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春晚』成为文艺改革突破点

2013-09-06李杏

现代阅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春节晚会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

李杏

中央电视台马年春节晚会的新导演人选的尘埃落定,显然不是话题的终结,也不只是换导演改形式这样简单。事实上,不同于一台普通的文艺晚会,“春晚”不仅是全国文艺工作者的最高舞台,它也是文艺创作、文艺管理的风向标。

近年来,“春晚”的人气与口碑开始显著下降,“春晚”需要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响。这其中,固然有审美疲劳和替代性选择更多的因素,但最为关键的,恐怕是这场官方最大规模的文艺盛宴,离真实的群众生活越来越远。

“春晚”为求变想过不少办法,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是因为没有摆脱“大”而“虚”的总体基调。要么高高在上,要么低头俯就,踩不到地,实不起来。

一场被安排得严谨、主流、正确的联欢,不是从群众中来,当然也难以到群众中去。

长时间以来,“春晚”被严格“把关”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惯例。这种严格,当然有针对节目质量的,但同时也有很多非艺术因素。“春晚”的每一个节目,从内容到各种细节,都受到了格外“重视”。有时候,甚至带有些“警惕”的味道,让创作者如履薄冰,抑或干脆投机创作。结果是,大量“合格”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却没有生命力。

也有观点认为,现在人们的文化娱乐选择已经非常多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改不改,怎么改,没什么值得关心的。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文艺等诸方面改革来到了怎样一个关键时期。中国的改革,是自下而上,先从容易的地方、小范围内改起,越是外围改起来越容易,越往上走,难度越大,越多顾虑越加谨慎。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地方、民间文艺创作活跃,而类似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却更走向虚空和僵化。它一方面说明了改革的成就,一方面也呈现出纵深改革、核心改革的艰难。能不能在关键的部位实现突破,决定着前期改革能不能巩固,也决定着改革的最终成败。

“春晚”之于文艺创作,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点,如同足球改革,改来改去,大家发现还得改革足协。

猜你喜欢

春节晚会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
普洱学院“我和我的祖国”新年文艺晚会暨新年致辞
我们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主题曲)
试论电视文艺晚会中导演的创新能力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完美落幕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春节联欢晚会的符号性特征
央视官网从CNTV中剥离另立门户
想说爱你不容易想不爱你却也难
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征联佳作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