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桥桥体龈端形态对牙周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3-09-05张剑
张 剑
(杭州口腔医院综合科,杭州310006)
牙列缺损是口腔常见病之一,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选择种植修复,但受经济条件限制,临床上牙列缺损选择固定桥修复仍占一定比例[1]。
临床常见固定桥拆除后桥体下黏膜发生炎性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固位体与桥体的连接部位,该部位邻近基牙,不仅影响桥体下牙槽嵴黏膜的健康,也影响基牙的牙周组织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何种桥体龈端形态利于该部牙周组织健康,为固定桥桥体龈端形态的选择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病例的选择
2010至2012年到杭州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因各种原因造成固定桥必须拆除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54岁之间,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择为本试验研究病例。
病例选择标准:排除糖尿病、妊娠期等全身因素引起的牙周病变,拆除的固定桥全部是烤瓷固定桥,固位体与桥体连接为烤瓷连接,桥体的龈端为瓷接触,形态为闭塞形改良盖嵴式(图1);拆除固定桥后固位体与桥体连接部的黏膜采用牙龈指数检测标准[2]进行诊断为重度炎性病变,牙龈明显发红、水肿、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者。
图1 石桥分类Fig.1 Shiqiao's of classifications
1.2 方法
所有病例拆除固定桥后,进行临床牙周检测并对黏膜炎症患者进行治疗,黏膜炎性反应的治疗方法如下:固定桥拆除后采用5%氯化钠注射液、3%过氧化氢交替冲洗,必要时做龈下刮治及增生的牙周组织切除术,用牙周敷料填塞止血,用碘甘油置牙龈沟内进行治疗。待炎性反应完全治愈后,行临床牙周检测并重新制作烤瓷固定桥,重新制作的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的连接为瓷连接,桥体的龈端与牙槽嵴黏膜间为瓷接触,龈端形态采用扩大型改良盖嵴式桥体(图1)。丁香油粘固粉暂时粘固,3个月后取下固定桥,行临床牙周检测,并与刚拆除时的牙周状况以及重新修复前的牙周状况进行比较(刚拆除时的牙周状况为拆除组,牙周治疗后修复前的牙周状况为修复前组,重新修复后的牙周状况为修复后组)。
临床牙周检测方法:1)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检查:0=在近龈缘处的牙面上无菌斑;1=肉眼看不到,用探针尖的侧面划过近游离龈区的牙面上时才能发现薄的菌斑;2=在龈缘区或牙邻面有肉眼可见的中等量菌斑;3=在龈沟内和(或)龈缘区及邻近牙面有大量菌斑堆积。
2)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检查:0=牙龈健康,无炎性反应及出血;1=牙龈颜色有反应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
3)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缘到龈沟底的距离,即为探诊深度,以mm为单位记录。
1.3 评价标准
对烤瓷桥的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牙周组织炎症按拆除组和修复后组记分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重新修复的固定桥的临床疗效。①显效:修复后牙龈炎症检测指标中任何一项减少2级,其他2项中有1项减少1级或以上;3项检测指标均有减少,总和超过3级或以上。或其中1项主要检测指标减少3级;②有效:修复后牙龈炎症检测指标中任何2项减少1级;或其中1项主要指标减少2级,其余无明显变化;③无效:所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拆除组和修复后组各项牙周指数检测结果显示修复后组BI、PD、PLI指标均有所下降,修复后组的BI与拆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9)(表1)。修复前组和修复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拆除组及修复后组牙周指数的变化Tab.1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ex of removed restoration group and after restoration group(±s,n=30)
表1 拆除组及修复后组牙周指数的变化Tab.1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ex of removed restoration group and after restoration group(±s,n=30)
*P<0.001 vs removed restoration group;BI:bleeding index;PD:probing depth;PLI:plaque index.
Group BI PD/mm PLI Removed restoration 3.65±0.58 3.2±1.25 2.7±0.47 After restoration 2.75±0.74* 2.6±1.23 2.5±0.59
表2 修复前及修复后组牙周指数的变化Tab.2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ex of before restoration group and after restoration group(±s,n=30)
表2 修复前及修复后组牙周指数的变化Tab.2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ex of before restoration group and after restoration group(±s,n=30)
BI:bleeding index;PD:probing depth;PLI:plaque index.
Group BI PD/mm PLI Before restoration 2.65±0.48 2.4±1.15 2.3±0.57 After restoration 2.75±0.74 2.6±1.23 2.5±0.59
遵照临床效果的检测标准显示拆除组在拆除固定桥时的炎性反应状况,通过牙周治疗及重新制作烤瓷固定桥后大多数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固位体与桥体连接部的牙龈健康状况有所提高。73.3%的患者黏膜炎性反应改善明显,26.7%患者黏膜炎性反应有一定改善。
3 讨论
如何避免因修复引起牙齿及牙周正常组织结构的远期损害成为固定桥设计和制作的关键。临床应用时桥体龈端形态的优化设计不仅关系到牙槽嵴黏膜的健康、牙合力的传导,还关系到固定桥修复的远期效果[3-4]。按桥体龈端和牙槽嵴黏膜的接触关系桥体可分为接触式桥体和悬空式桥体,悬空式桥体极少应用。接触式桥体依桥体龈端形态分为[1]:盖嵴式桥体、改良盖嵴式和船底式桥体,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改良盖嵴式桥体应用最为广泛。日本学者石桥宽二[5]依桥体龈端近远中向与牙槽嵴黏膜接触面积的不同——基牙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如下的分类:①闭塞型:齿间间隙完全闭塞;②扩大型:齿间有较大间隙;③中间型:介于闭塞型和扩大型之间;④开放型:桥体与牙槽嵴的黏膜无接触。目前临床常用的改良盖嵴式桥体属于石桥分类的闭塞型,而本文重新修复的固定桥则采用扩大型。
桥体龈端是桥体与缺牙区牙槽嵴顶黏膜相接触或相对应的部位,如果桥体龈端形态设计不当,患者通过刷牙、漱口等日常保健方式很难维持桥体周围环境的清洁,则口腔的微环境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口腔局部组织炎性反应的发生[6-8]。Sillness等[9]的研究显示,固定桥桥体的卫生状况与黏膜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接近基牙的近缺隙侧游离龈相对牙槽嵴黏膜更加薄弱,因此更易受到侵害,这与我们的日常临床所见相符合。
扩大型改良盖嵴式桥体与闭塞型改良盖嵴式桥体的区别在于:固位体与桥体连接部是否与其相对应的软组织即基牙的近缺隙侧牙龈组织相接触。本实验拆除组均采用的是闭塞型改良盖嵴式桥体,临床检查发现桥体下组织均产生了重度的牙龈炎性反应。修复后组采用扩大型改良盖嵴式桥体,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出血指数的改善最为显著,与拆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修复后组的牙周状况与修复前组(牙周刚治疗后)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扩大型桥体有效地控制了炎性反应的发生。扩大型桥体与其相对应部位的牙龈组织不接触,留有可清洁的空间,对局部组织不产生压迫,不影响该部组织的血运。但扩大型改良盖嵴式桥体在基牙与桥体间存在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本实验采用的是自身前后牙周组织炎性变化的对照,在实验过程中,患者未改变生活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新旧修复体在材质上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其他对牙周组织影响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固定桥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卫生状态、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组织的条件选择桥体的龈端形态。由于本实验检测的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1]马轩祥,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6-167.
[2]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16-120.
[3]赵铱民.我国口腔修复工艺学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3):232-235.
[4]赵克.冠和固定义齿对牙周组织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29(3):179-181.
[5]石桥宽二.ブリツジの设计[M].第32回,いわてけん:GC友の会,2002:10-11.
[6]翁蓓军,邓汉龙.不同金属基底材料烤瓷冠对牙龈组织影响的临床比较[J].口腔材料器械,2005,14(2):75-76.
[7]陈吉华.烤瓷冠修复引起的牙周组织损害[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3):280-282.
[8]汪振华,王金玉,刘素辉,等.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3):227-229.
[9]Sillness J,Gustavsen F,Mangersnes 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ntic hygiene and mucosd inflammation in fixed bridge recipients [J].J Periodontal Res,1982,17(4):43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