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房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2013-09-0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安居工程保障性自治区

2012年9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约谈部分保障房建设进度缓慢的地市及部门负责人

11月1日,广西面向社会公开销售的首个限价房项目“龙凤首缘”开始接受市民购买申请,这也是广西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个限价房项目,共计提供限价房2957套。3天后的11月4日,南宁市再推100多套限价房入市。

也是在11月,梧州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平浪花园小区的336套房交付使用。南宁市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在水一方”也进入验收阶段。

广西保障房入市的记录不断被刷新。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广西2012年共计竣工保障房超过12万套,加上2011年竣工的20万套,“十二五”头两年广西提供的保障房超过30万套。

“十一五”期间,广西已经解决了28.02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解决了大约94万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

广西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90万套保障性住房,届时,保障房覆盖面将超过23%。

供给加速度,“十二五”头两年保障房建设量比“十一五”的总和还多

1998年,我国启动了影响最大的一次住房改革。当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彻底结束了中国的住房实物分配,取而代之以住房分配货币化。

而作为1998年房改的三大目标之一,“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迟迟未能到位,保障房的建设似乎被忽略了。

在国家层面,经济适用房开始得到重视是在2007年。2007年,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再次明确住房应有保障房和商品房两个体系。

而广西比全国更早一些迈开保障房建设的步伐。2003年,集资建房和经济适用房已经成为我区城镇职工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

就在2003年,广西颁发组织起草了经济适用房、集资建房等管理办法,把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房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力度。

据初步统计,2003年广西累计投入建房资金242.85亿元,建设住房50.1万套,3989万平方米。年内全区投资17.94亿元,建设职工集资房188.64万平方米;投资6.83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118.1万平方米。

此后十年,广西保障房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十二五”进入加速期。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李勇介绍,2011年广西建设保障房29万套,比“十一五”时期建设量的总和还多。2012年,广西保障房建设持续发力建设24.1万套,竣工超过12万套。截至10月19日,广西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约63.95亿元。

在邕江的渔船上住了整整25年的农善新,正憧憬着搬进新居之后的美好日子。就在不久前,南宁市江南区有关部门组织包括农善新在内的两批次船民渔民共计130多人,组成“水上人家船民渔民看房团”,到廉租房项目、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富宁新兴苑五期安置房项目现场看房,参观样板间。参观结束后,农善新积极报名购买保障房,“政府补贴的房款,足够住进新房”。

得益于逐渐发力的保障房,在广西,越来越多和农善新一样的低收入人群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安居梦。到“十二五”末期,广西累计建设保障房超过110多万套,惠及人口将过百万。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乡镇中学教师、卫生院医务人员、渔民、石漠化地区群众也相继纳入保障房保障范围。

打出组合拳 多举措并举力促保障房建设

广西高度重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自2007年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就把住房保障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大实事之一,接连出台多个文件,与各级市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

随后,2008年,自治区党委把“坚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苦难”列为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之一。

2011年,为全面推进全区住房保障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连续多次召开全区保障房相关会议,并颁发多项指导性政策文件。

2012年,自治区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确保9月底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11月底实现12万套保障房全面竣工的目标。

高度重视,尽快落实。早在2011年年初,广西就意识到,保障房建设要早决策、早行动、早落实。2012年2月,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尚未下达,广西便已经跟14个地市签订了2012年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张振东视察防城港市保障房项目

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唐标文检查保障房建设

南宁市建管处的工作人员在检查钢筋

南宁市建管处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房屋质量

南宁市建管处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房屋质量

此后,广西对建设任务提出时间节点目标要求。9月,对于进度较慢的市、县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自治区分管副主席还分别给开工、竣工未到达时间节点要求的市和部门去信,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2013年广西初步计划建设保障房13万套,竣工9万套。这13万套任务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2012年年中,广西约谈部分建设进度缓慢的市县,在会上就着手布置2013年的任务。10月份,初步任务已经下达分解各市。

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广西均提前两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加强督查力度是确保进度较快的手段之一。2012年以来,自治区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巡查,对困难较多、推进较慢的地方进行实地指导。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半年还联合发展改革委、监察厅等部门,对14个设区市进行联合督查。此外,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2个处室还组成12个巡查小组,对各地工程实行包片定期巡查。

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保障房建设“保驾护航”。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时间跨度长,资金需求量大,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争取中央资金是“重头”。2007—2011年,广西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92.39亿元,其中2011年补助资金超过前几年的总和。截至2012年10月底,广西已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61.46万户,其中中央补助资金49.89亿元,自治区配套补助资金11.57亿元。在广西目标任务减少17%的情况下,落实的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同比增长了10.38%。

在财政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自治区本级财政仍逐年加大资金补助力度。 从2011年开始,对廉租住房建设、国有林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按照中央补助资金额度1∶1比例安排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国有垦区旧房改造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2008—2011年,自治区财政共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7.58亿元。

广西首个面向社会公开销售的限价房项目“龙凤首缘”将于 2013 年 9 月交付使用

防城港市一个在建的保障性住房小区

正在建设中的南宁市“在水一方”保障房项目

数据显示,相比2011年,广西在目标任务减少了17%的情况下,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补助资金却同比增长了10.38%。截至2012年9月底,2012年中央下达广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为29.89亿元,自治区配套补助达11.57亿元。

在将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的同时,广西还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将不低于5%的土地出让总收入、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的余额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2008—2011年,各市、县财政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近100亿元。

为拓宽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创新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广西还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通过打造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实施BT模式等方法,合理调控财务杠杆水平,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加入。目前,广西正积极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申请发行企业债券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2012年,柳州、梧州、百色等3市向国家申请发行企业债券28亿元支持保障房建设。

此外,2012年9月,广西南宁、柳州和百色三个城市获批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城市,这是广西首批试点的城市,获批资金共计4.42亿元,有效弥补了地方建设资金的不足。

引导开发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也是缓解资金难题的一大手段,目前,广西已有多个保障房项目由房地产开发商承建。11月入市的最大的限价房项目“龙凤首缘”就是由广西贵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并向社会公开销售。

严守生命线 确保质量安全和分配公平

和建设资金相比,加速供给的保障房能否确保质量安全,公平分配给确实需要的人,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南宁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澳华花园

南宁富宁新兴苑小区

2011年,提起广西的保障房建设,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瘦身钢筋”事件。2011年,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部门对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部分企业使用瘦身钢筋,广西对企业进行了查处。消息一经发布,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全国各大媒体及网站纷纷转载。

这次被媒体解读为“广西保障房存在瘦身钢筋”的事件,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广西对保障房质量的严格监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正是严格的查处,将保障房的隐患尽量控制在源头。

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监管,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管形成合力,总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2012年,广西在建的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部被纳入了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管。

“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但不允许任何人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唐标文说,广西从源头上就多重设防,在建设程序、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等环节都严格把关。2012年3月底至5月初,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对73个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勘察设计进行了检查。

此外,广西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监管实行质量问题“零容忍”和“一票否决”制,质量监管贯穿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因此房子交付使用后如果出现问题,相关方依旧会被追究责任。

诸多措施的落实,让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工程质量水平有所提升。2012年第一季度,广西对全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大检查,现场抽检了86组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抽检钢筋物理力学性能合格率为100%。抽检的63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中,质量保证资料基本完整,混凝土外观没有严重质量缺陷。

随着保障性住房的陆续竣工和交付使用,分配已经成为保障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保障性住房点多面广,申请人群分散,骗租骗购现象尚未完全杜绝,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分配公平。”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李勇介绍,目前,主要通过“三审两公示” 制度确保保障房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所谓“三审两公示”,即经过居委会或者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的三次审查之后,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名单要在政府网站或建设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待公示无异议后,才能进入轮候程序,当地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会根据申请人的先后顺序,分配保障性住房。

2012年初,广西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2012年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要继续探索建立住房保障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税务、金融、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以核准保障房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同时,监察、审计部门要对保障性住房房源分配进行监管。

广西也即将出台《广西住房保障分配管理办法》,办法中规定了各市县在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行为和做法,将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公平、公正。

此外,广西正在积极地加强和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广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招投标,已于2011年投入试运行,并在使用期间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这对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提供了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安居工程保障性自治区
光彩安居工程 点亮幸福之光
安居乐业逢幸事 喜迁新居过大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构建“安居工程”实现城乡扶贫一体化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
1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