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3-09-07上海梅山医院预防保健部210039刘玉华
上海梅山医院预防保健部(210039) 刘玉华
2011年上海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上海梅山医院预防保健部(210039) 刘玉华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查找和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要求,我院于2011年11月24日对全院在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调查对象 2011年11月23日0时至23日24时所有住院病人(包括23日出院、转科、死亡病人等医院感染发生情况);23日新入院病人不列为调查对象。
2.诊断标准 以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
3.调查方法 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横断面调查计划书》以及《上海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中的内容要求,院感专职人员事先准备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各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住院病人的床旁调查,指定科室质控员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一病人至少3分钟,结果填写在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上;由院感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护士长或选派人员查阅每份病例,并逐份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登记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将本次现患率调查549例实查人数的病历记录与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486例实查人数的病历记录进行比较。
结 果
1.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应查住院病人550人,实查人数549人,实查率99.82%。发现医院感染18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3.28%。
2.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 ICU现患率最高为50%,然后依次是血液科和脑外科,详见表1。
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72.22%。详见表2。
4.医院感染微生物送检情况 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送检14例次,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送检率77.78%。
5.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表3)
6.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表4)
干部)9 9 1 1 11.11神经内科 37 37 2 2 5.41内分泌 18 18 1 1 5.56心血管 21 21 2 2 9.52呼吸 21 21 1 1 4.76血液 5 5 1 1 20.00 ICU 4 4 2 2 50.00儿科 12 12 0 0 0.00妇产科 22 22 0 0 0.00骨科 48 48 1 1 2.08脑外科 16 15 2 2 13.33泌尿外科 17 17 0 0 0.00胸外科 12 12 1 1 8.33普外 34 34 0 0 0.00肾内 18 18 2 2 11.11消化 15 15 0 0 0.00五官科 1 1 0 0 0.00眼科 4 4 0 0 0.00肿瘤 30 30 0 0 0.00普内 41 41 0 0 0.00呼吸 36 36 2 2 5.56分院外科 18 18 0 0 0.00康复 34 34 0 0 0.00精神 77 77 0 0 0.00合计550 549 18 18 3.28
表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讨 论
1.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实查率99.82%,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3.28%,符合国家卫生部行业要求,但低于任南等〔1〕报道,且低于我院2009年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5.78%和2010年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3.70%。这可能与我院2010年起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实施干预有关。
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疑难重危病例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的单位,也是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其感染发生率比其他科室高〔2-3〕;本次调查显示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ICU,为50%,这与ICU患者住院时间长(平均住院天数173天),年龄较大(平均年龄74.5岁),病情严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相关;其次为血液科20%,然后是脑外科13.33%,提示我们在工作中应继续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
表3 患者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关系
表4 2010—2011年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比较
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所有感染部位的72.2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为2例次,与任南、崔扬文〔1,4〕报道基本一致。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干预,如口腔护理2~6小时一次,继续落实半卧位,推广使用洗必泰漱口液等措施。
3.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送检:全院医院感染微生物送检率为77.78%,低于卫生部医院感染行业要求,说明部分科室医生忽视病原微生物送检,对病原微生物送检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新进人员。我们将通过不同途径如院务例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季度例会等加强对病原微生物送检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尤其对新进人员应加强带教,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留取病原微生物的意识。
4.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性别、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需将重点放在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60岁的患者身上。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是引起相应部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P<0.01)〔5〕。是否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引起医院感染和泌尿道插管与否引起泌尿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另外医院感染其它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与相关报道有不一致之处〔6〕。可能与样本量小,不能将细小的差别显示出来有关。
5.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本次调查549人中有173人正在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抗菌药物日使用率31.51%,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低于卫生部不超过60%的要求。其中治疗用药106例,占66.25%,预防用药51例,占31.88%;治疗加预防用药3例,占1.87%;联合用药中一联占65.00%,二联占33.75%,三联以上含三联占1.25%。干部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血液、骨科、脑外科、普外科、五官科、肿瘤、分院普内、分院呼吸、分院外科、康复科和精神科抗生素日使用率均小于50%。尤其是肿瘤科、呼吸科、康复科、精神科抗生素日使用率均小于10%,说明我院的抗生素控制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本次调查显示应将ICU、血液科、脑外科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将危重患者、长期卧床、年龄小于2岁和大于60岁的患者以及施行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作为监控重点人群,继续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加强对病原微生物送检重要性的宣教,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病原学送检和药敏试验的意识。同时加大病原学送检的监控力度,并与绩效挂钩,提高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1.任南,文细毛,吴文华.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1):160-161.
2.王力红,石海欧,张京利.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68-270.
3.刘香莲,周卫红,聂俊峰.某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29(4):246-247
4.崔扬文,胡必杰,高晓东,等.2009年上海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667-1669.
5.张兴华,姜保芹.基层医院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65.
6.任南,文细毛,吴安华,等.178所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6-10.
(责任编辑:丁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