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好声音
2013-09-06刘俏到
刘俏到
去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据说今年下半年将要推出第二季。这档节目号称旨在寻找中国最好的声音,结果如何暂且不论,但这口号倒是响应了魏晋时期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或许还可加一句,“肉首推啸”。
魏晋时期,“啸”俨然是一种名士的入门技能。喜欢长啸的名士很多,比如阮籍、谢安、刘琨。彼时关于啸的文字也多,比如《啸赋》《啸旨》。今天我们说到啸,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齐秦的《狼》里的“一声长啸”,还有张学友《饿狼传说》MV里的狼啸前奏,显然是少了文化低了档次。而魏晋时期的名士之啸,是身处高山之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长啸。其声清厉悠远,其情畅快淋漓,用《啸赋》中的说法就是:“将登箕山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我们都曾见过无数登山穿林的兄弟姐妹们,或为壮胆,或为发泄,常常发出些不着四六的高呼乱叫,估计那其实就是远古长啸的变种。
还记得魏晋名士阮籍拜访隐士孙登,跟他谈玄论易好半天,孙登就是不理,阮籍于是長啸一声准备离去。这时孙登却吭气了:“不妨再啸一声。”阮籍再啸,可是孙登又不理他了。阮籍无奈下山,行至半山腰,忽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在山谷久久回荡,原来是孙登在山顶长啸。虽然文化人都说这就是长啸相和、互为知己的名士作派,但这故事怎么就让人觉得基情四射呢?
其实真正令我对啸这件事发生兴趣的还是金庸。《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深入少林寺救父未遂,败退之际索性显一手功夫,一声清啸绵绵不绝,“有若一条长龙行经空际”,令千余僧众齐在梦中惊醒,有慑敌攻心的奇效。更牛逼的是《神雕侠侣》里的杨过,“龙吟般的啸声”能令动物就地摔倒大小便失禁,能令敌人神经受损非战斗减员,堪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说,曾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西晋人刘琨就掌握过这种撒手锏功夫。那年刘琨被匈奴围城,某夜他登楼清啸,听得敌人失魂落魄。后来他又两次吹胡笳,终令敌人军心动摇,弃城败走。即使是诸葛亮那样精于战略战术的牛人,也没有靠啸声退敌的技能。要知道,诸葛亮年轻时“常抱膝长啸”,说明他同样是懂啸,只是技艺不够精湛而已。而刘琨的声乐底子就厚多了,不但曾经以啸声退敌,而且他笔下那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对张宇的那首老歌《月亮惹的祸》亦有较大贡献。
究竟何为啸?辞典里说,啸是“撮口作声”,即口唇呈圆形连贯发长声,通俗点说,就是吹口哨。好在古人之啸演化至今,除了用来挑逗漂亮美女,也就是用来对着中国足球起哄,这点难度不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