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影响
2013-09-05刘夏虹
刘夏虹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蚌埠 233041)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现状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rans - 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为 P4),最初是由新加坡,文莱,智利和新西兰四国提出的旨在加强多边贸易关系,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它酝酿于2002年,并在2006年正式实施的。由于这四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政治影响力都比较小,因此这个自贸协定起初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直到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洲之行中突然高调宣布美国将加入TPP,并提出TPP的目标是成为包括所有APEC的成员国,意在未来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途径, TPP于是声名大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并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未来构想的诸多争议与猜测。随后,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加入谈判,截止到2013年3月,TPP的成员国已达到10个,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智利、美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和墨西哥,正在参与谈判的包括了日本,韩国,菲律宾等。此协定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美国“重返亚太”,震慑中国战略的重要一步,若日后TPP成功建立,那么TPP必将改变亚太地区现在的经济格局,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产生严重影响。
很多国内外学者认为,美国参与并主导TPP的战略原因之一是无法接受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建立的一个个影响重大并将其排除在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尤其是东盟提出的ASEN Plus计划 (“10+1”“10+3”“ 10+6”),这严重削弱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利益和影响力。因此,美国在加入TPP后,在原来四国提出的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做了些微的改善,TPP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技术性贸易壁垒,劳工,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标准等。它不仅要求货物贸易(尤其是农产品)要实行零关税,而且服务贸易也要如此。关于劳工,环境标准和政府采购等条款要求也非常严苛,因此TPP可以说是一个高标准,高质量,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高标准的21世纪”的自由贸易协定。
在谈判及加入方面,TPP的十个成员国达成一致:先加入谈判的国家获得一定的主动性,有些条款的具体执行上可以稍微放松限制,而后加入的国家就面临需要和TPP的成员国一个一个进行双边谈判,只有所有成员国都同意其加入,这个国家才最终可以成为TPP的成员国。
2011年,TPP十个成员国的GDP总量占世界总比重为27.28%,若日本加入,此比重将达到35%,约占世界的1/3,可谓影响力巨大。若日本加入,TPP必将会动摇东盟在亚太地区的“轮轴”,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中日韩,中国-韩国自贸区的前景将会变得很不明朗。我国一直将自贸区战略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此,TPP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的自贸区战略。
二、我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工作在2000年前并未取得任何成绩,加入WTO后,我国积极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建立了多个自贸区,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还有若干个正在研究和谈判的。截止到2013年3月,我国与16个国家或地区已签署协议的自贸区有9个,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有6个,正在研究的自贸区有3个(见下表)。
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占中国外贸比重(%)(2008-2011年)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2003)中国-东盟(2004)中国-巴基斯坦(2006)中国-智利(2005)中国-新西兰(2008)中国-新加坡(2008)中国-秘鲁 (2009)亚太贸易协定(2005) 中国-哥斯达黎加(2010)24.1%正在谈判的自贸区中国-海合会(2004)中国-澳大利亚(2005)中国-冰岛(2008)中国-挪威(2008)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2004)中国-瑞士(2011)7.8%正在研究的自贸区中国 -印度(2006,2008结束)中国 -韩国(2006,2010结束)中日韩(2010)19.1%
研究表明,实施自贸区战略对于推动一个国家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快速发展、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加强区域成员之间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贸已经实现全面的恢复,中国与自贸区伙伴的双边贸易增长明显高于平均增长水平,说明自由贸易区对促进双边贸易的加速增长已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2008-2011年,我国对自贸区伙伴的进口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对其出口的平均增长率,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对其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5.06%,对其进口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0.98%。这说明自贸区伙伴从与中国和其建立的自贸区中获得的经济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另外,平均来看,与自贸区伙伴的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呈上升态势,其中,在2008-2011年间,中国-东盟的比重升幅最大,达到0.83%。总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与其自贸区伙伴的双边贸易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双方的获益程度还会进一步上升。
中国-东盟(2004)是我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10+1”计划的最核心部分,亦是全球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体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于2004年签订,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协定带来的双边贸易增长的效果在中国签署的所有双边自贸区中表现的最为显著。2008-2011年间,中国对东盟出口,进口年均增长幅度都明现年高于中国对外贸易同期平均增长水平,并且进口增幅高于出口。而且,双边贸易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杂项制品,塑料橡胶,植物产品,鞋鞋帽,动物产品在这四年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而中国出口到东盟的这些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亦超过20%。此外,运输设备,电气电子设备,精密型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双边贸易中增速最快,且中国对其进口的增速明显高于中国对其的出口增速。可以看到,建立自贸区不仅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对外贸易,而且对于双边的贸易结构升级带来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国自贸区建设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而且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并未达成任何自贸协定,我国的FTA伙伴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我国曾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和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并将此作为未来五年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可以预料,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继续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自贸区成果,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三、TPP背景下中国自贸区战略遇到的挑战
在第一章我们知道,美国主导TPP必将对我国在亚太地区的对外贸易和自贸区战略带来挑战,表现在:
(一)如今日本,韩国都表示出了对于加入TPP的极大热情,虽然TPP议题在日本民间,尤其在农业这一块存在非常大的反对声,但日前日本已经公开表示已经加入了TPP谈判,他日不定就谈判成功,那么自2010年就开始启动研究的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就显得更加前途黯淡。而且美国-韩国的FTA已经于2012年正式生效,加上美国对于其的热情邀请,韩国加入TPP的谈判步伐也就不远了。所以,如今中日韩自贸区自研究启动到现在已过去3年,日本积极性本身就不高,如今,韩国和日本,日本和中国的领土争端日渐激烈,政府为了照顾民众情绪,一度将此计划搁浅,可以料见,这一自贸区协定未来还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即使最后韩国和日本继续和中国进行谈判,可能也会提出更加严苛的谈判条件,让中国作出更大的让步和妥协。
(二)过去10年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3个“10+1”机制已经实现,未来还要努力发展“10+3”,“10+6”机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一直是支持“东盟+X”的独立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自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者,并且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日渐明朗,当然,美国肯定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因此其主导TPP,介入亚太地区,包括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美国主导TPP就是要削弱或者架空东盟的“东盟+X”的机制。这就会是美国拥有在亚太地区经济的主导权,进而打乱中国的自贸区战略的进程,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
(三)尽管美国并未明确表示拒绝中国加入TPP,但是其关于劳工,环境标准,政府采购等条款对于中国都是十分严苛,甚至是无力承担。且美国主导TPP就是其“回归亚太”战略的一环,表现出了明显的“震慑中国”“防范中国”的特征,另外,中美两个大国参与同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中国加入TPP存在非常大的压力。如果中国接受那些条款加入TPP,那么它将付出比加入WTO更加沉重的代价。
(四)随着TPP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中国作为非成员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不利影响。首先,按照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与TPP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2.18%,若日本加入TPP,这一比例将上升到32.18%。因此,中国对TPP成员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较高,外贸整体因TPP内部贸易的加快增长受到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其次,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中美之间有没有达成任何自贸协定,由于TPP的存在,与其他TPP成员国比较,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成本会提高。最后,TPP存在继续扩大的可能性,随着日本等其他APEC 成员的加入,中国贸易受到的贸易转移效应也会进一步增大。目前,中国对APEC成员贸易依存度达到64.12%,大约六成左右的贸易增长来自对APEC,成员的贸易增长的贡献。
(五)TPP会对东盟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构成很大的威胁。目前已加入TPP的东盟成员国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文莱。美国对TPP的高调介入,对东盟自身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为了应对TPP,维护自身在东亚地区的核心地位,东盟很可能将积极深化中国-东盟的发展,进一步落实相关协定里的条款,以此来降低美国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力。这也许在客观上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中国在自贸区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推动APEC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坚持多样化和包容渐进的路径选择,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主张和要求,努力让更多成员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享受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的成果。
(二)加强与东盟的沟通和政策协调。为进一步巩固已有区域的合作成果、为“10+3”和“10+6”机制创造条件。东盟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和核心,而我国目前FTA战略中心也一直在亚洲。中国与东盟有很多共同的根本利益,落实好与东盟的自贸区协定,将对中国在东亚的FTA战略起到基本的构架作用。
(三)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快完成目前正在谈判的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区谈判,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争取提前结束中日韩官方联合研究,使三国自贸区尽快进入实际谈判阶段。2011年,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20%及亚洲的70%,三国间贸易总额达到6900多亿美元,但三国间的相互投资规模仅占到三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由此可见,加快中日韩FTA建设进程潜力巨大。尽管,日本,韩国与美国是盟友,但是中日韩这三个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与其两国并不能从根本上与对方隔断。我国可以通过民间渠道,加强民众之间的理解,改善三国的关系,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最大程度降低TPP对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影响。
(四)积极利用TPP的契机,加快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深化国内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为中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质量地参与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奠定坚实的政策制度基础。我国企业也要增加其国际竞争力,深入发展国外市场,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美国,东盟等国家。
[1]汤碧,林桂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战略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6-20.
[2]赵普平.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J].国际贸易,2011(4):44-51.
[3]赵金龙.美国TPP战略的动机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2(6):18-26.
[4]全毅.TPP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中美对话语权的争夺[J].亚太经济,2012(5):12-18.
[5]刘重力,杨宏.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东亚地区FTA战略的影响——基于TPP合作视角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2(5):48-58.
[6]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0-80.
[7]张小明.美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J].世界政治,2010(7):4-16.
[8]宋静.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亚太、东亚合作机制之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1):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