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重指数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疗效观察

2013-09-06杨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7期
关键词:丙组肾镜甲组

杨东

不同体重指数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疗效观察

杨东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6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 结石清除率平均为88.2%, 三组患者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明显大于乙、丙组患者, P<0.05;甲组患者中心静脉压、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体重较轻患者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 进行生理盐水灌注时患者血红蛋白量会明显减少, 因此要严格手术操作, 对症治疗。

体重指数;皮肾镜;碎石术;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多发病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 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病例不断增多,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结石在体内长期滞留会导致肾脏器官出现病变及炎症, 带来感染的风险,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经皮肾镜碎石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1]。为探讨不同体重患者手术的疗效, 作者对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6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 男72例, 女54例, 年龄34~76岁,平均58.9岁。患者入院均接受彩超诊断, 依照肾结石诊断标准确诊。结石位置:46例左侧肾结石, 45例右侧肾结石, 35例双侧肾结石。对患者的体重、身高等进行测量, 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泌尿系统、CT检查, 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无心肾肝肺等器质疾病。依照患者体重指数分为甲组(体重指数<18.5)、乙组(体重指数18.5~24)、丙组(体重指数>24),患者其他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肾镜取石术, 术前30 min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胆道无法满足取石要求时, 可建立双通道或者多条通道。结石部分被清除后, B超再次检测肾脏, 观察结石残留物, 在患者体内置入双J管, 拔出输尿管, 置留并固定F16肾造瘘管, 导入3 ml生理盐水, 保证无菌引流袋与之相接。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消炎治疗[2]。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手术中、后输血人数, 术后结石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不同体重指数对患者手术的影响。统计分析术后电解质、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不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术后出现16例切口感染, 乙组、丙组分别出现4、5例切口感染, 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乙、丙组患者, P<0.05;甲组患者输血人数明显多于乙组、丙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输血人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s, n(%)]

2.2 术后, 甲组患者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 与乙组、丙组患者有明显差异, P<0.05,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明显低于乙组、丙组, P<0.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血压、心率、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现代医学治疗肾结石的新型微创手术, 近年来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后。在患者腰部建立通往肾脏的通道, 肾镜沿通道连接肾脏, 采用超声、激光等技术进行碎石, 并取出。相较传统的开放式手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切口小, 痛感小, 取石彻底, 切口较小减少了患者康复时间, 有着明显优势。相较腹腔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脏及周围组织影响较小, 肾脏功能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然而经皮肾镜碎石术技术要求较高, 手术治疗难度较大, 且不同患者病情不同, 在进行手术时要对通道位置、大小及对应的碎石工具进行充分的准备[3]。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较小, 患者围术期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体重指数、结石大小、形态、数量, 结石的构成物质等均会引起并发症, 穿刺情况、手术操作等也会影响围术期安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体重较轻患者出现并发症数明显大于其余两组, 说明体重因素在并发症的发生中有着一定的影响。患者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异,而术后患者的动脉血气、电解质等对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手术中, 甲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 中心静脉压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而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相较其余两组均有明显下降, P<0.05。

本次研究中,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与乙、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知, 体重较轻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较高,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1] 李凤芝.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的手术配合.临床医药实践, 2010,19(10):123.

[2] 于芹超.经皮肾镜气压弹道并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6):35.

[3] 李梦旭.经皮肾镜碎石术中不同体重指数患者的安全性评估.河北大学, 2011.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猜你喜欢

丙组肾镜甲组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