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和“二八法则”在现代汉语语言中的构拟
2013-09-05杨怀文
杨怀文
一、引言
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各学科发展突飞猛进,产生了许多边缘性的交叉性学科,这就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论”的诞生。它是当代描述客观世界、掌握客观世界的新思想、新方法,在许多前沿学科都得到广泛运用。用“三论”研究语言有助于抓住语言结构的经纬,而语言和思维又有同构关系,语言是抽象思维的物质外壳,自身也是思维类型。所以本文从语言的认知角度切入,用基本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来考察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信息论)。研究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是不是在人脑中构成一个“语言过滤系统”并且这种语言的选择体系因人而异(系统论)。而在这个系统中,被选择的语言信息和被过滤、筛选的语言信息是否存在某种比例关系?我们也就此引入“二八法则”,假设汉语语言的“二八法则”存在于人脑中,由关键的20%控制次要的80%,恰好符合了“控制论”的观点。这样“三论”在汉语语言中就建立了一个新视角,使汉语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更广阔。但就“三论”和“二八法则”等宽泛的概念,有些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使人信服,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都有待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证据,更需要不断找出具体语言现象,对其进一步证实或证伪。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带动对一些相关概念的研究。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其中的首要概念和基础概念。
二、现代汉语语言的系统性
系统论是一门研究各类系统规律的学科。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表现出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包含系统与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系统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系统论实质就是“内部结构,外部功能”方法的自觉运用。
现代汉语语言结构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由内部要素组成的一个条理清晰的有机整体:词汇是核心,语音是负载体,语法是结构形式,这是三个子系统。语言系统的功能是交流思想,表达思想。其中,汉语的三个子系统也各自组成一个小系统。
表一 现代汉语结构系统
(一)汉语语法的系统性
语法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复杂的外部联系的固有形式,是语言中存在着的各层次的结构式。语法中存在着结构层次,结构的构成成分都有其本身结构所决定的功能。低层结构决定低层功能,低层功能形成高层结构,又决定高一层功能,层层上升,形成完整的结构。[1]例如在语法上,词从内部结构角度可分为单纯词、合成词;从外部功能角度可分为虚词和实词。
(二)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词汇是语言的细胞,数量庞大。词汇是成体系的,词汇系统中某一成员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员的连锁变化,最后导致相关成员关系重新调整(黄景欣)。以往学界在词汇系统性标准上主要认同词汇体系包括形式系统、意义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系统四个方面的系统,并倾向于以意义为主。[2]如戴昭铭老师的“系统语义观”,认为现代语言学应建立以 “认知,语义”为纲的汉语词汇学,并以“义类”划分作为系统的框架。[3]
而在大方向上,词汇系统是与社会系统,思维系统,语音、语义、语法系统的有机关联中,实现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衰变。[4]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换,形成有序状态。[5]
那我们的问题是,语言是抽象思维的物质外壳,自身也是思维类型。既然语言和思维有同构关系(周国光),语言在人脑中是不是也有个系统?这也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指出,“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2)乔姆斯基的“转化——生成语法”来研究语言深层的普遍规则,人都有先天言语获得装置,装置中包括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心理的运行机制、词语及语义生成及概念合成机制、对客观世界的映射机制、句法生成机制、创造机制等等,涉及语言在输出前的生成过程。(3)早些年,杨敏提出了“语言心智体系假说”,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心智行为,应该以“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研究这些语言外部表征的深层心理机制,研究人脑建构语言的内部体系,从而发掘语言的一些隐性特征。这些都使语言研究的视野更为广阔。
由于人心理机制的隐性特征,在研究上多采用“构拟方法”、“假说方法”进行推测;许多概念形成的途径也都采取“假设——检验”说,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而且这种由果及因的推理方法,会引起人们进一步证实和证伪,从而在过程中会发现、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本文在缺乏足够的调查数据、客观的统计结果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语言现象来证明一些宽泛概念的情况下,采用“构拟”的方法对人脑建构语言的“内部体系”进行假定性看法和说明。如果检验加以认证后结论成立,可以为相关科学提供一个新视角。
而且,语言内部机制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所说的天赋能力,更包括后天的知识和经验。它是带有语义特征的语言符号在人脑中的自主运作,是先天的人脑物质如脑部神经系统为基础,由客观世界映射到人脑的语言物质基础之后,形成的一种内部体系。[6]由于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思维方式、分类方式、概念系统的不同,所以语言内部系统也可能不尽相同。那么,就信息传输运送角度而言,是不是在每个人大脑中都有一个“信息过滤器”?而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不是人脑中也应该有一个语言“生成——运行”的小系统作为一个预存的概念结构?
(这种概念系统决定了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意义建构,是因人而异的。)
人脑是信息的载体。在系统论中,如果语言信息在人脑中有一个内部结构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应该用“信息论”观点来解释。语言在人脑中编码以及加工而形成刺激的方式,很值得研究。
三、现代汉语语言中的“信息论”
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规律的学科。语言既是处理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又是信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论应用在人脑的语言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作用,都离不开信息的注意、采集、接收、编码存储、加工处理、回忆和应用等心理操作。
我们要借用的是“认知理论”,研究认知过程,把人看成是内在资源十分丰富的信息加工者。用基本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来考察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能解释许多现象。即信息如何从环境进入人脑、个体编码加工信息的方式、个体如何储存各种信息、如何把所得的信息汇总并对事物作出判断或推理、为什么每个人对信息的提取度和加工度不同。
我们要用到认知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焦点注意性原则。
人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信息,但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信息,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就会有一定限度。所以,当信息容量太大而要求作出的反应的时间很短促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并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至于如何选择信息,要受到每个人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等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大脑不断重复思考同样的问题,生理上某些神经细胞之间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相当于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久而久之,就构成了以语言为载体的信息焦点的集合,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进入细胞记忆,储存在大脑中。所以每个人每天环顾四周,看见的是他想看到的东西,其他大脑会自动排除掉。[7]因此面对复杂信息时,大脑会启动“自动化语言导航系统”,从而导致对信息不加过渡的心理推断。
所以,大脑有强大的选择机制,善于“敏感词过滤”。那么这些信息是如何因人而异被过滤、筛选的,个体的核心概念体系、信息整合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归纳后要受到个体差异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包括:(1)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力等生理因素影响;(2)价值观、态度、图式等心理因素影响。
视觉的过滤筛选:表象是富有特色的信息表征方式。研究视觉因素,首先应该先研究表象。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特征: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8]作为信息表征方式,表象应属于“视觉信息论”。表象在一些信息识记中起中介作用,作为一种精细的加工,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曾经有实验研究过表象对成语记忆的影响,要求被试根据成语在脑中形成图画形式的表象,使被试有意地激活表象系统中所储存的表象信息,促使被试对过去贮存的感知觉形象进行提取和加工。此时,表象即具有知觉加工的性质;同时,因为成语的表象反映了概念性的隐喻,所以表象的加工又可以看做是对成语意义的加工,即具有概念加工的性质。[9]
但问题是表象系统中储存的表象信息,在进行再认判断时,大脑容易产生虚报、漏报的错误记忆。而视觉想象在错误记忆中有很大作用,在学习阶段出现过视觉刺激一样的两种记忆,极有可能在再认时发生分离。[10]可见,表象在知觉加工中易出现错误。此外,成语的表象反映了概念性的隐喻,表象的加工又可以看做是对成语意义的加工。但问题是,人们见到成语时,头脑就会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形成一种意象,有时这些意象会造成成语意义的歪解,造成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如“望洋兴叹”,容易被理解成“望着海洋叹息”,并由此仿造出“望书兴叹”、“望钱兴叹”等成语。而“望洋”的真正意义却是“怅惘”,联绵词。所以,视觉表象有时也会在概念加工中出现错误,而这些都是因个体而异的。
注意力的过滤筛选:注意指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外界刺激中并不是每一成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权重取决于每一刺激所负荷的信息。[11]注意先于编码和提取过程。人们难以记住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信息。一般的,成为注意焦点的信息,最有可能被选择并进入长时记忆,其他的就变成了多余信息。例如,几十次重复呈现信息,累加后,个体就建立了对信号特点的思维定势,以后就不再把注意力分散在各个刺激上,而是集中在关键刺激上,由此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理论中的“古典制约原则”就是指如果某一刺激反复出现,就会形成某种态度。心理学中的“功能固着”概念也是一种思维定势。
记忆过程中的过滤筛选: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当记忆的时候,实际是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人脑处理或记忆信息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组块无论大小均作为一个单位被处理和记忆。信息处理区的容量一般为五个组块,超过五个,记忆就会有难度。例如,得到人们广泛运用的成语大多是四字格,正好是一个字一个组块,加上结构关系一个组块,刚好是五个组块。这样就节省了记忆区和处理区的容量空间,大大提高了语言效率。所以四字格有认知上的相对优势。但当信息容量大而超过五个组块时,大脑就会过滤掉一部分信息,很有可能是重要的或正确的信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说明了大脑的遗忘规律,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与熟悉度也都会对记忆产生很大影响。
提取过程中的过滤筛选:提取是从大脑恢复信息的过程,提取的也是先前进入记忆的一部分信息。此时,思维会选择一些或歪曲一些信息,倾向于提取与目前情境相类似的信息、与当前认知一致的信息,并夸大过去印象和现在的相似性。
态度、价值观的过滤筛选:态度是指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是由过去经验构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潜移默化而逐渐形成的,并随周围环境变化而变化。[12]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因人而异。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
所以,在个体处理复杂信息时,每一个加工过程,都会有一些信息被过滤掉,人们注意的仅是外部世界所有信息中的一部分。人类的“信息选择机制”会从可能的事件中选择哪些信息被我们注意、编码和提取。而这种选择并非随机的,而是按照自己编好的方式来进行的,其余多余的信息就会被过滤和舍弃。既然信息大部分被筛选和过滤掉,只保留其中的小部分,那么这其中是否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大胆地提出假设,引入一个新的概念。
二八法则: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他80%虽然占多数,却是次要的。这20%起到80%的主导作用,控制那不太重要的80%;而那80%只起到20%作用,因而来服从重要部分,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物理学中都有应用,然而在汉语语言学中我们的研究却只是冰山一角。那语言中的“二八法则”又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呢?答案又在什么地方?由于前文我们提到大脑有强烈的选择机制,假定“二八法则”存在于人脑中,我们尝试从语言认知角度去理解分析:人们在大脑中保留自己感兴趣或认为正确的20%,其余80%一并被过滤、筛选掉。这一假设当然需要数据支持,更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真伪。
涉及20%控制80%,那我们引入“控制论”知识。把语言信息看成是其内部各组成成分地位不等的一个系统,并以此为角度研究汉语语言中的“控制论”。
四、现代汉语语言中的“控制论”
控制论是关于各系统的控制与调节的一般原理的学科。[14]在汉语语言系统中,有一小部分要素因为掌握了重要的系统信息,会对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某种强烈的制约作用,进而控制整个系统。至于这一部分比例是否占系统总量的20%,还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下面我们从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角度)和外部(认知角度)两个角度对“二八法则”进行猜测:
(一)语言系统内部的控制论
语言系统内的关键部分对整体是有定向控制的,包括纵向控制(聚合关系),如语法中抽象概括出的基本句式,词汇中的同素族、词语模的原型部分对后来生成部分的制约;横向控制(组合关系),即在某一步骤上,基本要素对加以铺陈,外延扩展部分的制约作用。
汉语语言中“二八法则”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进行猜测。
(1)在语言系统中,为什么语法(形式部分)变化慢,在系统中制约着词汇系统;而词汇(内容部分)变化快,在系统中服从、依附语法系统。是否语法在某一方面占语言系统中至关重要的20%,而词汇在某方面占语言系统中的80%?
(2)如果“二八法则”存在于语法系统中,那是否某具体语言单位的语法的外部功能占至关重要的20%,而内部结构占80%?因为语法规则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语言本身固有的,语法学中只是承认、解释和强化这种约定俗成。某些不符合语言结构规则但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有很多,并不会影响交际,如“给个理由先”,但是违反语言习惯,就丧失了句子的交际功能,而语言习惯是由心理习惯制约的。[1]即心理习惯控制语言习惯,语言习惯控制句子外部交际功能,语言的外部功能控制语言的内部结构(语言的固有形式),从而使语言趋于形式化、公式化。那我们的问题是:是否语言系统的功能对语言结构系统也有制约作用?
(3)先前的符号对后续的符号的控制作用:对称性有利于制约:格式塔心理学中讲到,在一种符号系统中,后续的符号对先前的符号的依赖性越强,在记忆中越容易组织成同一块,或者记忆的单位。这种组织越完善,越有规律性,对记忆的促进作用越大。因为这种规律本身限制了选择可能性,所以加工比较容易。
例如,在汉语四字格成语中,前后两部分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语义对偶或对称的成语是对称成语;而意义整体性较强,不能拆分为两部分的成语是非对称成语。根据汉字猜测实验(推测汉语成语不同位置上汉字的信息量)的结果显示,语义结构对称的成语,猜对第三、四位上的汉字比非对称成语更容易。[15]说明对称成语的前行汉字对后续汉字的制约作用很强。
(4)如果“二八法则”存在于词汇系统中,那么是否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占词汇总量的20%,而从古到今,所有消亡的词占系统总数的80%?我们把那些过剩的80%的词语进行再分类,还可以分为“绝对过剩”,即所有人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后有所剩余的部分;“相对过剩”,即个体认知能力的过剩。下面我们分别解释一下这两种语言认知角度下的控制论。
(二)语言认知角度下的控制论
(1)把“绝对过剩词”排除后,剩余的20%的常用词在竞争和选择中留下来的原因我们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①简单原则:保留下来的,是用最少假设进行猜测,或最多论断直接告诉人们概念和道理的“表述性话语”(言之成词的话语),而不是“行动性话语”(言之达意的话语)。[12]因为个体在认知周围世界时,总是试图少做认知努力来加工较多的信息。人们倾向于把事情归入已经熟悉的大类型,采取快速且省力的方式,形成初步印象。言之成词的“表述性话语”简化了人们认知过程,节省了人们时间和精力,使人们迅速了解复杂情况,应对复杂的周围世界。[13]而二者的比例关系则需要进行许多相关词语的使用频率的数据研究,以证真伪。
②符合人的思维规律:联想思维,包括相似、对比、因果、加法的思维。例如“词语模”现象、同素族、词群、词义沾染的现象,都是人类思维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结果。
③符合大众的社会心理。如语言和环境的社会心理,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共同部分出现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以语言为载体的相同部分保留了下来。[16]
④语言中的“马太效应”:有些词语本身会随着其所代表的日常对应物经常见到而使其使用频率不断提高,熟悉度不断增加。熟悉度使知觉易化,从而不断加深强化这些词语在人脑中的印象,后不断在人脑中自动生成,能产性也极高;而冷僻词越来越没人用,最后消失了。这种现象本身也是其原因,二者互为因果。如“口头禅”现象。
⑤经济原则:即选择性法则,有些词语融入了新鲜元素,一词多义了,所以更有生命力,从而使用频率高,在竞争与选择下保留下来。是否这20%的词汇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以满足词语的最大效能。
(2)把“相对过剩词”排除后,剩余20%的高频词在人脑中保留下来的情况,我们可以以“术语”为例进行解释:词汇中有一个特殊群体——术语。它对于学者来说是其认知能力内的20%,对大众来说却是80%。大众不会因为不使用它而使这些术语减少;而专家也不会因为经常使用而增加其数量 (增加量太少,可忽略不计)。所以,语言能留下来,不仅应看其本身有多大价值,更主要看需求和供给的比值。需求∕供给=使用率。大∕小=高(词语模),小∕大=低(废一部分),小∕小=术语,大∕大=常用词。而词语模是否就是词汇中的20%,有待各方面统计。
(三)“三论”、“二八法则”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找到至关重要的20%,有利于:(1)在学习、记忆中,能动地抓重点,使学习效率最优化;(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把使用频率高的词汇、语法急用先学,由浅入深学习;(3)找到句法、词汇某一原型,从中引出某一类组合、聚合;(4)可以将“二八法则”应用于计算机汉字识别模型的建立、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高速自动输入中,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汉语是开放性和包容性都很强的语言,用“三论”和“二八法则”等多维度的视角研究言语的内部机制,可能成为洞察人类心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发掘语言的一些隐性特征,解释一些现象,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但是心理机制具有隐性特征;并且相关研究乏善可陈,方法论研究极少。又因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所以需要大胆假设,然后由果及因进行推导和证明。而这些都依赖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证据和语料库语言学统计数据的支持。最终结果是否会满足我们的基本假设,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1]郑武玮.试用系统论观点探讨现代汉语语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2).
[2]吴为民.汉语词汇系统性问题研究述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戴昭铭.试论以“知识,语义”为纲的汉语词汇学研究[A]//东方语言学[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匡鹏飞.汉语词汇研究的新创获[J].汉字文化,2002.
[5]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杨敏.语言心智体系假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7]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Μ].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谭华玉.表象对成语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9.
[10]任国防.“学习——再认”范式下汉字错误记忆的ERP效应[J].心理科学,2009.
[11]徐联仓.信息多余性对掌握信号结构过程的影响[J].心理学报,1963.
[12]王德春.社会心理语言学[Μ].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朱茘.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15]刘振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16]孙汝建.社会心理语言学构想[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