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通过小型采空区的综合勘察与线路优化

2013-09-04姚成志

铁道标准设计 2013年2期
关键词:选线铁道物探

姚成志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处,武汉 430063)

1 概述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建设标准的提高,山区铁路选线不可避免地遇到矿区等不可绕避因素,因此,为满足线路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基于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进行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1,2]。以某铁路线路通过一小型采空区为例,在线路方案无法大范围调整的情况下,探讨如何基于综合勘察手段对线路进行优化调整。

2 工程概况

某设计时速200 km铁路通过梓山圩范围,因受前后车站站址及跨河方案的影响,线路在某隧道出口通过一片小型采空区,无改线可能,只能进行局部的线位优化。根据区域地质图分析,该段范围处于石炭系梓山组砂岩夹炭质页岩及透镜状煤层。从20世纪初以来,该段范围存在规模大小不等、无规划的乱掘乱采,是本线地质选线、地质勘察的一大难点。

3 现状调查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了解,该范围主要为砂岩、炭质页岩,局部夹透镜状煤层,煤质较差,含量较低,品位不高,因此主要是民间私人开采。自清朝后期以来,存在不间断、零散、无规划的乱采乱掘。由于时代久远,多数采洞已坍塌、封闭,无法确定开采规模,巷道大小、走向,无法准确评价其对线路方案的影响。且线路在该区域由于受前后车站站址控制,调整范围有限。因此,如何快速全面查明采空的范围和影响,对节约勘探成本、缩短勘探周期、优化线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4 综合勘探手段的运用

4.1 测绘

测绘是勘察工作的第一手段,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3]。通过对该区域的大面积测绘调查,对当地老乡的走访,收集整理了25张调查表,初步查明了线路附近采空巷道、洞口的位置、规模、走向等,并对其规模、走向进行了定位,明确其与线路方向的关系,初步评估各巷道、洞口对线路方案的影响。将调查结果展布于线路平面图上,得到其与线路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测绘平面成果

4.2 物探

根据测绘成果,有针对性地选取高密度电法对线路附近的疑似巷道、采空区进一步探查,了解其规模及与线路间的关系,分析其对线路走向的影响[4,5]。因线路右侧为贡江,大里程走向与线路方向大致平行,线位不具备右摆的条件,故探寻线路左摆的方案可行性。结合测绘调查的成果,综合分析,采取四纵四横的物探测线布置[6],对疑似巷道密集区间距稍密一些,具体布置见图2。

根据物探成果图,结合测绘资料进行分析[7,8],以典型纵断面GD-ZS-2和典型横断面GD-ZS-H3为例(图3、图4),纵断面GD-ZS-2成果揭示该测线有2个异常区,与测绘成果相互验证,但具体位置稍有偏差,后续成果据此进行修正。横断面GD-ZS-H3成果揭示该测线有3个异常区,测绘成果显示该测线应该有5个异常点,根据物探电阻等势图,该区域电阻率稍有降低,但与周围对比不太明显,初步分析可能为坑洞已进行了回填处理或测绘资料有偏差,待下部结合钻探资料进行调整。

图2 物探测线平面布置

图3 物探典型纵断面成果

图4 物探典型横断面成果

4.3 钻探

根据物探解译成果,结合测绘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布置9个机动钻探点,对地层进行取芯分析[9-11](图5)。钻探结果显示:9个钻孔中有4个明显揭示有采空巷道,所取岩芯中含有支撑的木头或有掉钻现象,木头或掉钻的位置与物探解译结果相吻合,有3个在物探异常点附近岩心破碎,分析为钻孔处于采空巷道附近,因钻孔口径较小,一般直径96 cm,巷道直径一般2 m左右,钻孔不一定刚好在采空巷道位置。有2个钻孔无明显异常。

4.4 成果修正

根据钻孔资料揭示的成果,综合物探解译图和测绘资料,增加1条物探测线,并根据资料,对巷道位置进一步修正,其最终勘察成果如图6所示。

图5 机动钻探平面布置

图6 综合勘察成果修正

5 线路优化及效果反馈

综合勘察成果资料,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图7),其中在采空区附近较原线位左移了约80 m,避开了巷道密集地区。目前该隧道施工已通过了该区域,除在洞口附近发现围岩破碎外,其余地段围岩尚好,未发现采空迹象。

图7 线路平面优化成果

6 小结

(1)根据施工反馈结果,综合勘察方法在该隧道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综合勘察手段宜尽早进行,为线路方案的稳定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3)综合各勘察手段的优点,可以资料相互验证对比,减少资料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7 结语

地质选线对于铁路线路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某线路通过小型采空区为例,采用测绘、物理勘探、钻探等综合手段对线路附近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线路进行优化处理,工程施工反馈,优化后的线路方案安全可靠。

[1]崔学东.山区铁路选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铁道标准设计,2005(6):27-29.

[2]李娅,赵文.铁路复杂采空区处理措施优化方法的研究[J].铁道建筑,2008(7):82-85.

[3]陈德论.对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深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59-62.

[4]何振宁.地球物理勘探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8(S1):416-418.

[5]张志沛.晋焦线小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研究[J].西北地质,1997(4):54-57.

[6]朱颖.铁路选线理念的创新与实践[J].铁道工程学报,2009(6):1-3.

[7]廖立坚,杨新安,丁春林.铁路路基雷达探测图像的自动解释技术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6):31-36.

[8]曾强运.宜万铁路堡镇地区工程地质勘察[J].铁道勘察,2012(1):41-43.

[9]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TB10012—2007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10]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TB10027—2001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11]中南勘察设计院.JGJ87—92 建筑工程钻探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选线铁道物探
铁道小卫士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分析PT、CT极性反接对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影响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小波变换在电力线路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