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城镇文化旅游与旅游规划辩证观刍议
——以上海市嘉定区文化旅游发展为例

2013-09-0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嘉定嘉定区历史

文化旅游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对象、以历史为脉络,充分展现出对于地方性历史人文资源的尊重态度,从全局把控区域旅游发展深层脉络。最终将旅游地推向市场;旅游产业规划和旅游空间规划紧抓“历史时间”和“开发力度”关键点。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从业人员、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文化责任意识”是决定地区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保障,是决定地区发展生命力的关键。

1 嘉定历史城镇的建置沿革

“历史城镇”包括名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遗迹建筑群等。江南历史城镇——嘉定位于中国上海市的沪西位置;东面与宝山区、普陀区相接;西面与江苏省昆山市相比邻;南接吴淞江;北靠浏河与江苏太仓市。

嘉定的建置可追溯到秦代的会稽郡的娄县(今江苏省昆山县),娄又写作。宋代嘉定十年,平江府(今江苏吴县)知府赵彦上奏宋帝,划出昆山县东境五乡二十七都建置嘉定县(以宋纪年名),建置练祁市(今嘉定城中心区域)。清代雍正初,嘉定县东境吴淞、罗店划分给宝山县。

1843年1月17日上海开埠以来,原属江苏省的嘉定县便承担着自古以来一贯的军事、文化、生态重镇职能;1958年始嘉定又改属与上海市。

2 上海市嘉定区旅游规划格局

2008年公布的《上海市嘉定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于构建“两城四区二街”旅游圈,目标使旅游业成为嘉定现代服务业的支柱。

“两城四区二街”具体包括:嘉定新城主城区、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南翔古文化旅游区、马陆葡萄休闲旅游区、华亭生态旅游区、曹安商贸休闲旅游区、州桥老街、西门老街。2012年,嘉定区的整个旅游产业在上海旅游节的助力下,开发出了“金九银十”上海嘉定区旅游节旅游品牌系列产品,如:南翔小笼文化展、曹安商贸购物旅游节、州桥孔子文化节、安亭国际汽车购物旅游节、印象华亭生态农业主题游等品牌项目,这些项目都极具旅游市场竞争力。

3 嘉定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嘉定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保护和利用其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经营好现有优势文化名片——汇龙潭、孔庙和南翔古漪园园旅游景点外,还须扩大古城区历史文化风貌景点,以景点带景线,以景线连风景面。有利于维护和发扬“嘉定文化,教化嘉定”的文化形象。

表1 嘉定古城风貌区重要古建筑保存简况

(1)嘉定历史遗存保护的现状

嘉定的古典园林是姑苏园林的余脉,其拥有的古典园林数量之多,整体水平之高,也是周边地区所不可及的;因特殊的历史事件、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嘉定境内许多优秀的历史遗存的处境堪忧;据新版《嘉定县志》记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境内目前荒废、毁损的私家园林多达50多处,其中包括宋、元、明代始建私家园林,古城墙更是藏于民居区中。(表1)。

(2)嘉定历史风貌保护与修复

嘉定最有天然旅游优势的就是环城的护城河、环城路和城墙;嘉定县城近吴淞江,时吴淞江水流急与黄浦江,故此地军事地位高于它处,时常有粤匪和倭寇进犯。宋代,知县高衍孙以土筑城;元代,张士城遣吕珍以砖石修城墙,加宽护城河,城周长1700余丈,城高一丈五尺;明朝,倭寇屡犯,城墙数次修葺、增建,知县杨旦修建城上2369城垛,分筑16座望台,四城门分建城楼,城外建东南西北4个子城,加宽、加深主城护城河;清代,几经修葺,未作改建、扩建;明嘉靖年间,知县万思谦、杨旦相继修筑使得嘉定县墙垣坚固、规模空前宏大;这在江南历史城镇营造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笔者根据老一辈嘉定人的回忆,梳理出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嘉定古城的主要风貌特征:

1、1958年前,嘉定古城城区的城墙结构是相当完整的。

2、城内完好保留有大量士流园林:盆山阁,朱家花园,秦家花园,姜家花园,嘉定狮子林、王敬铭故居、西大街上众多的名人故居包括唐家大宅,善牧堂(基督教堂)。

3、城内外寺庙保存完好:南圣庙(今塔城路银杏公园)、北圣庙(今西光机所)、侯公陶庵(今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内)、汇龙潭南内也有一庙。

4、洲桥北侧的十字路口是中心。东、南、西、北大街汇集于此。洲桥是因为此地是洲府所在。

5、城内河流:练祁河流域保持完整的(东大街至西大街段),沿南北大街也有河流,但不完整。

另外,横沥河(南北流向)、练祁河(东西流向)两条河流交叉于城中心(位于今汇龙潭公园处),整个嘉定城被护城河环抱,呈现出江南古镇独具特色的“十字环”水系。城中的州桥地区曾为练祁集市的主体部分,嘉定建县后,州桥历史风貌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了水乡集镇的特征,街巷布局、文庙、塔院的分布格局都是上述特征的集中体现。(如图1)嘉定城内,州桥片区位于城中部,串联孔庙、汇龙潭和法华塔等景点组团,对于它的历史风貌保存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片区的风貌修复提供支撑,最终恢复嘉定“水乡古城”的历史空间风貌。

(3)嘉定非物质文化的恢复与开发利用

文化旅游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着力点;开发利用非物质旅游产品,向旅游市场推销“教化嘉定”的文化魅力和历史风貌。要从旅游市场效益和旅游目的地资源可持续的高度,审视并做好古典旅游资源的分类定性工作。非物质文化项目结合旅游发展,安其重要性分类,将可实施、低成本的传统文化节目予以恢复并常态化试点运营,考证其长远旅游贡献,并全城发觉推广传统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这将有助于盘活文化旅游的静水,使得文化景点的亲民性和旅游附加值增值。近期在传统优势文化景点内可以恢复的高效项目有:秋霞圃秋灯会和汇龙潭龙船巡游等。

4 总结:

嘉定城先民为嘉定后人乃至世界留下了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后人,除了接受西方的哲学观和欧美的规划方法外,我们能够这笔丰厚遗产做得还有很多。如果说,嘉定的旅游产业未来会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的话,那么文化旅游一定已经成为了嘉定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图1 2003年嘉定城全局鸟瞰 引自:网络

猜你喜欢

嘉定嘉定区历史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让“大拇指”为少先队点赞——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赏识教育理念下的少先队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重要引擎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新历史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