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拓展信息化应用新通路

2013-09-05孙璟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移动终端信息化

◎ 本刊记者 孙璟璐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都会面临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复杂工作一键轻松搞定,线上线下咫尺天涯,每个人都在尽情享受着移动应用带来的快捷、便利。移动应用不仅促进了企业IT和业务管理模式的新变革,也成为各行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新一波浪潮。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大量涌现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使用易于携带的移动数据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它改变了以往终端需要固定线缆采集信息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采集和传递。使用移动数据终端,人们还可以非常高效和安全地对通畅无阻的信息流进行管理。

移动信息化逐步从“可有可无”迈向“刚性需求”阶段,企业移动信息化伴随着运营商基础网络的建设,智能终端性能的提升,企业安全架构的构建,以及企业应用迈向云端等大环境的改善,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已经对移动信息化的高效率有了充分的认识,对移动信息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用户刚性需求的增长对推动整个移动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具备移动化的理念

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管理、业务、以及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实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

通俗来说,移动信息化就是要在手机、PDA等掌上终端,以电信、互联网通讯技术融合的方式,实现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最终达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随身的移动化信息工作的目的。在移动信息化实施之下,目前政府和企业在电脑上应用的各种信息化软件体系,如办公信息化软件、ERP软件、CRM软件、物流管理软件、进销存软件,以及各行业特定的行业软件,都可以移植到移动终端使用。移动终端变身为一台移动化的电脑,既能在手机与手机端进行信息化工作联动,也能够与原有的电脑端信息化体系保持互联互通。随着手机成为信息化网络中的重要移动载体,移动信息化将让现在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满足政府和企业员工在出差、外出、休假,或是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与单位信息体系的全方位顺畅沟通。

企业移动信息化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信息采集的概念,而是将信息的采集、移动与管理三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将产品、管理者、空间和时间信息进行全面集成,实现对信息流高效的、实时的和安全的管理,获得移动性能特有的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

企业要想部署移动应用,真正走向移动化,首先要有移动化的理念,而且要做到企业应用与平台设备无关,真正实现端到端的应用服务。目前,移动信息化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集团化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中。中小企业由于本身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对于移动信息化的部署往往是实现简单的功能需求。

多数企业在移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小心谨慎的态度,大部分企业都依据其业务特点和需求选择了“部分移植”的思路,也就是仅将最迫切需要移动信息化的业务移植到移动终端,循序渐进。也有部分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则是一步到位,直接在移动终端独立建设全新业务系统。由于移动终端与传统PC终端的巨大差异,将企业业务整体移植到移动终端,会面临极难解决的兼容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移动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确保员工无论在哪里工作、使用哪种设备,都可以获得到想要的信息。“自带设备上班”就是移动信息化明显的标注之一,对于这一现象,许多企业已经预见到了,并开始鼓励员工利用私人移动设备工作。有些公司已经尝到了甜头,既节省了硬件成本,也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生产力。以潘多拉媒体公司(Pandora Media)为例。该公司的财务总监史蒂夫·凯克布莱德注意到,自从公司允许员工使用私人设备工作后,员工的生产力和快乐感都有所提高,同时也节省了公司的硬件成本和培训成本,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移动信息化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

从当初简单把web OA移植至手机上,到如今需要通过多个系统的融合以及利用手机终端的特性,如GPS、拍照等功能的整合;从原有满足企业领导办公到如今实时解决办公室外办公的难点,如信息上报,设备检修上报,财务数据上报,库存信息上报等。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远不是扁平化的企业内协同办公的工具了,而是在企业的营销、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的内外协作上起到巨大的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企业信息化已不满足原有的发展态势,移动信息化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益的方式。同时,提升企业的生成效率不单单是企业领导的办公效率,还涉及企业的营销宣传、企业的售后服务等,只要是离开办公室的办公场景,都可以纳入到移动信息化的范畴内。根据调查报告显示:41%的企业部署移动信息化是便于企业进行更好的管理;28%的企业认为部署移动信息化能够简化流程;23%的企业认为能够直接增加企业效益;8%的企业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移动信息化部署方便企业决策。

企业为何要做移动信息化?很多产业链上的公司或者团队不清楚。企业移动信息化宏观点说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实际点说就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帮助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移动信息化意味着管理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实时获得企业生产运作信息,而没有固定线缆的束缚和限制。在移动信息化平台的帮助下,企业内部、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上下游厂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变得更加顺畅,中间环节减少了,流程标准化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同时,方便企业决策的移动信息化部署通常集中在移动办公和移动BI的产品。作为决策者,出差是家常便饭,他们需要实时的处理公司的日常事物,移动办公能够解决公司高层这方面的需求。而高层的决策需要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移动BI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便于高层做出决策。

目前企业信息化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移动OA的产品,其目的就是实现企业高效的办公和管理,随着员工与市场接触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得不通过移动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加强管理,这种方案是以需求推动部署。有了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企业的信息化流程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得以完成,包括报销、审计、数据采集等。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控企业各环节的运作状况和经营情况,准确地作出决策和判断。企业移动信息化正在改变客户的生存方式,改变企业运营的方式。移动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这也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手段之一。

移动应用 安全先行

企业希望通过移动信息化提升企业业务效率,带来更多业务发展空间,但也不希望移动智能终端的接入给企业业务系统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重大损失。在移动信息化过程中,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脚本或其他技术手段,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无线服务提供商可轻易地收集用户的各种资料,如经常浏览哪类网站,甚至是获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如此一来,用户的隐私权如何得到技术和法律的保障呢?怎样通过电子签名对使用移动应用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怎样才能从技术上保证相关的信息、数据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截获和冒名顶替?这些都是企业移动信息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达96%的用户都十分关注移动安全问题。企业非常担心由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接入,使得企业机密数据“获得”新的泄密途径,或者由于某些重要数据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存储,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慎遗失而外泄。实际上,超过半数的用户都会在移动智能终端保存数据,所以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部署移动应用系统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移动应用所带来的设备管理问题、移动办公所涉及的身份安全问题、政策合规性问题,也是企业所重视的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同样引起我国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2011年12月,工信部就已发布《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开始出手对移动互联行业日益严重的恶意程序问题进行整治。当时,工信部对“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作出了这样的界定:运行于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之上,存在窃听用户通话、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用户数据、擅自使用付费业务、发送垃圾信息、推送广告或欺诈信息、影响移动终端运行、危害互联网网络安全等恶意行为的计算机程序。

2012年,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征求意见稿,规定申请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不得安装含有恶意代码或者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用户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工信部发布的《通知》主要是为完善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着重加强了对软件的规范。

企业希望在部署移动应用的同时也部署移动安全解决方案,甚至希望移动安全先于移动应用部署。企业需要移动信息化,更需要移动安全保驾护航。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扩张,移动信息化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对于移动安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猜你喜欢

移动终端信息化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