面向数据资源、面向功能服务、面向业务流程的并行体系下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整体服务机制,实现传统集成模式向现代集群模式的跨越式转变。
2.3 节点群对等与同步
在节点间地质资料信息的互联互通方面,每个馆藏机构的节点数据池通过对等链路的刷新机制实现同步。很显然,不仅节点群架构本身具有动态性,群内节点数据池也将伴随文档资料时间戳的变更或失效机制反映出不同的行为,主要包括:某群为新增、某群已退出或已被删除、某群编号或次序有变更、某群访问链路中断、某文档被替代、某文档被删除、某文档内容发生变化、某文档读取出现异常等症状,此类问题均需采取对等技术加以解决,确保节点群架构与数据存储中心保持一致并实现树结构到关系模型的转换和存储。
节点群各服务器之间利用.NETFRAMEWORK的HttpWebRequest类发送并行请求,然后通过HttpWebResponse类接收异步应答,分布于各节点间的地质资料信息以XML格式进行传输,以便使地质资料信息能够穿越异构网络环境,为界面层提供解析、呈现和交互服务。
2.4 节点群支撑平台
图3 单节点各接口模块的耦合关系
各集群节点通过部署“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图3),可实现节点群之间互联互通,该系统具备可定制、可延伸、可跨域的“网状或树状”组网能力,实现了集群式地质资料信息发布服务;基于空间约束、关键字匹配、类别筛选、组合条件查询的地质资料信息检索服务;二三维一体跨比例尺“一张图”可视化交互操作环境。系统适宜于地质资料空间信息大数据集成,可向社会公众提供海量地质资料空间信息检索与大尺度浏览显示服务,可为专业人士提供图形化交互式窗口操作环境,可为地质资料信息跨行业应用提供底层调用接口,可为跨专业数据集成提供聚合服务。
每个节点按照“推拉接送”四个模式呈现出开放式服务格局,针对多协议(如http、https、ftp、file等)采取CPU多核并行技术进行触碰发现和信息抓取,由节点群编号、地质资料XML文档序号和存档时间戳联合构成三维哈希索引字典,形成分布式集群组网形态或节点群架构映射树。
各节点遵照相应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转换工具,整理并发布非涉密的各类地质资料(图4),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多元化。
图4 地质资料信息整理与发布流程
3 节点群服务模式
随着地质资料节点群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馆藏机构之间从资源共享、业务沟通和技术方法入手可疏通共享渠道并为服务模式提供手段。通过节点服务平台陆续发布地质资料基础数据源、专题产品内容以及信息挖掘方法,着力解决地质资料信息规模化“后效应”引发的瓶颈问题,可进一步提升地质资料信息的公众服务能力,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节点群服务模式主要体现在地质资料的集中集成、业务逻辑的注入和专题产品的衍生编研等方面。针对集中集成,有效的做法是将具有多元异构特征的地质资料进行统一化描述,无论是粗粒度的地质报告内容的摘录还是细粒度的地质体特征描述,均可抽象成具有位置特性的空间实体,该实体由点线面要素构成,此类要素不仅能充当记录的载体,还可便于存储和建模。由此可见,地质资料信息分级分类体系将呈现出分布式运维、协同式聚合、集群式共享的“一张图”服务态势;地质资料信息节点群互联互通的共享机制亦将呈现出规范化、规模化、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4 结论
随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深入推进,众多的馆藏机构正陆续纳入集群节点体系,通过各节点地质资料基础数据源的持续更新,节点平台的持续改进,地质资料信息各项业务流将逐步融入节点群,各类地质资料专题服务产品也将汇入节点群架构体系,地质资料信息的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将被广泛认知和体现。
[1]国土资源部.[2010]113号文《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G].2010.
[2]陈明.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罗晓沛,侯炳辉.系统分析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Christian Nagel,Bill Evjen,Jay Glynn.李铭译.C#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Matthew MacDonald.王德才译.WPF编程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光,唐大仕.Web GIS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